據調查發現,我國大約有300多萬的帕金森病患者,居世界第一。專家預測,2040年全球帕金森患者人數將達到1200萬人。當前,帕金森病已成為僅次於腫瘤、心腦血管疾病的「第三大殺手」。
很多人以為帕金森就只是「手抖」,但其實早期帕金森很多其它表現。今天,小康妹兒就帶您了解一下這個「沉默的老年殺手」。
「帕金森」到底是個啥?
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的中老年神經系統變性疾病。
帕金森病起初症狀不明顯,到了一定的階段,出現嚴重的運動障礙。到中後期,自理能力下降,晚期的時候,生活嚴重受限,甚至於翻身穿衣都難以完成,喪失生活自理能力,治療效果也不好。
之所以叫「帕金森」是因為一位名叫帕金森的英國醫生首先描述了這些症狀。
特別提醒,帕金森病也有部分患者在青年,甚至少年時發病,稱之為青少年型帕金森病。
針對帕金森病還沒有明確有效的預防方案,只能早期發現、及時治療。
出現以下症狀要注意!
1
手抖
主要表現為患者坐著休息時手抖明顯,幹活時手抖減輕,睡覺時手抖消失。
典型表現為拇指和食指「搓丸樣」或「點鈔樣」動作,通常表現為一側肢體先發病,緊張或激動時會加重。
2
變笨
主要表現為行動遲緩、思維遲緩、反應遲鈍。
比如,很多人會覺得自己幹活彆扭,不像以前那麼靈敏,速度變慢,思維在動作之前等感覺。
這種笨重往往會先出現在一側的身體,然後慢慢發展。
3
嗅覺減退
約90%的帕金森病患者早期會出現嗅覺減退症狀。部分患者在運動症狀出現前3~7年就可能出現嗅覺減退。它是帕金森病患者早期的典型症狀之一。
4
睡眠障礙
典型症狀是在睡覺的時候會出現大喊大叫、拳打腳踢的情況,這是一種特殊的睡眠障礙——快速眼動睡眠行為障礙,也稱為「夢動症」。
5
寫字變小
長期持續性寫字越來越小,也稱為「小寫征」。
6
面具臉
早期常表現為面部表情減少,笑容少了,眨眼及眼球轉動減少,後期會呈「面具臉」。
7
便秘
有研究發現,帕金森病患者便秘發生率是非帕金森病患者的3倍。
「手抖」不一定是帕金森
手抖並不是帕金森病最典型的症狀,有的患者甚至根本沒有手抖的症狀。
如果有的老人左上肢最先開始出現手抖,之後左下肢開始抖,然後右上肢開始抖,再到右下肢。出現這種類似蔓延的情況,就要高度懷疑帕金森病的可能,需要儘早就醫。
如果是兩隻手同時開始對稱性抖動,緊張的時候抖得更厲害,抖動樣子也不像搓丸一樣,這通常就不是帕金森病。
如何預防帕金森
多做活動
1、面部動作。可以做一些面部動作的鍛鍊,如皺眉、微笑、大笑、噘嘴、鼓腮和吹哨等動作。
2、經常伸直掌指關節,可用一隻手抓住另一隻手的手指向手背方向搬壓,防止掌指關節畸形,反覆練習手指分開合併的動作。
3、常進行側彎、轉體運動,並注意腹肌鍛鍊及腰背肌的鍛鍊。
多吃蔬菜、水果
以清淡為主,搭配綠色飲食,少吃高脂肪食物。
避免刺激性食物及煙酒以減輕便秘,克服情緒激動、緊張,保持愉快的心境。
關注心理狀態
約35%~45%的帕金森病人伴發抑鬱,家人的疏導、心理醫生的治療是戰勝疾病的重要支持。
編輯 | 慢慢
來源 | 綜合CCTV生活圈、科普中國
監製 | 黃利琴
審核 | 藍嵐
圖片來源 | 攝圖網
*封面圖片及文內圖片來自版權圖庫
圖片內容不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