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倉頡造完字後,為什麼鬼怪都在哭泣?其實原因很簡單

2023-12-29     古今記實1

原標題:古時候倉頡造完字後,為什麼鬼怪都在哭泣?其實原因很簡單

人們總說:「往往越渺小,越容易被人忽視的事物,便也具備著越重要,發揮著極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而我們今日的主角,便就是這句俗語的最佳代表——文字。

上至當今的社會建設,國家發展,下至市井百姓的柴米油鹽,似乎都與文字並沒有直接的關聯。

但實際上,我們的生活,以及我們所處的社會環境都與文字息息相關。

有人說,文字是這個世界上最危險但也最為有力的武器,有人說,文字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又最具功用的文明造物。

文字早已經融入進了我們的生活,而它的性質和作用也竟是那般的神奇。

今天,我們便從我國漢語文字的起源講起,與大家一同領略文字的誕生之初。

上古神話·倉頡造字

眾所周知,世界文字的最初起源是象形文字,而發源於我國地域的象形文字則是「甲骨文」,一種篆刻於獸骨龜甲之上的象形文字。

而在我國古代時期的傳說故事中。

甲骨文的創造者,是一位面容奇特,地位高築的奇人,他為上古時期的文明社會帶來了首次變革,他為華夏民族帶來了繁榮千古的文字文明。

他便是被後世人敬稱作「文祖」、「文字先師」的傳說人物——倉頡。

傳說中,倉頡的面容十分奇特,面容如龍貌,並且生有兩對上下排列的眼睛。

雖然面目奇特,甚至是有些驚異,但這在古代卻是被認作是吉祥且睿智的長相。

倉頡是黃帝的史官,受命於黃帝,要創造出一個方法以突破彼時社會發展的瓶頸桎梏,於是倉頡便發明了文字,也就是篆刻在獸骨上的象形字,完美的完成了黃帝的任務。

「倉頡造字」的神話傳說便也自此誕生。

另外在傳說故事中,倉頡造字,不但為後世帶來了繁榮和發展,並且在造字的當時,一樣也有著驚動天地的轟動反響。

貔貅腳印·凰鳥銜書

相信大家都曾聽過說,古代時期有一種名為「結繩法」的記事方式。

晝夜每次更替時,在一段麻繩上打結紀錄,以此來給天數計數,在每逢大事時也會給麻繩打結,以此作為紀念。

但隨著時代的逐漸發展,這種粗糙且不實用的記事方式很快就被淘汰,已然是已經無法匹配時代的發展速度。

於是黃帝這才下令,讓自己的史官倉頡,創造出一種全新的記事方式。

倉頡得名之初,可謂是焦頭爛額,終日思索但得不出好的成果,終有一日,倉頡在苦思冥想之時,天空中飛過一隻凰鳥。

這隻凰鳥口中銜著一卷捲軸,在飛掠倉頡頭頂時,凰鳥將捲軸投下,倉頡拾起捲軸並將其舒展開來,卷中儼然印畫著一個如猛虎腳印形狀的印記。

倉頡起先不明所以,但卻也沒有停下對這個腳印的研究,日子過去了大半天,直到一位獵戶的出現才終為倉頡點明迷津。

獵戶詢問倉頡為何執迷於捲軸腳印,倉頡自然也將凰鳥銜書的事情娓娓道來,但對此,獵戶卻是哈哈大笑。

獵戶告訴倉頡,說自己的文化學問雖然不如倉頡。

但是對於林間猛獸的認識,卻是自己更為精熟,獵戶指出,捲軸上的猛獸腳印並不是老虎的腳印,而是神獸貔貅的腳印。

天地震動·降粟雨 龍潛蹤 鬼哭嚎

獵戶的指點讓倉頡瞬間開悟,獵戶洞悉各種動物足部的特徵,所以在看到腳印之時,獵戶便能通過腳印的特徵,來鎖定與腳印所對應的動物。

倉頡則以此為理論,根據開啟了設想。

如果他能將天下事物的特徵總結起來,並以這種特徵化為符號,是不是就能通過一系列的符號來詳細的記述下一件事情了呢?

就此倉頡開始了對世間萬物的觀察和記錄,天地日月,山川花草,飛禽走獸的各種特徵都被倉頡記錄下來。

倉頡一路南上,並將所有總結來的特徵,都印刻在了烏龜的龜殼上。

甲骨文自此誕生,而當倉頡將這些符號定義為「字」的那一瞬間。

天空中下起了如密集粟米一般的大雨,龍在雲層中隱去了身跡,將自己完全的潛藏了起來,甚至就連地府中的陰鬼,也都開始嚎哭喊叫。

而這種驚變的原因,自然是因為倉頡所創造出的「字」的威力太過強大,字的出現,將直接使得人類族群的文化進程,先前邁上一大步,農耕文明也將的到飛速的發展。

而在發展過程中,人類難免出現顧此失彼的情況,所以天空中降下大雨,滋潤萬物,解決了人們的糧食需求。

而因人類的進步,龍擔心自己的蹤跡會被發現。

所以隱去身形藏進雲中,地下的陰鬼,也因此無法再去從干擾迫害人類的過程中,謀得利益而悲傷大哭。

此後,倉頡將諸多龜甲串,連成串並獻給了黃帝。

黃帝十分滿意倉頡的「字」,於是便全面推廣開來,人類族群的文化便也邁入了新高度。

結語

回憶抗日戰爭時期,捨命在前線拼殺衛國的戰士們拋頭顱灑熱血,他們用血肉和不屈的精神保衛了民族的尊嚴和國家的未來。

而在前線轟隆作響的槍火炮彈聲之外,在戰線的後方,同樣也存在有一種強大的力量在為民族事業提供著助力。

這股力量不出自火藥槍炮,而是源自於紙張和筆墨之間。

沒錯,這就是戰爭時期位於戰線之後,以文字語言去激發國人愛國心緒,抗戰激情的文字力量。

但若是從更加宏觀角度進行判斷,文字所釋放的力量,以及其所具備的價值,都並非僅局限在紙面之上、文章之中。

在陣線之中,命令決策的下達、消息信號的傳遞、輜重及戰術的布置。

這些都離不開文字的輔佐,換言之,如果沒有文字的存在,那麼此前的一切都將淪為一場空談。

其實細細想來,人類族群在發展過程中的一切建設和文明。

這些事物,都是以文字為必要基礎才得以建立的,而由此更可證明文字的重要性和威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8f3d656ab204a25932ac1508c43e38d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