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這一官員頗有政績,結果因一點小事犯了忌諱,慘被朱元璋腰斬

2023-06-25     陳坤說歷史

原標題:明初這一官員頗有政績,結果因一點小事犯了忌諱,慘被朱元璋腰斬

魏觀是明朝初期的一個知名文臣,出生在湖廣蒲圻,也就是現在的湖北赤壁市。從小就勤奮好學,很快就成為一個頗具名氣的才子,他看到元朝統治者十分的腐朽不堪,便打消了入仕的念頭,隱居在深山老林里,直到朱元璋擁有吳王名號的時候,他才受聘前來效力,起初擔任的是平江學正,後來就被屢遷為國子助教、浙江按察司僉事、兩淮都轉運使。

魏觀曾經前後兩次為朱元璋遍訪各地人才,其所舉薦的人選,也大多數都得到應有的重用。

大明王朝建立以後,魏觀奉命去侍奉太子朱標說書,以及教導其他王子學習經書典籍。到了洪武三年的時候,又先後轉任為太常卿、侍讀學士、祭酒等。第二年的時候,魏觀犯了事,被貶為龍南縣知縣,但不久朱元璋又將其火速召回來,讓其擔任禮部主事。

洪武五年,魏觀出任為蘇州知府,當時蘇州是被朱元璋當作是京輔重地所在,魏觀能夠在這裡當官,已經看得出老朱對他的重視。

而魏觀在此期間,也表現得相當不錯,明教化,正風俗、建學舍,革除了很多元朝時期所遺留下來的苛政,其政績相當出色,在當時的諸多知府中名列前茅。

魏觀的表現這麼出色,很快就又得到了一次升遷的機會,朝廷想要將其升任為四川行省參知政事,但當地百姓十分喜歡魏官,覺得他是一個好官,為蘇州貢獻巨大,便苦苦向其挽留。當時朱元璋考慮到蘇州作為京輔重地,一時半會也找不到替代魏觀的合適人選,並允許其繼續留任。

然而,就是這麼一個簡簡單單的留任,為魏觀後來的死亡埋下了伏筆。在洪武七年的時候,魏觀覺得當地的府衙太過破舊了需要重新修理一番,為了節約成本,他便直接選擇在張士誠的舊宮殿基礎上,進行重新裝修,同時治理春秋吳國時期,所流傳至今的水利工程,以疏浚河道減輕水患。

結果就是這麼一個看似很合理的決定,卻被蘇州指揮使蔡本給挑刺了,他向來同魏觀不和,所以便趁此機會上了一道奏章,表示:「魏觀在張士誠的舊宮殿上進行翻修是因為其心存二心。」

朱元璋向來對這種事情很是忌諱,便趕緊派御史張度去訪查一番,不幸的是,這個張度也向來和魏觀不和,他便藉此機會,公報私仇,向朱元璋表明:「(魏觀此舉)是典滅王之基,開敗國之河」。

如此一來,便下令將魏觀這麼一個難得的清官給腰斬了,當時還有其他人受到無辜前來。魏觀死後不久,朱元璋便後悔了,覺得這件事情自己處理得太過粗糙了,但人死都死了,現在後悔又有什麼用的,只能派人將其給厚葬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8c55021c0fe21fe12240aedb93691f2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