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半島雪窩:積雪超50厘米!大範圍升溫即將來襲,冷空氣攔不住

2023-12-21     環球科學貓

原標題:山東半島雪窩:積雪超50厘米!大範圍升溫即將來襲,冷空氣攔不住

山東半島又變成「雪窩」,降雪量真的太強了,積雪超過半米(50厘米),小朋友在雪堆裡面怕是看不到身影了。

沒錯,根據我國氣候中心發布的雪量數據顯示,在12.20時段,山東半島出現大到暴雪,局地大暴雪,威海文登降雪量26.3毫米,煙台23.7毫米。

截至12.21晨8時,文登和煙台積雪深度超過50厘米,所以,這的確是相當強悍,希望山東半島的朋友多多注意下,降雪實力強。那山東為什麼這麼強的雪?

其實這是屬於一種「特殊性」的降雪,大家經常將其稱之為「冷流雪」,在每年冬季的時候,相比于山東其他地區,特別是煙台、威海的雪明顯要多很多。

因為這兩個城市的降雪以冷流雪為主,占總降雪日數的比例高達80%以上。它是因為海上富含水汽,而且海水的水溫在冬季相較內陸的地表溫度更高,所以海面上方的空氣相對溫暖而濕潤。

當冷空氣南下時,海面上方的暖濕空氣升至一定高度時,就會凝結成雪花,飄落下來,形成降雪,冷流降雪又被稱作「大湖效應」。

說白了,其實就是條件太好了,所以構造出了降雪的基礎。

從風雲衛星圖像來看,都可以清晰看到這種「潛意識」的狀態。所以,每年山東半島都有這樣的情況,對當地的朋友來說,也不是什麼異常的事情了。

而除了山東的降雪之外,我國大範圍地區都是「無雨雪」,還有一小部分的雨雪是分布在貴州,四川等地,按照趨勢來看,預計要持續到12月下旬後期,「範圍小」倒不是什麼大影響,大家不用擔心,這就是雨雪的基本情況。

而接下來就是我國「冷暖大波動」的時候了,先冷後暖,表現有多強?

沒錯,在我國持續大範圍保持低溫之下,同樣我國西北,華北,東北等不少地區依然是處於日最低氣溫或平均氣溫較歷史同期偏低5℃以上,局部偏低7度以上之後,新一輪冷空氣還會來加一把勁,但是新冷空氣的影響只能說一般化,而且時間也不長,預計在12月26、27日,有一波快速進入我國的冷空氣活動。

而強度我國氣候中心也是下調了,從較強冷空氣調整到了一半的「冷空氣」狀態,初步預計影響我國中東部,會帶來大風降溫天氣,其中氣溫大部下降4~6℃,部分地區下降8℃以上。

而從數值圖像來看,其實主要就是在東北,華北等地波動一下,不算強。南方的朋友不用擔心又會出現「更強」的冷空氣活動,趨勢沒有看到更強烈的南下,而是緩慢低溫持續後,進入升溫的狀態。

就是我一直給大家說的「氣溫大反彈」。從12月25日起,大規模的暖流不斷進入,我國進入全面的升溫。

而且這一波升溫趨勢強,率先波動較強的就是在河北,河南等地,還有西北方向,雖然中間也會有少了的冷空氣干擾,但整體趨勢沒有變化,其次就是長江三角洲地區出現了較強的轉變。

而過後再進一步的推動之下,我國東北,華北等地可能在12月31日時段,出現「紅鍋底」現象,並且紅得發黑,這趨勢看來升溫有可能創造「短期升溫的歷史」。

我國氣候中心在中期數據之中也說明了,在12月24日前,中東部氣溫持續顯著偏低4℃以上,之後逐步回溫,北方地區氣溫將回升至接近常年或偏高。看到沒?有可能又要偏高了,這也說明了升溫勢頭強,冷空氣很無力,攔不住了。

其實從12月下旬的全國氣溫距平預報數據圖都可以看到,我國大範圍的升溫反彈還是較強了,只有華南等地還沒有徹底轉變過程,但這也並不是說華南不會升溫,這兩個沒有絕對性的關係,大家要分開看,依然是具有升溫趨勢。

所以,南北地區不會繼續保持多久寒冷,升溫將會出現。注意中間的「冷暖大波動」就行。

除此之外,颱風胚胎活動依然在繼續,會出現18號颱風艾雲尼嗎?

92W颱風胚胎還是在西北太平洋之中繼續發展,但是在「意外增強」之後,92W已經出現了減弱,風速已經只有15KT,相當於7.5m/s,中心氣壓值為1005hpa。而從GFS的模擬數據顯示,預計也會不增強了,EC更加是不看好。

所以,今年的18號颱風艾雲尼大機率是不會生成了。

但是這裡可以提一點,那就是今年第17號颱風「傑拉華」的殘餘,有可能在後續出現增強。

按照GFS的數據顯示,低壓環流在持續偏西移動之後,可能孟加拉灣發展出氣旋,如果後面真出現了再來看看,因為孟加拉灣氣旋生成之後,有機率給我國輸送水汽,這就是大概的情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8c1960df9550145850269169a4187aa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