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智己L7上市,一共推了兩款配置,售價36.88 - 40.88 萬。
不得不說,智己還挺雞賊。前期先放了款40.88萬的Pro版,看到網上的風頭不對,立馬又搞了一個30多萬的入門版,博了不少的好感度。畢竟在降了4萬的情況下,入門版的配置依舊拉滿。
另外,上市當天他們還弄個了噱頭「連續定圓漂移」,就跟當初的小彩旗一樣在那不停的轉。最後憑藉1小時6分鐘、258圈、43.646公里的連續漂移成績,打破了之前保時捷Taycan創造的「漂移距離最長」的金氏世界紀錄。
後面有意思的來了,在發給媒體的通稿中,他們這樣寫到——
大概意思就是——「我破了保時捷的連續漂移紀錄,就證明我的性能、技術已經有了世界級豪車的水準。」
好傢夥!余承東看了都直呼內行,TMD,吹牛比我還會吹。
其實,這種碰瓷拉踩的營銷手段在車圈屢見不鮮,就像是早幾年,每款7座SUV都說自己要吊打漢蘭達,每個電動車品牌也都說自己能滅掉特斯拉。實力在不在線暫且不說,最主要是得把噱頭和氣勢造足,刷刷存在感。
畢竟雖說現在網際網路信息發達,但因為信息繭房的緣故,酒香也怕巷子深。
再說回這次破紀錄,我覺得其實壓根沒有啥實際性的意義。
連續漂移時間長不完全等於車輛操控、技術水平強,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就像是灌籃厲害,動作花里胡哨的人,不見得打比賽就厲害,比如那位九指神丐傑拉德·格林。
首先,連續定圓漂移並不難實現,五菱宏光也可以完成這種動作。只要讓輪胎的側向附著力下降或者消失,產生又滾又滑或者純滑動的狀態(通過加速或者制動),然後再施加一個側向力(打方向),產生過度轉向,然後在合適的時機控制好轉向過度就行。
我之前用保時捷Taycan四驅版也玩過漂移,因為智能四驅會自動分配前後輪動力。所以基本就是方向打死,猛踩電門起漂,然後再控制電門和方向保持輪胎一直處於滑動狀態,非常輕鬆就可以完成定圓。
其次,這麼長時間的漂移,除了證明車手牛逼、輪胎牛逼、動力分配還算比較智能之外,不能證明什麼。動力輸出的線性程度和轉向的精細度在這裡並不能完全的呈現。
而某些媒體說的,所謂的可以驗證電控系統、車身零部件的耐久性,更是無稽之談,隨便拿一家車企的耐久性試驗,都比這個要嚴苛的多。
所以在我個人看來,這件事不能成為智己L7的操控和技術是世界頂尖水平的直接依據。這種強行給臉上貼金的行為,和那些拉飛機、坦克,互相拔河證明動力好,從天上扔下來證明安全性的營銷一樣,純粹就是偷換概念,騙騙小白的。
最早知道智己L7還是看到那條0.21Cd的新聞,當時覺得這車還挺牛逼,空氣阻力係數可以做那麼低。
後面也了解了下,發現這車的硬體實力確實不錯——前後兩部驅動電機,破百隻要3.87秒;CLTC工況下,續航里程615公里;F1威廉士車隊進行的底盤調校;並且有5 顆毫米波雷達、12 顆超聲波雷達、11 顆高清攝像頭、2 個高精定位單元、2 個雷射雷達(升級方案後),以及 Orin 的晶片。
簡單來講,也就是性能、續航、操控、智能都不錯的六邊形戰士。
所以我覺得明明有這麼好的硬體配置,就不要搞這麼花里胡哨的營銷了,真刀真槍的和保時捷Taycan在賽道上干一架,讓圈速說明一切,這才是最直接展現實力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