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亞:三十不立

2023-12-23     汽車公社

不知不覺,起亞進入中國市場已30多年。如果把企業比作一個人的話,30歲在《論語》中本該是一個人的而立之年,可擺在悅達起亞面前的,卻是中年危機。

2016年「薩德事件」後,起亞在華銷量持續走低,淪為尾部合資品牌,年銷65萬輛成為了它回不去的巔峰。

去年,起亞在中國的銷量跌破了10萬輛,為9.4萬輛。而在中國市場,10萬素來被視作一家車企的「及格線」,連這條線都過不了,形勢就有些危險了,因此也難怪近來不少媒體預言起亞將退出中國市場。

不過,就起亞今年的一系列動作來看,這個品牌還是想在中國掙扎一下的。

3月份,起亞發布了中國市場EV中長期戰略藍圖,此後的成都車展與廣州車展上,起亞又先後發布了EV6 GT、EV5這兩款純電動車型。與此同時,起亞與殼牌中國合作發力充電基礎設施,對全國經銷商門店進行SI 2.0升級。

顯然,起亞正試圖藉助新能源的趨勢扭轉在中國市場的困境。

可惜EV6、EV5的市場反饋表明,起亞掙扎了個寂寞。

EV6是起亞的第一款EV車型,基於起亞E-GMP平台打造,起亞在這款車上寄予了品牌向上的期望,換來的卻是中國消費者的冷眼相待。

據車主指南統計,EV6上市首月僅售出了3台,上市後第一個完整月的銷量才96台,第二個完整月的銷量更淒涼,只有6台。如此數據,真叫人無語凝噎。

之所以如此,一定程度上是因為EV6的價格與品牌力不相匹配。

EV6對標的是特斯拉Model Y,起售價近30萬,頂配版車型價格達到40多萬,但起亞忽略了,它在中國的品牌形象相較特斯拉差了何止一丁半點。

在燃油車時代,德系、日系、美系車占據了中國中高端市場,起亞只能靠走「性價比」路線在德日美和中國自主品牌的夾縫中生存。不但如此,起亞還時不時打打價格戰,動輒優惠上萬沖一波KPI。時間一長,國人難免將起亞與廉價進行強關聯,因而坊間常有車主互損:「屌絲有三寶,索八K5邁銳寶」。

如今,起亞驟然將產品價格提升到高端車的價格區間,卻又缺乏核心技術和賣點支撐它的品牌向上,結局自然只能是慘澹收場。

EV6出師不利後,起亞又推出了EV5。在EV5布會上,起亞中國營運長楊洪海稱:「EV5是專為中國市場量身打造的誠意之作,將成為起亞中國電動化轉型的戰略核心。」

這話聽聽就好。就EV5產品本身而言,這款新車的確不乏亮點,但「為中國市場量身打造」卻不見得。

EV5的內飾採用了10多樣健康環保材料,包括座椅飾面,採用的也不是中國消費者普遍青睞的真皮,而是PET面料和生物基PU皮革。這是為了打造環保、健康的賣點。

除此之外,EV5配備了67L超大容積前備箱、513L超大後備箱、中控台下方儲物格及隱藏掛鉤等,這凸顯的是車內空間靈活百變的賣點。

然而,環保是歐洲消費者在意的產品點,車內空間的靈活性也同樣沒有戳中中國消費者的痛點。由此多少能看出,EV5雖然是一款在中國研發、也在中國製造的產品,但它實際上還是一款面向全球市場的車型。

這樣的產品定義在某種意義上體現著韓方的傲慢。

據悅達起亞內部人員透露,在EV5這款車開發之初,中方曾提議,希望能在產品定義上更多地照顧到中國消費者的偏好,但這個提議遭到了韓方的漠視。

這令人不禁想起,燃油車時代,起亞嘉華在海外採用的是最大馬力294PS的3.5L V6自然吸氣發動機,卻在中國採用最大馬力只有233PS的2.0T渦輪增壓發動機。

不得不說,這麼多年過去了,起亞還是那個起亞,可惜中國市場變了。連雄踞中國車市多年的大眾,如今也要找上小鵬一起打造中國特供車,起亞卻仍對中國市場抱著近乎「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的態度,這無疑不利於,它改善自身在中國市場的尷尬處境。

當然,起亞也的確有傲慢的底氣。去年,就在起亞在華銷量跌破10萬輛、同比下滑40.5%時,它在全球的銷量卻實現了4.6%的同比增長,為290.3萬輛,位列全球汽車品牌銷量榜第7名。

在財務上,去年起亞在華合資公司——江蘇悅達起亞負債總額高達130億人民幣,資產負債率達119.3%,陷入資不抵債的窘境;可與此同時,起亞在全球的凈利潤卻達到了297.2億人民幣,同比增長了13.6%。

這樣看來,楊洪海那番暴徒言論似乎不無道理:「我今年一季度在全球就掙了21億美元,貼的起中國市場,你本土的中國車企有這些資金實力玩?等你們先燒死了,我後面進來搶市場也可以。」

但這話也只是看著有道理罷了。當中國車市的淘汰賽進入尾聲,存活下來的品牌必然會去爭奪海外的市場份額,而且,能在中國車市勝出的品牌,到了海外估計也不乏競爭力。到那時一季度掙21億美元的好日子,起亞還能享受多久呢?

但這些都是後話了,還是著眼於當下吧。對現在的起亞來說,如果真的想守住中國市場,最好的方法或許就是以價換量,畢竟在絕對的優惠面前,中國消費者不會過多地計較一款車的產品力和品牌力。

可起亞大機率不會這樣做,一方面成本擺在那,另一方面,起亞對中國市場的重視程度不如大眾,這決定了它做不到像大眾ID那樣,寧可暫時虧錢,也要先守住中國的市場份額。

那麼起亞眼下唯一能做的,就只有運營好一批老車主以及韓系車死忠粉,這或許是起亞在中國市場最後的堡壘了,除此之外,起亞還想在中國市場獲得多少增量,估計是不可能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8b3d48d5b80774f6ba5d016fbdc41678.html













保時捷,危

2024-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