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植物園2》——感受寫作帶來的心流
湯歡老師給我寄來了《古典植物園2:傳統文化中的草木之美》,依舊是古樸的封面,和第一本同樣風格,只是封面顏色換成了綠色,這是植物的顏色。沒想到久未露面的湯歡老師,安靜地又完成了大作,古典植物園(一)的一些篇目還在腦海中徘徊,這麼快又出了續篇,在植物的世界裡,找一個主題,安靜地耕耘,就像在富饒的土壤里勞作,一定會成果斐然。
按照我看書的速度,這本書我一個晚上就可以搞定,但是我沒有 ,我把它當成了我一段時間以來,每天都需要給閱讀任務加的一個佐餐。於是每天在忙完工作以後,都會找一個時間,翻開這一本還有墨香,散發古典氣息的植物專著,慢慢閱讀。這裡面有對植物的描寫、有古詩詞、有相關的畫作,有時候我會輕輕朗讀其中的一些段落,詩句,或者盯著書中所配的插圖,欣賞良久。
關於植物,可以給自己挖的坑很多很多,隨便找一個,都可以作為一輩子的研究課題,最關鍵的是要靜得下來,不受外力誘惑,專心在一個主題上面深耕。哪怕是植物小白,也一定會有成果的。湯歡是中國人民大學文學學士、藝術學碩士,我猜測,他也沒有專門學習過植物學的專業知識,只是因為自己喜歡,所以一邊寫作,一邊觀察,一邊學習植物學的知識。書中也有一些植物學的專業知識,但總體來說,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還是偏文學,把自己的所學與所愛結合在一起,有了這樣一系列文章,成就了這樣的專著,這是一件多麼值得祝賀的事情。
古典植物園(二)分為春夏秋冬,涉及的植物有苜蓿、玉蘭、杏花、扁桃、丁香雞舌香、海棠、薔薇、紫藤、泡桐,罌粟、虞美人、芍藥牡丹、石榴等等將近40種,這些花大多數是我們熟悉的植物,它們就在我們身邊,我們常常看到它們開花,吃到它們的果實,但是定然沒有研究過這些植物的前世今生,來龍去脈,歷史文化,詩詞書畫,古代花鳥畫、西方博物畫、日本本草圖譜,這本書呈現給我們的是植物的另一種內涵。
本書的後記中,作者說這些文章絕大部分都是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寫成的,龍貓住的那棵樹是樟樹還是橡樹?王維詩中的「紅豆」是哪種紅豆?「虞美人」與虞姬有關係嗎,與罌粟有何區別?於是為了尋找答案、了解歷史、挖掘故事,開始了一番探究的過程,而作者把這樣的過程,比喻為是一種探險。在這樣的探險過程中,又發現了很多寶藏。
看著這後記,我腦海中浮現的是湯歡老師把自己埋在故紙堆里,尋找文獻資料、翻閱古書古籍,散步途中對著走過的玉蘭、石榴、海棠、牡丹凝神靜思,忽爾又儼然一笑,感受植物寫作帶來的心流。願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夠感受到這樣的心流, 沉浸在自己所愛中,「這時候,你會打心底認同馬爾克斯的這番話:有時候,一切障礙會一掃而光,一切矛盾會迎刃而解。」
精選讀者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