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出現一隻兔猻,遭藏狐挑釁圍攻,隆起身子備戰,揮爪打跑藏狐

2023-01-05   動物速遞

原標題:青海出現一隻兔猻,遭藏狐挑釁圍攻,隆起身子備戰,揮爪打跑藏狐

青海玉樹是青藏高原的腹地,三江源頭,生態環境優越,自然資源也比較豐富,境內生活著各種各樣的珍禽異獸,其中屬於國家重點保護動物的就達到了20多種。

玉樹的地理位置特殊,氣候主要為大陸性高原氣候,擁有高寒荒漠、高寒草甸、山地森林等諸多類型的生態系統。

不過總的來說,玉樹位於青藏高原腹地,所以這裡的野生動物,有很多都是高原物種,比如雪豹、藏野驢、藏羚羊、兔猻、藏狐等等。

種間競爭是自然界裡普遍存在的現象,大到頂級捕食者之間的廝殺,小到兩棵小草相互爭奪陽光,尤其是在同一生態環境下,所處生態位差不多的兩種食肉動物,它們之間的競爭激烈程度會更高。

隨著我國的生態環境不斷向好,野生動物的種群數量不斷上升,人們目擊到這些動物的機率也會增加。

在青藏高原裡面,兔猻和藏狐是一對冤家,它們的食性相似,主要以小型哺乳動物為食,二者在環境中的生態位相似,所以它們之間,自古以來就爭鬥不斷。

兔猻:體型嬌小能量大

兔猻是一種小型貓科動物,可能光聽名字的時候,很容易讓人浮想它們是一種兔子或者猢猻之類的。

據說兔猻的名字來源於古代游牧民族對它們的呵斥,當牧民在草原上看到它們時,都會大喊「吐遜」,大意是「站住」,久而久之這種小動物就被稱為兔猻了。

兔猻的體型很小,成年之後大概在2.5-4.5公斤,跟一隻貓差不多大小。不過由於兔猻身上的毛髮異常濃密蓬鬆,所以在視覺上,兔猻要比一般的家貓更顯大。

儘管兔猻的體型很小,但它們卻具備了較大的能量,簡單來說就是在它們小小的身體下,藏著一顆猛獸心。兔猻的性格非常兇猛,經常齜牙咧嘴,這點從網上一些關於它們的表情包上就能夠看得出來。

它們有著極強的領地意識,一旦發現有其他生態位類似的動物在周邊活動,立馬會燃起戰鬥意識,接著對其暴力驅趕。兔猻的兇猛就在於它們即便是面對一些強大的對手,也不會示弱,而是選擇正面迎戰。

在其棲息地裡面,主要捕食一些小型哺乳動物,例如老鼠、鼠兔之類的,偶爾也會抓些毒蛇打打牙祭。

藏狐:方臉吃肉最專業

在我們的印象當中,狐狸都是牙尖嘴利一臉狡猾的樣子,但是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你知道嗎?在青藏高原一帶,有一種特殊的狐狸,它的長相不僅沒有狡黠,看起來還略帶一絲敦厚,這種狐狸就是藏狐。

藏狐並不是西藏的特產,它在四川、雲南、甘肅、青海等省份裡面也有生存。

藏狐是高原物種,主要棲息地就在青藏高原一帶,常出現在海拔3500-5200米的高山草甸、山地、半乾旱地帶下。由於所處的環境比較高寒,所以藏狐跟兔猻一樣,也長出的厚厚的毛髮禦寒。

藏狐最大的特徵是它們的臉蛋,看起來四四方方的,因此它也失去了狐狸特有的狡黠,成了略帶敦厚感物種,藏狐也憑這獨特的外表走紅網絡,被網友們親切地稱為「阿方」。

藏狐的方臉雖然看上去有那麼一絲滑稽,但是科學家們卻認為,藏狐的這種臉部構造,是食肉動物裡面最專業的,大大的臉蛋證明上面附著有更多的肌肉,這使得它們的咬合力要更強。

在高原生態系統下,藏狐的主要捕食目標也是各種小型哺乳動物,尤其是高原鼠兔,是藏狐最主要的獵物來源。

「貓狗」之爭:藏狐圍攻兔猻

在青藏高原一帶,藏狐和兔猻屬於同級的捕食者,它們經常會為了領地和食物而爭鬥。近日,護林員在冬季巡護過程中,在三江源國家公園玉樹曲麻萊縣勒池村就發現了藏狐與兔猻的爭鬥場景。

在一處小山坡上,一隻兔猻遭遇了藏狐的圍攻,只見藏狐前後左右轉著圈地挑釁兔猻,試圖尋找出兔猻的防禦破綻。而兔猻也不甘示弱,隆起身子備戰,面對藏狐的一次次嘗試進攻,它都予以揮爪反擊。

雙方在對峙了一段時間之後,藏狐絲毫沒有討到便宜,反而漸落下風,最終被兔猻擊敗落荒而逃。

兔猻屬於貓科動物,藏狐則屬於犬科動物,因此這場戰鬥廣義上也是典型的「貓狗」之戰。兔猻與藏狐的食性相似,在高原生態系統下,所處的生態位也類似,它們之間的種間競爭關係不言而喻。

相較於藏狐來說,兔猻的體型略小一點,但從爭鬥過程中來看,兔猻似乎並不處於劣勢,最後還將藏狐打跑。可見兔猻這種小型貓科動物,在靈活性上要比藏狐這種犬科動物更高一些。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雙方的打鬥基本上都處於試探地步,沒有死斗,更像是點到即止。

勢均力敵,點到即止是常態

很多人可能會感到奇怪,明明是兩種兇猛的捕食者,而且生態位極其相似,種間競爭激烈,但為何在遇到的時候,沒有爆發激烈的衝突,即便是打鬥也是點到即止的呢?

其實在大家心裡可能存在認知錯誤,認為動物競爭者之間的戰鬥一定是你死我活的,但在現實中,尤其是雙方實力差別不大的情況下,打鬥點到即止才是常態。

只有雙方實力相差懸殊,比如老虎跟豹子、老虎跟豺這種情況下,才會大機率出現優勢物種咬死非優勢物種的現象。

原因很簡單,兔猻和藏狐都是營獨居生活的,而且是掠食者,所以它們對受傷是比較忌諱的,平日裡也會小心翼翼。對於它們來說,一旦受傷,就意味著影響狩獵,進而影響生存。

其實在多數動物的心裏面,都有一個衡量標準,怎麼做才是性價比最高的選擇。

比如兇猛的美洲獅,在進食場合下遇到入侵者,不但沒有驅逐,反而默許了入侵者一共進食。因為美洲獅所捕的獵物比較大,吃不完,與入侵者分享食物,顯然比驅逐打鬥所付出的代價更小。

在以往,無論是兔猻還是藏狐,都是比較罕見的野生動物,隨著生態環境不斷向好,它們的身影也越來越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