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現在已經成為了農民農事生產中不可缺少的好幫手,自從有了化肥,農作物的產量和品質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平時我們用到的化肥也是五花八門。除傳統的化肥以外,近些年又問世了一些高效肥料,比如我們常見的「緩」釋肥、「控」釋肥,你知道它們的區別嗎?
從肥料的釋放速度上來講,無論是「緩」釋肥還是「控」釋肥,都是為了減慢肥料的釋放速度,從這個目的上來講兩者是相同的,但是具體應用情況以及效果等方面還有著很大的區別。
定義劃分
「緩」釋肥(SRFs)主要肥料指施入土壤後轉變為植物有效營養成分的速度比普通肥料緩慢的肥料。
「控」釋肥(CAFS)是指通過各種機制措施預先設定肥料在作物生長季節的釋放模式,使其養分釋放規律與作物養分吸收基本同步,從而達到提高肥效目的的一類肥料。
釋放原理
「緩」釋肥:
「緩」釋肥是通過化學和生物因素使肥料中的養分釋放速率變慢,在釋放時受土壤pH值、微生物活動、土壤中水分含量、土壤類型及灌溉水量等許多外界因素的影響。通俗一點來講,「緩」釋肥主要是因為自身不易分解,以達到緩釋的目的。舉個例子:緩釋肥與普通的速效化肥的區別就像冰糖與普通的白砂糖一樣,都會溶於「水」,把白砂糖倒入水中,會迅速的溶於水,這就像普通的速效化肥;把冰糖放入水中,則會緩慢的溶於水,並且速度還會與水的溫度、是否攪拌等因素有關,這就像「緩」釋肥。
「控」釋肥
「控」釋肥是通過外表包膜的方式把水溶性肥料包在膜內使養分緩慢釋放,外表所包的膜成膜物質有很多種,主要分為有機物包膜、有機聚合物包膜和熱性樹脂包膜,目前應用效果最好的有機聚合物包膜,當然,無論哪種包膜形式,目的都只有一個,就是使肥料通過包膜的小孔根據不同的條件緩慢釋放。首先,「控」釋肥施入土壤以後,土壤中的水分子很容易穿過包膜,就會在包膜內部將一部分的肥料溶解,被溶解的肥料再緩慢的想土壤中擴散。
聽上去這「控」釋肥好像只起到了「緩」釋的目的,那麼是怎麼做到「控」釋的目的呢?
其實「控」釋肥的釋放速度主要是由土壤溫度來決定的,土壤溫度越高,肥料的溶解速度以及穿過包膜想土壤中釋放的速度也就越快;同樣的,在一定溫度範圍內,土壤溫度越高,作物所需的營養物質也就越多。所以,這就達到了一種平衡,溫度低、作物所需營養少、肥料釋放慢;溫度高、作物所需營養多、釋放快,以此來達到「控」釋的目的。
營養釋放速度與植物的養分需求
其實我覺得這個因素才是兩種肥料最根本的區別,「緩」釋肥只是單純的釋放緩慢,與作物的營養需求很難達成一致;「控」釋肥雖然不能說完美的契合作物各階段的營養所需,但是基本上是一致的。
肥料成分
另外就是從肥料的成分上來講,「緩」釋肥一般為單體肥,即營養成分比較單一,大部分已速效的氮肥為主,因此,一些「緩」釋肥也被成為緩效氮肥或長效氮肥;而「控」釋肥則大部分為復合肥,主要成分為N-P-K以及植物生長所需的一些微量元素,營養更加的全面。
說了這麼多兩者的區別,那麼「緩控」釋肥與傳統的肥料相比有哪些好處呢?
1、利用率:我覺得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利用率,氮鉀肥的利用率在各種肥料的利用率里比較高了,可以達到40%左右,而換控釋肥的肥料的利用率可以達到60%以上。
2、肥效長:換控釋肥的肥效要比傳統的肥料長很多,能夠長期穩定的為作物提供營養物質,並且還能減少追肥次數。
3、減少成本:無論是從提高肥料的利用率,還增加肥效而減少追肥次數上來講,都降低了施肥的成本。
好了,今天的介紹就到這裡,更多熱點資訊歡迎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