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蓮,挖藕,采菱,這群江夏人打撈起武漢夏天的味道

2019-08-11   江夏TV

武漢的夏天有很多模樣

在天邊流動的晚霞

在夜晚人聲鼎沸的宵夜攤

美好又熱鬧

初夏開始,江夏人的夏天就和荷塘密不可分

賞花之餘,江夏人還把荷塘吃進肚裡

剝下的蓮子殼捨不得扔

給手指戴上小帽子

蓮蓬和花灑長得好像

它會不會噴水呢

媽媽把酸辣藕帶端上桌了

就可以吃飯了

藕裡面的洞洞是怎麼長的呢

可以塞下幾個小池塘吧

看到路邊賣煮菱角

就一定要買來吃

看過電視里的牛魔王之後想

菱角是不是它掉下來的角呢?

蓮蓬、藕、菱角這三樣食物,都生長於荷塘,因為滋味好,又富含營養,被稱為「荷塘三寶」。

江夏人愛吃三寶,也愛玩三寶,這些奇妙想像,是每個人小時候的樂趣。

目前正值中伏時期,武漢依然處於炎夏之中,江夏有這樣一群人以「荷」為生。走,跟他們一起去從荷塘里,打撈起來美味又多情的夏天吧。

采 蓮 人

法泗街珠琳村胡宜塘 荷花深處採蓮忙

一葉扁舟,一支船篙,一根蓮鉤

這些就是採蓮人的工具

撐船的這位是

法泗街珠琳村的採蓮人胡宜塘

他可是有著三十年採蓮經驗的老手

在荷塘之中,水上行船

胡師傅不僅要保持小船的平衡

還要用小船扒開密布的荷葉杆

更要眼疾手快的在荷葉叢中尋找蓮蓬

進入荷花叢越深,高溫「悶燒」的痛感就越重。胡師傅說,沒有人要蓮蓬的時候,每天也要在荷花叢中穿梭二十多趟。把已有的水道走一遍,還要再開闢新的「蓮道」,就是怕曬枯的蓮子掉入水中就浪費了。

經過了一個多小時的「悶燒」採摘,胡師傅的臉上滿是汗水,他用盡全力撐起長篙,只想早一點上岸。

從荷葉叢中出來,才能感受到一點點湖面上的微風,而進入到荷葉叢里,能感受到周圍的溫度瞬間上升,特別是當陽光直射到水面上後,反射上來的溫度就更高了。

上了岸,胡師傅帶著記者在樹蔭下坐著乘涼。閒聊時記者注意到,胡師傅的手臂格外黝黑不說,還有著一道道的傷痕。問他怎麼不做些防護措施時,他也只是一句,都習慣了。

胡師傅與記者與手臂對比

胡師傅說,現在划船採蓮子已經很輕鬆了,一個人一天可以採摘150斤左右,原來下水採摘特別難行走,人離湖面近,氣壓低,在荷葉杆中穿行,呼吸很困難,摘不了一會兒就要上岸歇息,每天最多採摘60、70斤。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荷花和蓮蓬是大自然對法泗的饋贈。對於每一個採蓮人來說,內苦外甘的蓮子也是他們一季辛勞的縮影。人生也如蓮子一樣,不可能總是甘甜,總會遇到苦澀,只有嘗過蓮心的苦才會為蓮子的清香而讚嘆,才會讓人更加憐惜蓮子的來之不易。

挖 藕 人

早藕上市產量高 每畝產出近2000斤蓮藕

六月蓮花八月藕

眼下正是早熟蓮藕上市旺季

在武當新村的蓮藕種植基地

挖藕工們穿著水褲、拿著水槍,身體緊貼水面

將支藕挖出後

再將一整節主藕從泥塘里拔出

目前正在採挖的夏藕屬於早藕,口感清脆,今年早藕質量好,產量高,一畝就能產出近2000斤蓮藕。往年每斤蓮藕的批發價在兩三塊,今年價格在四塊左右。挖藕工林師傅說,因為受年初低溫的影響,挖藕的時間都比往年推遲了半個月,可意外的是藕的質量卻絲毫沒受影響。

李師傅說,挖一天藕雖然辛苦,但收入能有三到四百元,採收時間可以一直持續到年底。蓮藕塘負責人吳進貨說,今年上市的蓮藕品種是水生蔬菜室的新品種賽珍珠,已經試種了兩年,質量較往年有大幅度的提升,一畝地有五六千元的純利。

除了在本地上市外,吳進貨的蓮藕還大量銷往海外,他說今年市場行情好,往年出口的每斤蓮藕才四塊錢,今年包裝好的一箱十公斤的新鮮蓮藕至少可以賣到一百四十元。

采 菱 人

采菱人:甘甜菱角「險」中求

「叢叢菱葉隨波起,朵朵菱花背日開」

在金水花籃棚大隊

菱農們划著菱桶穿梭在

長滿綠色菱葉的河面上採摘菱角

這個扛著兩個大輪胎手拿紅盆的人

就是這16畝菱角塘的主人胡德

我們約定好今天他教我采菱角,他說,沒點水上功夫,上去一定會翻。我不信,還是想試試。

在胡德和另一位采菱人的幫助下,我順利的坐在了「采菱盆」里。我試著用手撥水向前滑,可稍微一動,盆就歪了,不是采菱師傅幫忙扶著,我可要「翻船」了。

腿要蜷縮在小盆里,要采菱或者划水,就得把身子探出菱盆,雙手才能接觸到水面,整個菱盆的重心就會靠前,後面就會突然翹起來,著實令人緊張。

拿起,採摘,平放,划行。不得不說,采菱角看似簡單,卻實實在在是個一心多用的活兒。

羅阿姨告訴我,她剛開始下水時要在身上綁膠繩,跟輪胎捆綁在一起,保持手動身子不動,想當初自己不靈活的樣子還有點好笑。

采菱角是個手藝活兒,有時工人也難請,因為下一次水就要從湖的一頭劃到對岸,再劃回來,這麼兩趟才能休息一會兒,在塘里待上六七個小時也是常事兒。

胡德說,請人采菱角就要從太陽下山一直採到第二天早上5點,一是因為白天太陽太大,人受不了高溫。二是因為早上提供給大市場的菱角是最新鮮的。

古人把采菱描繪得十分浪漫:「蕩舟游女滿中央,采菱不顧馬上郎」。而在現實中,采菱人為了收入,少了許多浪漫,一心只為能多摘菱角。看著他們雙腳盤坐在菱桶里的樣子,不竟讓人感概「紫菱亦可采,試以緩愁年」的詩句。

蓮子,蓮藕,菱角

在江夏人心裡,這三寶在承包了他們味蕾的同時,還有度過的兒時的夏日。

荷塘就像一個挖不盡的寶庫,給了江夏人巨大的饋贈和驚喜。

吃著荷塘三寶長大,江夏人的童年和夏日,早已溶在了荷塘里。

也明白了,這就是故鄉的味道。

你記憶中的荷塘三寶是怎樣呢?

發帖來告訴我們吧~

豬肉不能吃?江夏人朋友圈瘋傳的非洲豬瘟,真相在這裡...

全球首個軍運村,今天在正式封村!夜景航拍美爆了!

離異兩年發現女兒非親生,江夏一男子狀告前妻獲賠精神損失費,更離奇的是...

江夏拐子盼弟歸!家境貧寒父親將兒送人,如今回首兄弟你在哪裡?

--------------------------

出品/區融媒體中心部分素材來源/武漢市文化和旅遊局記者/高姝 鄭慶恆 姜琴 金口街新聞中心編輯/倪沖 責編/郭侶終審/田園 孫慶陽-------------------------

更多便民信息發布請點擊:

江夏房產

江夏家裝

求職招聘

二手信息

優選商城

江夏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