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歷史上的秦始皇根本不叫嬴政?

2020-10-11   哈歷史

原標題:為什麼有人說歷史上的秦始皇根本不叫嬴政?

秦始皇畫像

秦始皇,嬴姓,趙氏,名政。祖籍嬴國,生於趙國。秦莊襄王之子,是商朝重臣惡來的第三十五世孫。三十歲即位,成為秦國君主。群雄紛爭之時,發起秦滅六國之戰。從公元前236年攻打趙國開始,到公元前221年滅齊國結束,歷時十五年。先後滅了韓、趙、魏、楚、燕、齊六國,統一天下。三十九歲時建立秦朝,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自稱「始皇帝」。

如今幾乎所有人都知道秦始皇叫」嬴政」,無論是影視劇,電影,小說等都是如此。可偏偏有人說歷史的秦始皇根本就不叫「嬴政」,你們都叫錯了。究竟是為什麼呢?那咱們要先說說先秦人們怎麼稱呼。在先秦時期「男子稱氏,女子稱姓」,人們並不是像我們今天一樣,稱呼一個人都用他的姓加上名。男人通常會使用氏加上字的形式,但也有例外少部分人也會使用氏加上名的形式,尤其貴族男子。

戰國七雄地圖

例如春秋末期鄭國的政治家、思想家、改革家,子產。姬姓,國氏,名僑,字子產,又字子美。除了直呼其字,人們通常稱其為「國子」,這就是氏加上字,也有人稱其為「國僑」,這就是氏加上名。但卻沒人稱其為「姬僑」。又如春秋時期齊國的政治家,哲學家,管仲,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人們叫他「管仲」就是氏加上字,也有人叫他「管夷吾」就是氏加上名。因此在《左傳》、《論語》等先秦典籍中就稱呼其為「管仲」,卻不會稱其為「姬夷吾」。大家熟知的孟子,姬姓,孟氏,名軻。所以我們看到很多典籍中都是用「孟軻」稱呼孟子。北宋文學家蘇軾就曾寫下一篇議論散文名字就叫《孟軻論》。

既然搞懂了先秦時期人們是怎麼稱呼的,那我們就來看看秦始皇他到底應該叫啥?按照先秦的形式,秦始皇為嬴姓,趙氏,名政,那豈不是就叫做趙政,沒錯就是「趙政」。可是看似沒錯,實際不能這樣稱呼秦始皇,不然定會讓你身首異處。秦始皇乃是秦莊襄王之子,屬王公貴族,豈能讓你直呼其名。在中國古代稱呼還沒有封侯稱王的貴族通常用「公子」二字再加上他的名。秦始皇未登基以前大家會稱其為「公子政」,登基後就要使用「國名」加上「爵位」再加上名來稱呼,這時秦始皇就應該叫「秦王政」。滅六國統一天下後建立秦朝才改稱「始皇帝」。

管仲畫像

那麼,秦始皇被叫做「嬴政」是錯誤的?也不能這樣說,只是先秦時期不這樣叫而已。三國著名文學家曹植就曾在《文帝誄》中寫道:「二世而殲,漢氏乃因。弗求古訓,嬴政是遵」。也就是說三國時已經有人這樣叫秦始皇了。不管是「嬴政」「趙政」「公子政」「秦王政」他都是「秦始皇」不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