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還能去留學嗎?政策搖擺、疫情蔓延,留學家庭該如何應對?

2020-07-31     棒呆留學

原標題:今年還能去留學嗎?政策搖擺、疫情蔓延,留學家庭該如何應對?

自三月份以來,疫情之下的美國留學已經磕磕絆絆,舉步維艱。近期,中美之間發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如中美互相關閉領事館、ICE公布的簽證政策的左右搖擺,更讓赴美留學撲朔迷離,雪山加霜。

不少原先準備去美留學的家庭也越發焦慮、不安:美國留學到底是什麼局勢?是否要改變去美國讀書的計劃?現在改變還來得及嗎?

相信大家對美國政客和政府的行為也十分不解,覺得荒唐甚至氣憤。想要讀懂美國政府這一系列迷幻操作背後的目的,大家還得跨過信息不對稱的鴻溝,透過事件看本質。

今天的文章里,棒呆留學就來大家詳細分析下。當然不同家庭的情況也不一樣,需要更有針對性的政策還請後台回復「規劃申請」,預約棒呆顧問諮詢。

為何今年留學局勢飄忽不定

疫情和選舉是一系列留學政策頒布的背景環境,這是不容忽視的很關鍵的兩點。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美國國內的局勢非常不好,新冠感染持續增加,好幾個月未見好轉。加上前段時間非洲裔族群長期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與歧視的問題,都昭示了川普政府無法控制好國內的種種棘手問題。

而今年又是美國總統大選年,川普為了選票連任會採取各種「手段」以確保有利於自身的局面。

在疫情愈加嚴重、國內局勢明顯不利的當下,川普政府勢必會想辦法來轉移民眾的視線到國際局勢。而轉移矛盾最好擋箭牌就是我們中國了,日益緊張的中美外交戰就是一張王牌。

這也是長久以來美國政客最喜歡打的一張「王牌」,過去政客也從這張「王牌」中得到過不少利益,屢試不爽。到關鍵時候,總喜歡打出來亮一亮為自己撐腰。

所以此次中美雙方各關閉一所大使館,對等報復下,會讓美國民眾的注意力從疫情迅速轉到中美關係上。一旦選民開始不談疫情,不談黑人生命權益,轉而談中美了,那川普目前不利的選情很有可能就會被扭轉,他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我們換一種方式來解讀,這就好比演一場場戲。美方不斷邀中方演「敵對」戲,中方入戲雖然並非本意,但既然被迫入戲不如將計就計,在保持住自己底線的同時陪對方演戲。

事實上,中美關係緊張並非今年才出現,戲其實已經演了不少時間了。

從2018年起近2年時間裡從演經貿投資對手戲,高科技PK對手戲,逐步發展到當下的政治對手戲。

不同的戲碼接連上演,但挑起這些戲碼的美國政客們最終目的其實沒有本質變化,套路還是一樣的套路,只是用在了不同的方向和領域上。

為何偏偏要和留學生過不去

那為什麼就要拿留學生「開刀」呢?

一方面,留學生是中美兩國交流的橋樑,最能牽扯到雙方民眾情緒;另一方面,留學生沒有投票權,不會影響到川普的票倉或影響微乎其微。

況且,逼迫留學生返校,可以拉動一系列消費,對恢復經濟是有益的。

而這次中美領事館互關事件,各方和民眾沒料都想到會玩這麼大,再加上疫情的催化,增加、放大了很多人非常緊張焦慮的情緒。棒呆顧問預測,這樣的戲碼在11月大選尚未落下帷幕前,還是會持續上演的。

短期內留學形勢的確不會太樂觀,只是希望不會有更嚴重的對立對抗出現,同時還要看美國的新冠疫情進入下半年之後是否能有所逐步改善。

大選之後,預測上述「敵對」戲碼的走向可能會趨於平靜緩和。畢竟無論新總統是誰,新官上任有更重要的國內議題等著他,類似近期令人乍舌的小機率事件不會再發生。

我們還能去留學嗎

首先大家不必過度擔憂美國留學前景,美本和美研還是稍有不同的。

國內讀大學後再轉去美國讀研究生可能會難一點,但對於高中畢業就去美國大學讀本科的學生來說,其實不需要那麼的悲觀。

無論政府怎麼做,從學生和美國大學的角度來說,由於美國私立大學的運作機制,吸納國際留學生是美國大學重要的校園經費來源之一,學校從立場上是站在學生這一邊的。

另外,作為學術機構,大學本身對於學生就起到了一層天然的保護作用。

無論是之前的美國大學向法院上訴政府條令,又或者近期不同大學給學生髮布的正式通知,以及在課程範圍內的調整,都是偏向留學生群體的。

更何況,美本教育的容量和基數是其他國家消化不了的,而尋求最好最優質的教育需求一直都存在。

大家再來思考幾個相關問題:

教育方向、升學路徑與個人選擇就需要跟著政治走嗎?政治趨勢是否趨同於教育形勢呢?

國家之間政治層面的對立就一定會讓對方國家個人處於不安全的狀態嗎?

如果你現在有獲得了非常棒的美國大學的offer,但在目前的環境下,你會放棄就讀的機會嗎?

相信面對這些難題,每個人有每個人不同的觀點、想法與立場。有些問題也確實非常複雜,在不同的狀況下,選擇的答案也會大相逕庭。

在考慮留學趨勢和選擇的時候,學生還是家長都需要足夠理性足夠全面,不僅僅考慮短期內的,還需要考慮長期趨勢和個人長遠發展。

一旦找到適合自己或者自己想要的道路,就要堅定地走下去。如果以上問題你自己找不到答案,也歡迎來諮詢棒呆留學,我們會給到你建議和諮詢。

倘若大家能更以客觀理性的方式來看待這些問題,心態上保持相對樂觀,也會更自信地認識到這些所謂大環境的因素,到底對於個人的未來和選擇是否存在著決定性影響?

在棒呆看來,固然影響多少是存在的,但其實是很有限,絕不到讓原本已考慮好走美本路線的家庭直接就否定了自己原本的想法和初心,特別是如果還有1年,2年甚至更久之後才會進行美本申請。

相反,越是這樣的大環境,作為留學預備黨你越應該早做準備和規劃,由專家顧問帶著學生做長期規劃,讓學生和家長把原本自己不了解的中美文化,東西方思維甚至是政治問題給了解清楚。

最好的是學生能在眾多不確定因素下挖掘發展出你自己優勢和差異化特質,從學術、能力、心理等上都能做好充分地準備,無論未來大學申請政策怎麼變化你都能快速應對,也能與其他申請者也能拉開差距,讓你離夢校更近一步。

要知道,去追尋世界一流的教育資源的路主要還是靠自己努力走出來的。

留學家庭怎麼走

昨天的文章結尾,我們簡單提了些不同留學家庭可以做的事情,這裡補充其他幾點。

已經在讀的學生,無論在國內,還是在美國沒有回來,繼續按學校政策讀書,目前來看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

如果您是大一新生,要麼選擇網課,要麼選擇GAP,具體可以參考我們之前的這篇文章:Plan B怎麼做?要麼安下心等政策,要麼選擇Gap Year~

對於馬上就要申請明年入學的學生,暫時也不要過於擔憂。考慮那麼多外部因素沒有用,我們要做好眼下。棒呆顧問相信,大選、疫情過後,本科留學也會陸續恢復正常。

最後,棒呆認為個人留學選擇不可完全受政治形勢影響。中美關係緊張問題也持續快兩年,這期間我們有一直觀察關注留學趨勢。

過去1-2年間,美國大學招生錄取政策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棒呆2018-2020屆學生整體取得了非常棒的成績,除了今年學生因為疫情暫時沒法出去,前兩年的學生都順利赴美留學生活。

而從美國大學層面來說,他們首先是要保證所有錄取學生的利益和安全,對於越好的大學越是如此。

新冠疫情問題是全球全人類問題,只要是留學就避不開,並不只是美國,其他國家也同樣有著入境讀書限制簽證限制問題。相信美國簽證政策也會有所調整和恢復正常,所以如果孩子是明年甚至後年留美,還是可按照原計劃進行。

美國大學校園環境,特別是Top 30/50的大學環境都是比較單純和安全的,極少出現歧視,這與媒體報道的情況是不一樣。

大家可以參考耶魯學姐Luna的第二篇分享:去了絕對不會後悔!體制內學生在世界頂級名校耶魯讀書是怎樣的體驗?

在大學校內讀書是比較有安全保證的,只要學生自己能夠有足夠的安全防範意識,少去人多人雜的地方,就不需要特別擔心人身安全。

當然,除了儘早規劃,美英雙申請以及多國混合申請也是能夠讓同學們留學道路走的更順更好的。

就英國來說,今年牛劍的申請肯定是井噴增長,高於去年的增長。所以,想要單純去英國的學生也沒有那麼容易,學術是重中之重。具體大家可以參考我們的這篇內容:AP/IB/體制內學生申請牛劍到底有多難?

需要強調的是,美本教育的獨特性是其他國家的本科教育替代不了的。雖然可以多國申請,但是建議還是要以美國為主,而不是棄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8Bvfp3MBLq-Ct6CZFr5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