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和平:中共二十大召開在即,島內各界為何廣泛關注?

2022-10-16     台海網

原標題:劉和平:中共二十大召開在即,島內各界為何廣泛關注?

[新聞頁-台海網]

直新聞:劉先生,我們注意到,明天即將召開的中共二十大在台灣島內外引發了廣泛關注。你認為,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其實,明天將要召開的中共二十大,尤其是即將登場的中共二十大報告,將會確定未來五年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以及外交領域發展的大政方針,而台灣問題顯然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甚至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所以,島內外所有關注台海局勢的人,都在睜大了眼睛等著明天即將出爐的中共二十大報告。

而在我個人看來,在中共二十大期間,有關台灣問題的觀察點主要有這麼幾個——

第一個是,今年初,海協會副會長孫亞夫在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採訪的時候,曾經對外透露說,在今年召開的中共二十大上,將提出「未來五年對台工作的指導思想,作出新的決策部署,也有可能會提出一些新的主張」。外界都在關注,這些新決策新部署新主張主要有哪些,以及新在哪裡。

第二,去年召開的中共十九屆六中全會曾經提到了「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這個說法,因此外界都在關注,「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會不會被寫入中共二十大報告當中,尤其是這個總體方略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第三,早在2019年《告台灣同胞書》發表四十周年紀念會上,大陸曾經提出過要探索「一國兩制」的台灣方案。因此島內外都在關注,「一國兩制」的台灣方案會不會在中共二十大報告中進行進一步闡述,同時實現它的路徑與具體方案又是什麼。

除此之外,最近兩三年來,西方輿論中有關「中共將在未來五年內解決台灣問題」甚至是「武統」台灣的猜測又開始甚囂塵上。因此島內外非常關心,在中共二十大報告中,跟過往相比,有關台灣問題論述的篇幅會不會大幅增加,以及台灣問題會不會被提到一個更加突出的位置。

直新聞:在今天下午召開的中共二十大首場新聞發布會上,發言人寄語台灣同胞:統一有好處、「台獨」是絕路、外人靠不住。對此,你又怎麼看?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今天,中共二十大新聞發言人孫業禮說,「但凡有一線和平解決的可能,我們都將付出百倍努力,非和平方式將是不得已情況下做出的最後選擇」,這實際上就是在明明白白告訴台當局以及刻意介入台海局勢的境外勢力,只要你們懸崖勒馬,不釆取危險性的「台獨」動作,那麼,大陸都不會主動釆取非和平方式解決台灣問題。所以,那些有關「大陸將在未來五年武統台灣」的言論可以休了,那些製造這種言論的人也可以洗洗睡了。

另外,即使我們是從台灣問題這一視角來觀察這場發布會,甚至是觀察整個大會,也不能僅僅關注發布會在台灣問題上是怎麼表述的,同時還要關注在其他問題上是怎麼表述的,以及表述的篇幅和分量如何等等。因為從總體上來說,中國的內政外交問題,包括經濟、民生、社會、台灣問題以及外交問題,其實都是一個有機的統一體,都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中的有機組成部分。

那麼,我認為,從這場發布會重點聚焦在國內的經濟民生髮展問題中,至少可以解讀出這麼幾重政治信號——

第一個是,它說明,中國清醒地認識到,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急劇加息導致新興經濟體貨幣大幅回流美元、美國一意孤行地對中國實施經貿戰與科技戰企圖把中國排擠出西方的高科技產業鏈,以及俄烏衝突導致全球油價高企加重了通貨膨脹危機的大背景下,解決經濟民生問題尤其是應對眼下面臨的經濟下行壓力,仍然是中共二十大之後中國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或者換句話說,未來一兩年甚至是未來五年,只要「台獨」這頭「灰犀牛」不發生衝撞,大陸都會將工作重放在經濟民生問題上。

第二,中國仍然一如既往地選擇發展國內經濟造福民生,而解決國內的經濟民生問題實際上是需要穩定的外圍環境配合的。因此這也就意味著,中國仍然堅持認為,和平發展是當今世界的大趨勢與大主題,仍然會堅定地選擇走和平發展道路。而中國奉行和平發展的大戰略,實際上又意味著,在台灣問題上仍然會保持戰略定力,堅持和平統一的主基調。

第三,它說明在大陸看來,解決台灣問題,必須要與國家發展戰略相結合,要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相結合。或者說,大陸不會在時機不成熟的時候,強行解決台灣問題。

而在我看來,中國發展經濟民生造福人民的這一堅定不移的戰略選擇,實際上也就意味著,未來五年仍然是兩岸和平的機會之窗,希望有關方面尤其是美國與蔡英文當局要好好把握這一機會之窗,不要疑神疑鬼更不要輕易玩火真的把台海局勢推入到戰火當中。

作者丨劉和平,深圳衛視《直播港澳台》特約評論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89a27eac511aaf22933ee3e12c9a80f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