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劍魔怒闖碧霞宮並非是武聖人黑化的關鍵,說說武聖人的八大護法

2022-06-03     星界歷史說

原標題:小劍魔怒闖碧霞宮並非是武聖人黑化的關鍵,說說武聖人的八大護法

火燒碧霞宮是評書《白眉大俠》中非常精彩的一段書,此時以開封府為代表的上三門群雄聯合少林、峨眉以及南武林、北極島的眾多高手與以武聖人於和為首的崑崙派、峨眉派、三教堂等一眾高手進行了巔峰對決,因為武聖人的一意孤行,武林聖地小蓬萊碧霞宮直接變成了腥風血雨之地,這場上三門與蓮花門的風波演變成了武林三聖之間的徹底反目,這著實令人惋惜。

原本這場武林風波是可能會煙消雲散的,因為武聖人於和已經派人查明了上三門與蓮花門之間恩怨的實情,這場風波歸根到底責任在蓮花門中有一部分弟子行為不端又不斷搬弄是非所致,開封府緝捕江洋大盜、綠林飛賊的舉動逐漸演變成了蓮花門與上三門之間的矛盾越積越深。

一、小劍魔怒闖碧霞宮激怒武聖人

金燈劍客夏遂良與臥佛崑崙僧等人用了殘害武聖人的大護法潘炳辰來嫁禍給開封府乃至整個上三門,而明察秋毫的武聖人仍是對他們的話將信將疑,於是武聖人於和便派人把上三門的總門長夏侯仁召到小蓬萊碧霞宮,經過夏侯仁抽絲剝繭地講述近些年上三門與蓮花門之間發生的爭鬥細節,武聖人於和在心中已經打定主意是夏遂良、臥佛崑崙僧、陰光大法師等人在欺騙自己。此時於和只要秉公處置這件事,這場即將燒到小蓬萊的戰火也就會消弭於無形,然後這一切卻因為白衣神童小劍魔白一子怒闖碧霞宮劍斬武聖人於和的護法高亮基而發生了改變。

鬼影神魔高亮基是武聖人於和的八大護法之一,這八位護法都是在於和面前的紅人。在武聖人於和眼中,除了他的頂門大弟子金燈劍客夏遂良之外,這八大護法是他最為器重的人,白一子來到碧霞宮不分青紅皂白就斬了於和的一位護法,這無疑是一種侵門踏戶的挑釁,武聖人於和在盛怒之下就把白雲劍客夏侯仁和白衣神童小劍魔一起抓起來扣在了碧霞宮。

或許有些書友會認為小劍魔怒闖碧霞宮是武聖人於和黑化的關鍵,而在三魚看來並非如此,因為武聖人於和與八十一門總門長普渡畢竟是親師兄弟,而上三門的總門長夏侯仁又是普渡的頂門大弟子,論輩分夏侯仁是於和的親師侄,而蓮花門的靠山是小蓬萊碧霞宮,算起來這都是親門近枝之間的矛盾。

雖然小劍魔斬了於和的護法有些過分,但是不看僧面看佛面,這件事還不足以令於和徹底與大師兄普渡鬧翻,這件事最妥善的處理辦法就是小劍魔的師父普渡親上小蓬萊碧霞宮,小劍魔白一子對高亮基的死負責,要消除上三門與蓮花門之間的恩怨也絕非難事,然而身為八十一門總門長的普渡卻沒有及時現身,這才給了上三門與蓮花門之間恩怨的二次發酵,從而鬧到到了不可收拾的局面。

二、武聖人將錯就錯的原因

因為白雲劍客夏侯仁和白衣神童小劍魔被押在碧霞宮生死不明,徐良和白雲瑞率領開封府群雄以及請來的助陣的俠劍客開始攻打碧霞宮,金燈劍客夏遂良率領武聖身邊的六位護法以及臥佛崑崙僧等人出陣,此時八大護法里的大護法潘炳辰早已經被臥佛崑崙僧、陰光大法師等人折磨成廢人來嫁禍開封府。

八護法高亮基前者命喪在白一子的佛光劍下,其餘六位護法誤認為是徐良、白雲瑞等人殘害的大護法潘炳辰這才主動請戰,結果二護法廣法天尊修善和三護法金沙道人普慈雙雙死在了白眉大俠徐良的金絲大環刀下,四護法黃眉神童丁朗、五護法三才道人諸葛亭、六護法多臂崑崙何青雅、七護法惡面神洪大忠皆慘死在笑天王白春的棍下,這直接導致了武聖人於和的徹底黑化。

當小達摩白雲瑞帶著海外野叟王猿、細脖大頭鬼房書安來到碧霞宮與武聖人於和辨理時,書中講到:「現在聽白芸瑞把來龍去脈講得這樣清楚,又合情合理,老聖人心中已經明白,上了夏遂良和崑崙僧的當了!」此時武聖人只有兩種選擇,一是大義滅親,二是將錯就錯。

此時武聖人有一段心理描寫:「老聖人心裡非常矛盾。他往身邊看了看,這一看心頭涼了半截,八大護法僅剩下多臂崑崙何清雅一個人了,武聖人心中的火氣一下子又上來了,即便潘秉臣不是你們所傷,修善、丁朗可都是栽在你們手中啊!對我的護法這樣無情,就是瞧不起我武聖人哪!想到這兒心中不禁大怒!」

最終武聖人選擇了將錯就錯,武聖人徹底黑化,究其原因並非是小劍魔劍斬高亮基,而是徐良和白春殺了武聖人八大護法里的六位,這直接讓武聖人下不來台,畢竟這八大護法在武聖人於和心中如同愛徒一般,連損八位愛徒在前,偌大一武聖如何能咽得下這口氣,儘管臥佛崑崙僧編的瞎話驢唇不對馬嘴,武聖人於和仍然頻頻點頭完全倒向了夏遂良和臥佛崑崙僧這一方,武聖人於和因為氣迷心竅一念之差走上了歧路。

在這裡補充一句,武聖人於和的這八位護法武功真的有點弱,其中武功最高的飛天靈狐潘炳辰沒有實戰的機會就被人用蒙汗藥酒放倒而被殘害成廢人,這也說明潘炳辰的江湖經驗太少,行走江湖看不出含有蒙汗藥酒來,這未免有點說不過去,畢竟他是武聖人於和的大護法,所謂護法就是保護武聖人的人,這點眼力勁兒都沒有,簡直讓人匪夷所思。

其餘六位護法更是乏善可陳,修善和普慈這兩位護法居然在徐良面前都未走過二十回合就被咔嚓了,雖說徐良是江湖後起之秀,可是身為武聖人身邊的護法怎麼也得是准一流劍客的水平,他們卻在剛入劍客之境沒幾年的徐良面前顯得不堪一擊,這也著實給武聖人於和跌份兒。

初入江湖沒多久的笑天王白春棍掃丁朗、諸葛亭、何青雅、洪大忠這四位護法也沒費勁兒,只能說武聖人於和在傳授身邊護法能耐時真的沒怎麼用心,這也是武聖人於和被合圍時才意識到自己身邊缺乏能戰力強的幫手,所謂「種豆得豆,種瓜得瓜」,武聖人於和最後被迫橫劍自刎,這也是他以前目中無人種下的惡果,倘若他身邊的八大護法都有臥佛崑崙僧這樣的實力,他也不至於落得如此下場。

三、最晚登場八十一門總門長

武聖人於和在扣押夏侯仁和白一子時,他只是賭一口氣,白一子闖碧霞宮無故斬殺高亮基這件事,於和覺得即便夏侯仁這邊再有理也變成了沒理,於和此時就是在等大師兄普渡來碧霞宮「認個錯」,只要普渡這位八十一門總門長兼大師兄能給足他面子,要消除上三門和蓮花門的恩怨在於和面前就都不是事兒了,因為於和就是一個心高氣傲之人,他好面子之心高於他的公理之心,可惜普渡並沒有這樣做,反倒是普渡坐看開封府眾人去攻打碧霞宮,這一點也是於和對「最晚登場的大師兄」又氣又恨的主要原因。

從普渡的角度看,於和為了查明上三門與蓮花門的恩怨直接用武聖的法旨調夏侯仁去碧霞宮說明原委,雖然夏侯仁是上三門的總門長,可是上三門上面還有一個八十一門的總門長,於和直接用法旨召喚夏侯仁其實是欠考慮的,因為這等於越級調人,再加上夏侯仁是普渡的頂門大弟子,於和雖然貴為武聖人,可是他處置江湖門派的恩怨,無論於公於私於和都應該和大師兄普渡打聲招呼,普渡一直憋著一口氣最後登場,這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長發道人雪竹蓮的露面也很可能是普渡授意的,可是於和並不買二師兄雪竹蓮的帳,主要原因就是於和想讓大師兄替白一子認個錯,這種難言之隱他無法與二師兄名言。雪竹蓮以為小師弟於和小看了自己,他帶著開封府群雄和請來的各方高手與於和越鬧越僵,最終演變成一場生死決鬥。

於和原本想利於白一子的「莽撞」來迫使大師兄普渡向自己認個錯,可是普渡這位八十一門總門長也是一個好面子的人,如果他早一點登場,他必然要先與於和辨理,而白一子劍斬高亮基就是一個辨不贏的話題,所以普渡只好選擇在最好的時機登場。然而最好的時機成了最後的時機,普渡一登場卻要讓武聖人於和向全天下認錯,最終武聖人為了他的面子橫劍自刎,而武聖人的八位護法就是要了武聖人於和命的「面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88b932082560801eea6b1700651a7d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