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回顧
2024年1月1日下午,新一年的開始,南京大學商學院MBA教育中心開展主題為《AIGC與創新創業》的新年特別篇講座。
本講座邀請到南京大學商學院MBA諸位深耕AIGC領域的嘉賓親臨現場,他們分別是南京大學MBA06級校友、MBA兼職導師李祥,南京大學MBA11級校友、MBA兼職導師許偉,南京大學MBA20級同學竇新及南京大學MBA21級同學李嘉恆。
南京大學商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王全勝教授,南京大學商學院人力資源管理學系教博士生導師賀偉教授,南京大學商學院MBA教育中心主任、營銷與電子商務系宋培建教授受邀參加講座。
本次講座,四位嘉賓以專業的視角共同探討AIGC技術的最新進展與實踐應用,深入揭秘AIGC的行業趨勢與發展前景,並帶來了關於AIGC領域的獨家洞察與深度思考。
嘉賓分享內容回顧
一、許偉:AIGC商業化探索
嘉賓介紹
許偉,南京大學MBA11級校友,MBA兼職導師,三百雲創始人&CEO,江蘇省「創新型」企業家,清華大學、南京大學優秀校友。在數據挖掘以及分析領域有十五年以上的從業經驗,北京金融科技產業聯盟金融科技領城高級專家、曠視星雲人工智慧加速器創業導師。對行業的發展趨勢有專業而獨到的見解和領先的產品布局意識,長期致力於促進我國人工智慧產業發展,推動產學研協同合作創新。
1. AIGC在各領域的應用與挑戰
許偉校友強調,人工智慧的興起在計算機領域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同時他也指出,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很難去區分人工智慧和人類所完成的工作。
谷歌發布ChatGPT等動態事件表明,人工智慧正在迎來一個關鍵性的變革。在藝術領域,AIGC的應用也備受關注,包括預測未來藝術作品等內容,同時AIGC在遊戲、電影領域均有應用,但仍面臨人才短缺、資本不足等挑戰。
2. 服務與電商行業的發展機會與挑戰
許偉校友在這一部分詳細探討了AIGC在服務與電商行業的發展機會,並提出了關鍵建議。包括企業需要擁有獨立模型以避免抄襲、團隊優化基於源碼、選擇大行業獲得更大市場機會等。最後,他強調建立技術匹配團隊確保業務優化效果的重要性。
3. 人工智慧對各行各業的深刻影響
這一部分,許偉校友主要討論了人工智慧在各個細分領域的應用,以及如何利用這些技術提高工作效率。他認為,人工智慧將在未來重新定義甚至取代作業系統。同時,我們需要緊跟潮流,關注人工智慧的發展,培育更多相關領域的人才。
二、李祥:AIGC推動數字人產業發展的思考與實踐
嘉賓介紹
李祥,南京大學MBA06級校友,MBA兼職導師,同橙科創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南京獨角獸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創始合伙人,東南大學無線電工程系本科畢業,南京大學工商管理碩士。2009年投身App移動應用開發,是中國最早期的移動網際網路人。入選江蘇省「雙創計劃」,江蘇省「333工程」計劃,南京市科技企業家。擔任南京市鼓樓區政協常委、江蘇省雲南商會執行會長,南京市鼓樓創促會創會會長、南京AIGC產業服務聯盟理事長、南京市創新型企業家聯合會監事長。
1. 如何抓住AI時代的重要機會
李祥校友以AIGC在電商行業的應用引入他的精彩演講。他首先介紹了數字人在這個時代的重要作用,隨後從投資角度分析了AI時代的三個方面:算力、數據和算法。同時,他通過自己的實踐經歷與在數字人領域的實踐,介紹了如何抓住AI時代的重要機會:創新公司需要通過各類宣傳平台,尋找垂直領域私人定製算法算力方面的應用,專注大模型產業的發展與投入成本,實現在市場運作方面的實際效果。
2.數字人的商業未來前景
同時,李祥校友介紹了數字人在不同場景下的應用,如電商運營、美工、數字人律師等。他還提到了數字人在不同行業的應用,如醫療、律師、影視經紀公司等,以及數字人可能帶來的影響,如智慧財產權、數據應用等。最後,他強調了科技公司在做數字人的時候,應該注重如何讓用戶更加友好地使用產品。
3.數字人的應用與營銷策略
該部分李祥校友主要討論了數字人在不同領域的應用和營銷策略。
首先,通過在公眾號或視頻號上接入數字人,可以解決一些營銷品牌現狀的問題。其次,由數字人打造的IP內容目前還不是一個標準化的應用,但需求明確,可以避免企業創始人在未來可能遇到的問題。
此外,數字人在金融領域的應用也是一個值得關注的方向。最後,他介紹公司正在與博物館、藝術家等合作,打造文旅IP數字人,包括代言等。以上種種特點都揭示了數字人在AIGC方面的巨大潛力,其適用性廣泛、生成內容質量高等特點令它在商業場景應用中具備了高性價比。
三、竇新:大模型在教育領域的實踐與思考
嘉賓介紹
竇新,南京大學MBA20級同學,南京勵而誠人工智慧科技有限公司、九圖科技(南京)創始人&總經理,南京大學新科技校友會Al分會秘書長,南京區塊鏈產業應用協會發起人。目前在大模型+教育領域創業,創業項目在 2023 年度「贏在南京、創業金陵」科技創新創業大賽中榮獲三等獎。對大模型在企業側的應用場景落地、技術方案研發、模型私有化等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
1.大模型在教育領域的實踐案例
竇新同學介紹,在全球範圍內,大模型在教育領域應用目前已十分廣泛,如課堂評論、基於教學整理的開放等;在知名學府中也不例外,哈佛大學的CS課程中已經引入AI作為教學輔助。隨後他介紹了情感支持在個性化教學中的應用,如心理教學。演講中他還提到了一些具體的應用案例,如機器人教育、基於大模型的知識實驗等。
2.工具應用與知識訓練的實踐探索
在該部分,竇新同學主要講述了在AIGC興起的背景下,教育領域的工具應用與知識訓練的實踐探索。同時,也提到了知識訓練、行業案例分析、圖紙設計、規範制定等方面的內容。此外,他還介紹了模擬AI老師和學生互動的模擬對話模式,以及知識訓練和翻譯方面的優化。最後,他強調了自動化計算過程在訓練AIGC工具中的重要性。
3.智能產品的應用與趨勢
竇新同學主要討論了三個產品:嵌入式系統、實驗平台和智能助手。首先,嵌入式系統可以應用於各種場景,如教室、實驗室等。其次,實驗平台可以實現數據採集、更新,並在實驗完成後自動講解報告。他分析智能助手形式將成為未來所有產品的標誌,改變產品設計和交易方式,使機器人成為用戶需求的直接連接者。
四、李嘉恆:Becoming AI Native: AI原生進化指南
嘉賓介紹
李嘉恆,南京大學MBA21級同學,英諾艾科(蘇州)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中國最大AI付費社群、AI破局俱樂部初創合伙人,擁有逾十年信息化、數字化諮詢經驗,助力數十家企業的數字進程。Infor Global IT應用專家,賽寶智庫外聘專家,多所高校AIGC客座講師,致力於積極推動AIGC技術在人才培養和企業應用中的普及,為組織與個人注入AI時代的原生基因。
1. AI在知識付費領域的應用
李嘉恆同學首先介紹了公司的發展歷程。隨後他介紹了三個主要付費板塊:知識付費、企業服務和項目共創。他強調在運用AI技術時,應了解其邊界,知道什麼是尚未來得及做好的,什麼是在其幫助下能做得更好的,以及什麼是經過共創後做得更好的。
2.AI在構建核心能力中的應用
在這一部分,李嘉恆同學主要講述了AI原生能力的構建和應用。AI原生能力是指用AI技術去構建自己的核心能力。通過關注新技術帶來的增量信息,可以不斷疊代,最終實現大部分能力的自動化。在個人層面,建議關注提效,更要關注新的可能性。此外,他還提到了在AI時代,需要具備提出好問題、持續學習、邏輯思維和表達能力等素養,同時需要不斷學習和適應。
3. AI與企業的數字化轉型
李嘉恆同學指出,企業在面對新常態時,應關注流程優化和降本增效,同時關注組織變革和業務創新。要構建適合AI時代的敏捷型組織,從單個任務開始,解決崗位和職能串聯的工作流。AI工具可以幫助企業重塑職能部門的生產力。對此他進行了總結,在中小型企業中,利用AI技術可以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團隊的學習能力,從而在行業應用上實現正向研究。
未來,由AI構建的商業世界可能競爭激烈,大型企業通過數據壟斷核心競爭壁壘,吸引更多用戶使用,反哺優化模型。而中小型企業則可以通過AI連接的核心競爭力,在細分場景下生根,形成一種新的企業運營形式。
互動環節
隨後,王全勝教授、賀偉教授、宋培建教授與四位演講嘉賓就AIGC的行業應用、內容創作等話題進行了圓桌討論,該環節由宋培建教授主持。
在場的MBA各年級學生及校友紛紛踴躍發言,就AIGC在金融、工業製造領域的應用,人工智慧時代的人機互動與價值創造等問題與嘉賓進行了熱烈的交流與互動。
講座最後,王全勝教授、宋培建教授向參講嘉賓贈送了紀念品併合影留念。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