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補水 | 周末不講車

2020-11-14     至強汽車情報站

原標題:最佳補水 | 周末不講車

動過後大汗淋漓 、一覺醒來口渴難忍,大家都習慣喝水來補充身體水分。然而,蘇格蘭有大學測試不同飲品的補水反應 (hydration response),結果發現,如要有效補水,清水並非是最佳選擇。既然如此,我們應該喝什麼呢?

據 CNN 報道,蘇格蘭聖安德魯斯大學 (University of St Andrews)學術團隊近日在美國醫學雜誌《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發表報告,指出在牛奶 、汽水 、啤酒 、咖啡 、有汽水 (sparkling water)和無汽水 (still water)等13種飲品當中,最能令身體維持水分的是含少量糖分 、脂肪或蛋白質的飲品,即牛奶,尤其是脫脂奶。

研究者之一 、醫學教授 Ronald Maughan 指,影響人體補水速度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飲品容量的多寡,喝得越多,人體便吸收得越快;二是飲料的營養成分,牛奶之所以會「突圍而出」,是因為當中的乳糖 、脂肪和蛋白質會減慢水分吸收,從而達至持續補水效果。牛奶裡面的鈉,更像海綿一樣,「鎖」住體內水分。

同時含鉀 、鈉的口服脫水補充液 (oral rehydration solutions),也是透過類似功效維持身體水分 、治療急性腹瀉。「電解質和鉀 、鈉的作用相似,甚至有更佳效果,這些飲品內的能量,能防止胃部因快速消化而清空,也因此減慢尿液的形成。」美國營養與飲食協會 (Academy of Nutrition and Dietetics)註冊營養師 Melissa Majumdar 說。

不過,值得留意的是,上述的營養成分不是越多就越能補水。一旦飲用高糖飲品,例如果汁和汽水,補水效率只會不升反跌,因為當高濃度的糖分進入小腸時,小腸會進行「滲透作用」,釋出水分,對其進行稀釋。如此一來,身體的水分便「名存實亡」。

高糖飲料補水效果差,啤酒和咖啡又如何?這取決於酒精和咖啡因的濃度。Maughan 表示,酒精利尿,喝烈酒更有機會造成脫水,普通啤酒則不會。

咖啡則有黃金比例。Maughan 的研究發現,一杯含約80毫克咖啡因的咖啡,它的補水效果及得上清水。但根據香港消委會2013年的調查,部分市面餐廳出售的一般咖啡,以每杯230毫升計算的話,平均咖啡因含量高達200毫克。如攝取超過300毫克咖啡因,不但不能補水,甚至會令你在短時間內頻繁出入洗手間。因此,啤酒和咖啡是13種飲品中補水錶現最差的。

令人意外的是,無汽水和有汽水的排名僅在啤酒之上,分別排第10和11,補水效果比普通汽水還要差。雖然如此,專家還是建議喝水,因為它能幫助肝腎排走毒素,而且是最經濟實惠的日常飲品。

(撰文:Ken Liang @ CUP媒體 / 編輯:ty)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85sYzHUB2uKmW_kOCRb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