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將軍寫的字,「顛覆」了世人認知,格調不輸文徵明、董其昌

2023-09-09     書法網

原標題:一位將軍寫的字,「顛覆」了世人認知,格調不輸文徵明、董其昌

一位將軍寫的字,「顛覆」了世人認知,格調不輸文徵明、董其昌

古代的書法家都以文人居多,他們自小接受良好教育,受到詩文書畫的藝術薰陶,有著「最是書香能致遠,腹有詩書氣自華」的風姿,養成了十分深厚的藝術敏感力,在情感的表達上更加純真熱烈,沒有銅臭之氣跟扭捏作態之象,行筆能縱情恣意的揮灑,盡顯典雅清健之氣。

因此文人書法從古至今備受推崇,但也並不是說武將就不會寫字,相反他們在氣格上還有文人不具備的豪放寬博情懷,例如岳飛的字就符合他忠君愛國的精神,點畫渾厚強勁,有著馳騁沙場的豪邁雄強之感,給世人展現出別樣的書風氣質,但是也有的將軍書風與自身「不符」。

例如這位清代的大將軍年羹堯就是經典代表,他自幼就文武兼修,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考取進士,並成為康熙欽點的庶吉士,進入翰林院學習,在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他突然被康熙提拔為四川巡撫,為了向君主展現自己的才能和感恩之心,他在任期間兢兢業業。

不十餘日便知川中大概情形,並實行了一系列措施進行改革,辦事有勇有謀,平定了四川的匪患,贏得了康熙的重用,一步步擢升成為為川陝總督,甚至在離京之前,康熙對他說:「朕再無疑爾之處,爾亦不必懷疑」,足以見康熙對他的信任,在雍正即位之後,他最初也頗得信任。

加授為太保,將其奉為撫遠大將軍,並奔赴西北平定羅卜藏丹津之亂,讓雍正十分開心,給他了更多的權力跟賞賜,於是年羹堯被這些「蜜劍」一樣的言語蒙蔽雙眼,開始違背初心,變的為所欲為,最終雍正三年1725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年羹堯的妹妹年貴妃離世,之後雍正將年羹堯的92項罪證全部列出並賜死。

這位大將軍結束了戲劇性的一生,從他的生平經歷來看,我們很難想像他是一個書法水平極佳之人,而且他的書法風格跟岳飛的雄壯放博不同,年羹堯的書法有著君子文人的儒雅清麗之風,用筆飄逸靈動、細膩精到,筆法上也變化多彩,粗細、虛實對比強烈,營造出盎然意趣。

沒有淺薄流俗之態,章法布局上以疏朗有質為主,尤其是他的小楷,筆畫凝鍊從容,一提一按精確優雅,帶有魏晉時期的散淡悠遠之境,讓人看後頓感神清氣爽,甚至這種儒雅之氣,格調都不輸文徵明、董其昌,可謂「巔峰」了世人對於大將軍桀驁不馴、義薄雲天形象的認知。

不過在筆力上年羹堯沒有展現出柔媚輕靈之姿,而是以峻峭爽利之勢,增強內在風神跟骨力,寫了大將軍堅毅剛強的品性,不過讓人遺憾的是,年羹堯的傳世作品較少,大多都是名家真跡後的跋文,例如鍾繇《薦季直表》、杜牧《張好好詩卷》、郭畀《青玉荷盤詩》等名作之後,都有他的墨跡。

您對年羹堯的書法有何見解,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討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85131d67c326e7372873dfd1c82c1a7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