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記者從商丘市交通運輸局獲悉,日前,商丘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了《商丘市加強鐵路沿線城鄉環境面貌提升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提出立足當前、著眼長遠、久久為功,致力解決鐵路沿線城鄉環境面貌問題,爭取一年見成效、兩年大提升、三年出成果。
(資料圖片:隴海鐵路、鄭徐高鐵、商合杭高鐵與京九鐵路交匯處)
《方案》提出,以前瞻的思維,進行鐵路沿線規劃設計。城市規劃區以內進行「塊狀」規劃,突出高鐵區域中心城區功能。抓住商丘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機遇,完成鐵路沿線城市設計和控制性詳細規劃、修建性詳細規劃編制。以鐵路沿線為主軸,以商丘物流集聚區、商丘高鐵商務區、商丘高新區為載體,集交通樞紐、商貿物流、現代服務、醫藥健康、居住休閒、園林生態功能為一體,重塑高鐵沿線中心城區功能,發揮高鐵對城市產業的帶動作用,放大交通樞紐優勢。城市規劃區以外進行「帶狀」規劃,突出鐵路沿線生態景觀功能。京九鐵路兩側以造林綠化為重點,建設四季常綠的生態廊道。商合杭高鐵沿線、鄭徐高鐵與310國道兩側以果林園林綠化為重點,打造沿線瓜果飄香的田園景色,讓列車在林果花海中穿行。沿線特色區域進行「點狀」規劃,突出鐵路沿線文化旅遊功能。將沿線城鄉形象面貌提升與鄉村產業發展、鄉村建設行動結合起來,重點發展休閒農業、林果、康養、民宿、文旅產業等。做好鄉村旅遊規劃、沿線小城鎮建設規劃和村莊建設規劃,有序推進沿線鄉村建設,逐步改善沿線村莊布局結構。注意挖掘沿線漢梁文化(芒碭山旅遊景區)、紅色文化(陳官莊淮海戰役紀念館)、孔子文化(孔子還鄉祠)、木蘭文化(木蘭祠)、莊子文化(梁園蒙牆寺、民權莊子故里)、商文化(商丘古城)、火文化(閼伯台)、佛教文化(白雲寺)以及民俗村、古村落等歷史文化遺存,通過規劃將城鄉散存的文化景點串聯起來,依託交通樞紐功能把商丘的文化景點宣傳出去,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景觀、文旅產業。
(資料圖片:高鐵穿過商丘城區)
此外,《方案》要求,以《鐵路安全管理條例》和《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鐵路局、中國鐵路總公司關於建立高速鐵路沿線環境綜合整治長效機制的意見》為法律依據和政策依據,集中力量、集中時間抓好沿線環境綜合整治,組織開展沿線環境衛生整治專項行動、鐵路安全隱患清零專項行動、鐵路沿線兩側廣告牌匾整治專項行動等專項行動。
《方案》強調,按照「綠帶+綠地」思路,搞好沿線綠化。通過造林增綠、拆牆透綠、拆違還綠、見縫插綠、垂直掛綠等途徑,在鐵路沿線形成動感、連續的綠色廊道。城市規劃區內以建設成片綠地、垂直綠化為主,城市規劃區外以栽植果樹、常青樹為主,形成綠帶花海的視覺效果。按照「田園+公園」思路,完善沿線美化。突出商丘文化元素,建設景觀小品,城區內按公園風格打造,城區外按田園景色塑造。按照「整體+單體」思路,完善沿線亮化。結合城市亮化工程,對鐵路沿線道路、建築、景觀進行整體和單體亮化設計,使鐵路沿線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來源:商丘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