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吃春餅,這個風俗據說起源於宋朝。薄薄的春餅裹著各種炒菜、醬肉,有喜迎春天、祈禱豐收之意。
菜要捲起來,從頭吃到尾,有「有頭有尾」之吉利說法。
如今,人們更加注重生活的儀式感,這些傳統節日日益受重視,尤其涉及到吃食,更是喜不自勝。
上午跟大家分享了幾道卷春餅的炒菜,有小夥伴私信我想再學一下春餅的做法,那我就把2種春餅的做法跟大家分享一下,一個蒸,一個烙,同一團面整出兩種口味的春餅,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
---【蒸春餅&烙春餅】---
【材料】中筋麵粉300克,沸水90克,涼水90克,植物油適量
【製作過程】
1. 麵粉在大盆里分一半,一半倒入沸水,攪拌成絮狀,另一半倒涼水,攪拌成絮狀,晾一晾,揉成較柔軟的麵糰;蒙保鮮膜餳10分鐘,復揉一次,柔軟光滑;
2. 麵糰搓成長條,切大小均勻的劑子,團成球,表面抹油防干;
3. 麵糰按扁,分別擀成餃子皮大小,每片之間抹油,;
4. 兩個一組摞一起,擀薄;想要餅皮又圓又漂亮,可用大小合適的盤子當模具,將多餘的面邊刻下去;
5. 每擀好一組就放在鋪了屜布的蒸屜里;餅的張數不固定,可一邊蒸一邊擀一邊撂放;但餅越多,蒸的時間越長;圖中是8張餅皮,入熱水蒸鍋或蒸箱,大火上汽後蒸10-15分鐘;
6. 出鍋,趁熱將餅皮撕開分離;摺疊好放盤中,用濕布蓋嚴;
柔軟有彈性
7. 因為給大家介紹兩種春餅的做法,所以剩下的兩組餅分別入平底鍋中:鍋中不放油,大火加熱,鍋熱餅入鍋,轉小火,餅非常薄,很快由白色變透明狀;每面烙30秒左右,中途翻一次身;餅身起鼓包,並且肉眼可見餅皮之間有空氣在涌動,就能出鍋了;
8. 趁熱在鍋中將兩張餅分開,外焦內軟,薄而彈性,烙的比蒸的更有咬勁兒;
9. 用普通平底鍋能烙,用電餅鐺也沒有問題,上下同時加熱,更快、更省時。
【蘋果私房話】
1. 揉面用的水溫可以根據喜好選擇:如果牙口好,當頓能全部吃完,可用涼水揉面,麵糰筋性足,不易破;如果想餅涼之後也柔軟,用文中的「半燙麵」方法,即一半沸水一半涼水揉面;
2. 餅坯之間抹植物油,起防粘的作用;擀的時候可以兩張甚至多張摞在一起,這個根據手藝決定;
3. 蒸餅雖然費時,但柔軟;烙餅省時,但更富彈性和嚼勁兒,牙口不好的人最好用蒸的方法。
不管是蒸好的餅,還是烙好的餅,因為薄,特別容易變干,所以摺疊碼盤後,表面蓋一張濕布,既保溫又防干。
吃的時候可以卷上各種喜歡的菜、肉。一般要有醬肘子片、醬牛肉片、豆芽、韭菜、攤雞蛋,前兩者吃著過癮解饞,後三種有生機勃發的意思,當然口感和味道也很給力。
菜無定式,根據自己的喜好做幾種,炒菜、涼菜均可。
小菜的製作點下列文章閱讀,卷在餅里吃真帶勁!
「用愛製作美食,用心記錄美好;用簡單的做法呈現食材的醇正味道」。我是Meggy跳舞的蘋果,曾經當了18年英語老師,現在是「為愛下廚房」的家庭煮婦、美食作家、多平台特約美食原創作者、健康管理師、ACI國際註冊營養師。美食著作《百萬點擊量的家常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