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經典的logo背後有多少故事?

2022-07-19     Lens

原標題:一個經典的logo背後有多少故事?

一個經典的logo背後有多少故事?

紀錄片《中心難再維繫》里,美國作家狄迪恩年輕時:總是戴著墨鏡,一邊喝著冰可樂,一邊吃著脆脆的咸杏仁。

巴菲特是可口可樂的超級粉絲。近日,旗下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長期持有的可口可樂持倉引起關註:巴菲特愛股可口可樂扛住了疫情,股價逆勢創新高。

馬斯克收購Twitter之後笑言稱要購入可口可樂。

(提醒:這並不是可口可樂的廣告,請放心看到最後)

然而,誕生136年來,其標誌設計並不總是一成不變的。

19世紀60年代,美國喬治亞州一位名叫約翰·彭伯頓 (John Pemberton) 的藥劑師,發明了可口可酒(Coca Wine),這是一種「緩解身心疲勞」的酒精飲料。

John Stith Pemberton (1831–1888)

1886年,喬治亞州首府亞特蘭大頒布了一項禁酒令,彭伯頓因此只好重寫飲料配方。他用古柯(Coca)的葉子和可拉(Kola)的果實製造出一種新的糖漿類藥品。這種藥劑具有鎮靜、提神以及減輕頭痛的作用,他將液體加入水和冰塊,嘗了嘗,味道好極了。

彭伯頓帶著這罐糖漿,沿街來到一個叫雅各布斯的藥店,在那裡將它與碳酸水混合。這回發現味道更好了,能帶來一種怡神暢快的美妙感受。

彭伯頓的合伙人兼會計員羅賓遜(Frank M.Robinson)從糖漿的兩種成分,激發出命名的靈感,為了整齊劃一,他建議將Kola的K改為C,並在兩個詞中間加一橫,認為「這兩個C在廣告中會很好看」。

1886年至於2007的Logo變化

Coca-Cola由此誕生了,以每杯五美分的價格在冷飲櫃售出。

第一次使用可口可樂標誌是在1886年《亞特蘭大日報》的一則廣告中。Logo使用全大寫的襯線字體,廣告邀請人們嘗試「最新流行的蘇打飲料,其中包含了古柯植物的美妙和著名可樂果的特性。」

亞特蘭大日報中logo使用全大寫的襯線字體

第一年平均每天售出九杯飲料。

羅賓遜希望品牌名稱擁有自己的視覺風格,於是嘗試了當時廣泛應用於商務信函書寫的斯賓塞體(Spencerian )。這是一種具有鮮明時代特徵的書法風格,標誌也得到了彭伯頓公司其他人的一致認可。

美國第一張優惠券-可口可樂,標誌改用斯賓塞字體

1887年,美國有史以來的第一張優惠券由可口可樂首次分發,不過,尾部帶%uA9️的「商標註冊」是幾年後才出現。

然而彭伯頓似乎從未意識到,他創造的飲料會有如此「魔力」。他將公司的部分業務逐漸賣給了不同的合作夥伴,直到1888年去世前,他將剩餘的可口可樂股份悉數賣給了當地的企業家阿薩·G·坎德勒,也就是「可口可樂之父」,後者繼續購買額外的可口可樂股權以完全控制公司。

阿薩的銷售天賦使這種軟飲料的銷量增長了近十倍。他很快清算了其他製藥業務,以便全身心投入經營可口可樂。

第一個出現在可口可樂廣告中的名人是模特和音樂廳歌手Hilda Clark。

從1890年代後期到1904年,

她出現在日曆、海報、書籤、記事本、服務托盤、金屬廣告招牌等各種作品中。

左:歌劇演唱家莉蓮·諾迪卡(1905年)

可口可樂第一個雜誌廣告,底部附有免費飲料的促銷優惠券;

右:可口可樂海報廣告(1909 年)

20世紀30年代初,Logo開始以放置在紅色圓圈內的設計出現,這一時期被稱為「紅盤時代」或「按鈕」標誌。圓盤形狀的圖形圖像成為戶外標牌的基石,1948年,光碟開始作為廣告裝飾懸掛在商業場所。

也是這個時期,可口可樂開始使用標誌性的紅色設計logo。

最初是裝瓶子的桶被塗成紅色,便於裝卸人員可以在運輸過程中將其與酒精區分開來。

可樂的瓶子設計 (1894–1975)

在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的幾年裡,標牌和自動販賣機上可以看到拱形或者說「魚尾形」的設計表現形式,這一設計據說是為了體現可口可樂公司多樣化發展的局面。不過很快這種設計就被放棄了,取而代之的是回到早期的紅色圓圈。直到現在,這個設計還在被廣泛使用。

魚尾形設計(1958-1960)

雅頓方形「Arden Square」 (1969推出)

1969年,「Arden Square」版的Logo發布。這一年對可口可樂 logo 可以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年。

自這一年起,斯賓塞字體書寫的 Coca – Cola 下方配上了一條流動的白色波浪曲線,呈現出一條飄逸的白絲帶狀,這一設計依然沿用至今。整個 logo 被置於一個紅色的正方形中。

該標誌由著名革新者、美國時尚偶像伊莉莎白·雅頓設計。伊莉莎白·雅頓是一家全球盛名的化妝品及香水公司,1910年雅頓在第五大道開設的第一家沙龍 Red Door ,因為鍾愛紅色的顯眼,她將沙龍的大門塗成鮮紅色,希望能在第五大道中脫穎而出,她確實成功了,此後大大改變了人們的美容觀念,並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領導美容、保養的時尚潮流。

伊莉莎白·雅頓設計的「Red Door」口紅

20世紀40年代,60多歲的雅頓夫人事業達到巔峰。她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也是她生活的寫照,「美麗是每個女人與生俱來的權利。」

她曾自豪地宣稱自己的成就:「全世界每個角落都知道的三個美國名字:辛格(縫紉機)、可口可樂和伊莉莎白·雅頓。」

而直到今天,當初弗蘭克·羅賓遜精心設計的手寫Logo,仍是世界上最知名的標誌之一。

是什麼讓一個Logo偉大而具有標誌性?

簡單和永恆。

這也是兩件很難做到的事。永恆,大概是指標誌能夠經受住時間的考驗,這與它們的簡單性有很大關係。你能想像Chanel的標誌發生變化嗎,即便在一百年內也是如此。自1925年設計以來,香奈兒的Logo從未改變過。

那麼,一個偉大的標誌真的不需要任何修改嗎?

「……就像 CBS 一樣,有時公司第一次就做對了。」《時代》雜誌在一篇關於許多公司幾十年來不斷改變Logo的故事報道中寫道。CBS電視台的台標像眼睛,因此也被稱作「眼睛台」。

CBS在電視上的標誌

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olumbia Broadcasting System,簡稱CBS)是美國三大商業廣播電視公司之一(其餘兩家分別是ABC和NBC),於1927年創辦,總部設在紐約。

最初總部設在費城,原為16家廣播電台組成的獨立廣播業者聯合公司,節目以唱機音樂為主。1941年,該台正式開辦電視廣播。

CBS是早期肥皂劇的開創者

CBS初期的經營並不理想,由於經費不足,公司經常陷入困境。直到1928年,26歲的威廉·佩利(William S.Paley)將其收購,佩利與CBS的傳奇從此開始。

1951年10月20日,CBS Eye在廣播中首次亮相。

設計該標誌的創意總監威廉·高登(William Golden)在開車經過賓夕法尼亞荷蘭州的荷蘭郡時受到啟發。

早期的眼睛標誌瞳孔是一個開閉的攝像機光圈

據說他對當地人在穀倉上繪製類似於人眼的十六進位符號產生了興趣,該標誌是賓夕法尼亞人用來辟邪的圖案。在圖形藝術家 Kurt Weihs 的幫助下,繪製完成了Eye標誌。

同時,這一標誌也受到了普羅維登斯(Providence)「全視」符號的影響。

普羅維登斯之眼(或神的全知眼)最早來源於基督教,多以一個發光三角形中的眼睛表示。它代表上帝的眼睛注視著人類(神意的概念)。美元的反面上便印有它

1960年代,CBS Eye進入彩電時代。

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1980年代推出了第一個完全由計算機生成的CBS Eye。

1960年代,進入了彩色電視時代的CBS Eye

1970年代,為慶祝播出50周年發布了CBS Eye周年紀念版

1980年代,推出第一個由計算機生成的CBS Eye

1990年代,CBS Eye恢復了其原始的簡單性

1990年代,CBS Eye又恢復到最初的簡單性。在1998年《紐約時報》對本世紀「最偉大的設計作品」的綜述中獲得好評。

多年來,CBS Eye出現了不同的顏色和尺寸,

但直到今天,其基本形狀從未改變。

同樣重新啟用最初標誌設計的,還有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

2020年5月,和SpaceX 獵鷹九號運載箭起升空的,除了龍飛船和兩名太空人,還有NASA停用了30年的舊 logo。

獵鷹九號箭體上的「蠕蟲」 logo。圖片:NASA

這個簡約的紅標誌名為NASA Logotype,通常被稱作「蠕」。不過很多人也許都沒有意識到,這個標誌其實從1992年就在 NASA 內部正式「退休」了,經典的「肉丸」徽章自那以後一直是最常見的機構標誌。

由紅色、白色和藍色組成的圓形徽章,綽號「肉丸」,由NASA員工詹姆斯·莫達雷利(James Modarelli)在1959年設計,也就是美國宇航局成立的第二年。

1949 年,莫達雷利從藝術學院畢業後,在後來成為 NASA Glenn 研究中心的實驗室開始了他的藝術家設計師生涯。

1958年,莫達雷利參觀了一架飛機模型,上面帶有扭曲的弧形機翼,像一個上翹的鼻子,這個模型給莫達雷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 NACA 被批准併入新的航天機構——NASA 時,員工被邀請提交該機構的標誌設計,當時擔任管理服務部負責人的莫達雷利提交了這一設計。1959 年,NASA「肉丸」徽章成為官方標誌,也成為世界上最知名的標誌之一。

圓形代表一顆行星,星星代表空間,紅色的V形機翼代表航空,該機構名稱周圍的圓形軌道代表太空旅行。

直到1975年阿波羅-聯盟號任務開始,NASA太空衣上出現了一個更「現代」的標誌。該徽標由「NASA」一詞組成,具有獨特的字體風格,綽號為「蠕蟲」。這是美國和蘇聯之間的第一次聯合太空飛行。

在「蠕」的設計者理察 · 丹尼(Richard Danne)和布魯斯 · 布萊克本(Bruce Blackburn)看來,原標誌的式科幻風格不以體現 NASA 的科學精神。丹尼表示,「蠕」 與 「丸」相反,「它簡潔、進步,且在所有媒介上都易於看清楚」。

這個標誌乍一看可能看起來太抽象了。設計師布Bruce Blackburn和他的搭檔Richard Danne在向 NASA 領導人的演講中,通過應用於NASA的汽車、飛機和太空飛行器上作外觀示例。

1970年代,除了新的NASA標誌外,設計師在還創建了一個82頁的圖形手冊。

A的標誌中沒有通常的橫槓,綽號「蠕蟲」,暗示火箭的頭部或發動機噴嘴。

雖然「蠕」在 NASA 內部並不是太受歡迎,但憑藉其現代感的標誌和嚴格的視覺標準,它在1984年拿下了總統設計獎(Presidential Award for Design Excellence),時今也仍是平面設計界公認的經典。

街頭潮流品牌 Heron Preston 為慶祝 NASA 成立六十周年設計的 2018 秋冬系列。

2015年,平面設計師Jesse Reed和Hamish Smyth在眾籌網站 Kickstarter 上發起了一個眾籌項,重新印發《NASA 圖形標準手冊》(NASA Graphics Standards Manual),NASA 隨後在官網上發布了整本手冊的 PDF 格式,供公眾免費下載。

參考資料:

https://www.logodesignlove.com/coca-cola-logo

https://www.cbsnews.com/pictures/the-evolution-of-the-cbs-eye/

編輯:珍妮 曉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833f00ed35406a125fcdbd93416d1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