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時候開始,連吃飯都寫滿了規矩?

2023-05-29     Lens

原標題:什麼時候開始,連吃飯都寫滿了規矩?

1965年,塞爾實驗室(G.D. Searle Laboratories)的化學工程師James M. Schlatter在合成治療胃潰瘍的藥物時,有東西不小心濺到手上,他習慣性地像許多人翻書時所做的那樣,舔了舔手指,卻意外發現這物質的甜度是蔗糖的200倍,又幾乎沒有熱量。

阿斯巴甜便由此被人類發現了。儘管在實驗室舔手指的危險係數實有些高,但你有沒有想過,假如他也像大多數成年人一樣,立刻用上紙巾擦拭乾凈手上的東西,是不是我們就錯過了這個奇妙的發現?

大人為什麼

喜歡用紙巾?

上周,麥當勞在一些門店發起了無紙巾日活動,試圖在不提供紙巾的情況下,記錄大人和小孩都有什麼不同的真實反應,並捕將這些瞬間做成了這樣一支可愛的視頻。

看看孩子們在做些什麼:

或是掂起腳尖眼巴巴期盼著點餐檯前準備好的食物;

或是把甜酸醬一整個倒入麥樂雞里;

或是滿手抓著麥樂雞塊高高舉起再塞進嘴巴;

或是用沾滿醬汁的手摸了摸爸爸的臉,再迅即親親爸爸 ......

再看看大人們在做些什麼:

或是點餐時就已經惦記著多要幾張紙巾;

或是邊吃邊拿著紙巾擦手;

或是吃完每一口都習慣性地拿紙巾擦拭一下嘴角;

或是隨手拿起紙巾擦擦餐桌;

或是直接把紙巾展開墊在衣領處;

甚至還不忘幫小孩擦拭乾凈嘴巴 ......

在孩子的眼裡,麥樂雞、薯條和醬汁是餐桌上的主角,而紙巾卻成為大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存在,可能很多孩子都會好奇:大人為什麼都那麼喜歡用紙巾?

對於成年人來說,在充滿規則的叢林裡,早已習慣隨身攜帶著紙巾,在餐桌上,在衛生間,在外出途中......擦嘴、擦手或是如廁時,它是最便捷的清潔工具;出汗、脫妝時它是最及時的補救工具;流淚、流鼻涕的時候,也總少不了它。

我們太過於「依賴」紙巾,直到有一台攝像機記錄下大人小孩共同進食的餐桌時刻,鏡頭放大了孩子的天真爛漫,也讓成年人的拘謹與約束感暴露無遺。有人時刻擔心嘴角和手上是否有醬汁、有人也會在進食時被手機占用了手……

一張紙巾

背後的循規蹈矩

就像視頻里捕捉到的場景那樣,點餐時孩子往往惦記著的是想多要一份番茄醬,但是媽媽們卻總不忘多要幾張紙巾,孩子只管吃的暢快,媽媽卻已經在記掛著失了儀態要怎麼辦。

小時候會覺得長大了就能擁有自由,等到自己真的到了成年人的年紀,才理解成年人是「不能做很多很多事」的人,成年人的世界,多的是規矩,多的是約束,循規蹈矩才是常態。只有像孩子一樣吃飯,才可能在享受美味的同時,也吹動一個紙風車。

在日劇《重啟人生》中,女主角近藤麻美的第三輪人生是在東京工作,選擇成為劇集製作人,兩個好朋友美穗和夏希會突然想到麻美,就從家鄉小鎮北熊谷驅車而來,上門找她吃零食放鬆,無所顧忌地聊職場困擾、生活瑣事、朋友八卦。

但即便是這樣,三個女孩之間還是會因為經過後天規訓的禮儀表現出的不同展開討論 :

而在另一部日劇《家族的形式》里,年近不惑的永里大介單身、自律、禁慾,並且享受這種狀態,每天將自己的日程規劃的如同機器人一般,包括騎行時間、健身頻率、有機飲食的選擇、獨酌精釀的愛好。

瞧,成年人的世界裡,鬆弛早已成了奢侈,循規蹈矩才是常態。

你有多久沒有

大快朵頤的快樂了?

在各個維度被規則裹挾的成年人,就連吃飯也寫滿了條條框框:不僅要計算熱量攝入、蛋白質含量,還要講究膳食平衡;不僅要細嚼慢咽30下,還要時刻注意吃飯時的儀態……你有多久沒有過大快朵頤的快樂了?

享受食物本身的樂趣原本是純粹的。不管是大口咬下巨無霸的時候,拿起薯條蘸上滿滿番茄醬的時候,還是吃完一塊麥樂雞舔舔手指的時候,都能帶來專注於食物的快樂與療愈。

就像大家很熟悉的《孤獨的美食家》中,無論五郎叔的工作有多麼糟心,只要在美食麵前都能瞬間放鬆心情。

每當熟悉的旋律《Ya not ready》響起,網友們就會齊呼「戰歌起」,吃到盡興時,五郎叔會全身心投入食物中,大口咀嚼,為每一口美味而陶醉。

少一張紙

多一些純粹

我們都曾經像孩子一樣,眼裡只有美食,可是慢慢長大,吃飯卻是常常自己「糊弄」自己的時刻,有時候在倉促的路上就解決了,有時候在辦公桌前一頓外賣就打發了,哪怕坐在了餐廳了也放不下手機好好吃頓飯……可是轉頭看看那些「狼吞虎咽」的孩子們,看起來好像是有點「邋裡邋遢」的模樣,但這般純粹的快樂,卻也讓被社會規則拘束著的大人們羨慕不已。

就像《孤獨的美食家》每一集的開頭交代的那樣:「不被時間和社會所束縛,幸福地填飽肚子的那一瞬間,他隨心所欲,重獲自由,不為他人打擾,無需顧忌,大快朵頤,這種高冷的行為正是所謂現代人被平等賦予的最佳治癒。」

這個61,不妨學學孩子們,卸掉被規則定義的餐桌禮儀,少一些習慣性拿起紙巾的衝動,就用自己最舒服的方式享受食物帶來的治癒,去麥當勞體會童年那份純粹的快樂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3581fc14e0bbeff09e534fcdd0334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