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彈衣起保護性的作用,可它為什麼保護上身,不覆蓋四肢呢?

2022-10-12     小花的生活

原標題:防彈衣起保護性的作用,可它為什麼保護上身,不覆蓋四肢呢?

在影視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特種兵在面對悍匪的時候,會在身上穿一層「背心」樣式的防彈衣,護住胸膛,腹部,心臟等重要部位,可既然起到保護人體的作用,為何不設計得像古代盔甲一樣可以覆蓋四肢呢?

防彈衣,顧名思義就是為了防禦子彈和彈片而誕生的。可無論是子彈還是爆炸過程中產生的彈片,都具有相當大的衝擊動能。一般現代步槍的初速都在七八百米每秒左右,就算是普通炮彈爆炸產生的彈片的速度更高,可達上千米每秒,且不同方向彈片的速度也不相同。

而且防彈衣和防彈頭盔一樣,保護的僅僅是飛濺的彈片,對於全威力步槍彈的直接射擊來說,抵抗效果是很差的,即使沒有被直接擊穿,保護對象也會因為子彈巨大的衝擊力產生不同程度的內傷。士兵在戰場上四肢被命中後存活率是要遠大於軀幹部分被命中的,傷口處理起來也要更加的方便。再加上為了不妨礙士兵的戰術動作,提升士兵在近距離交戰時的反應速度以及存活率,防彈衣大多不會對四肢進行覆蓋。

要知道防彈衣出現的概念是在二戰時期。那個時候,士兵多會被流彈擊傷,所以蘇聯開始將鋼板應用到衣服上邊。可一塊鋼板又太沉,於是會將鋼板不同大小的鑲嵌在衣服的不同部位上。碰到一些威力相對較弱的手槍之類的,如果被打中,這些鋼板或許還能有點作用,但碰到上述的那些初速度和彈頭質量相當大的步槍來說,就有些不夠看了。有時候,即使金屬鋼板抗住了,也會被巨大的衝擊力打的飛出去,這樣內臟也會受到不低程度的損傷。而要是被直接打穿的話,子彈會因為巨大的動能,打到身體裡邊繼續旋轉,造成二次損傷。所以,沒多久,蘇聯士兵就因為不太實用,影響行動淘汰了。

所以現在出現的防彈衣是用纖維加上各種金屬合金,陶瓷構成的。這樣的防彈衣不但更加輕便,不影響行動,但在防護能力上,雖然擋不住大部分槍枝的衝擊力,但這並不代表它沒用了,但好歹也能緩衝一下,提供點心理暗示。再說,防彈衣本身也不輕,如果在四肢上全部安上防彈衣,加上士兵隨身攜帶的各種軍用物質,少說也有十幾公斤。重量在戰場上從來都是個不可忽略的問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82ea0e557b9ae15907a2a1be3fa02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