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雲網評特約評論員 余國鵬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數還在上升,形勢愈加嚴峻。「新增確診病例」「新增重症病例137例」「新增死亡病例24例」……從每天疫情通報的一個個數字中,我們就能感受到這一事件的極端嚴重性和緊迫性。當此之時,尤其需要大家團結一致、萬眾一心,各盡其責、科學應對,共同打好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面對疫情,雲南採取了積極的防控措施。26日,全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召開,成立了省委省政府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而在春節前,雲南省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啟動,全省衛生健康系統取消了2020年春節放假,很多地方都以壯士斷腕的態度關閉景區、暫停活動。但要更有效地防控疫情,僅靠黨委、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是不夠的,社會各界及人民群眾必須清醒認識到當前的嚴峻形勢,主動配合地方防控舉措,服從單位、街道、社區的安排,增強科學防控意識,形成防控疫情的最大合力。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各級黨委、政府要嚴格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的要求和部署,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抓實抓好,進一步加強統一領導、統一指揮,層層壓實防控責任,全面動員、全面部署、全面加強防控工作。要以社區和村為網格,建立工作組織體系,進一步發揮好聯防聯控機製作用,加強宣傳動員,加強疫情防控知識宣傳教育,確保全省疫情防控工作全覆蓋、立體化、無死角推進。
應對疫情不能存在僥倖心理,更要增強科學防控意識。網絡上不乏「子女苦口婆心,父母若無其事」的新聞視頻,一些人因為了解不夠、安全意識不足,存在僥倖心理,不戴口罩、麻將照樣打、聚會照樣去;還有的人相信各種防控病疫的「老方子」,傳播各種未經官方發布的「專家意見」。這些不僅不能有效保護自己,還影響到別人的健康保護和社會的安全穩定,是絕不可取的。危急時期,大家尤須堅定信心、穩定情緒,不聚會、不扎堆,不亂服藥物,出門戴口罩,疫情防控信息以官方媒體發布的為準,把謠言終結在自己這裡。
風雨過後是彩虹。疫情擴大的同時,很多消息也振奮人心:全國30個省份已宣布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研發工作已經啟動,火神山醫院即將建成投入使用,不少口罩生產企業取消休假、加緊生產,各地紛紛向湖北捐款捐物,提供人力援助……足夠的理由讓我們相信,只要眾志成城,有序應對,就一定能夠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