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賈府的富貴興衰史,用《易經》中的四個字就概括了

2023-08-24     少讀紅樓

原標題:紅樓夢:賈府的富貴興衰史,用《易經》中的四個字就概括了

始通和正,元亨利貞。元亨利貞,原為《易經》中乾卦的卦辭。「元,始也;亨,通也;利,和也;貞,正也。」言此卦之德,有純陽之性:萬物和諧,各有其利,固貞得終。

「元」者,領天道自然,為萬物本源。賈府之「元」即為寧國公賈演與榮國公賈源,他們在戰場上九死一生,建立功勳偉業,給子孫打下鮮花錦簇,烈火烹油的潑天富貴。但不得不提的是,寧榮二公與皇室的關係很微妙:既非皇親國戚,又非文武舉試入朝為官。因此賈府的榮華沒有牢固的基礎,全在君上的一念之間,這也為後期抄家埋下伏筆。

「亨」者,亨通,即需雲行雨施,足以合禮,方可通達。「亨」為「元」的發展,若說「元」可以代表四季中的「春」,「亨」則為「夏」,是「元」的發展。自然,賈府省親時的繁華已極即為「亨」。

元妃省親一回將賈府的富貴風流襯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園內各處,帳舞蟠龍,簾飛彩鳳,金銀煥彩,珠寶爭輝。」元妃省親的大觀園,賈政帶著眾多清客相公走了半日,「才遊了十之五六」,然而這麼大的園子,最熱鬧時也才住了賈府三姐妹、寶黛釵、李紈,史湘雲只是偶爾來,且多時與賈母住一起,至於後面的邢岫煙,薛寶琴等人,皆為匆匆過客,暫住於此。

曾有人推算過,大觀園占地約在千畝以上,其建造之耗時傷財可想而知。就連長住宮中,見慣皇家富貴的元妃都覺省親大觀園奢華過費。在繁華之後,盛極轉衰,省親過後,賈府的各種問題便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加劇了名門望族的幻滅。

與此同時,賈府所布恩澤,也不過接濟劉姥姥而已。王熙鳳弄權鐵檻寺,金釧被趕出賈府後跳井,賈赦想要強娶鴛鴦,攆走晴雯,用土和馬糞填滿焦大的嘴等,一切不人道的行為,都違背「合禮」的準則,行善者寡,逆施者眾,因此,賈府的覆滅在道義層面是一種必然的結果。

「利」者,各正其命,保合太和。即精神和物質都能夠按需分配,持盈保泰,在利益面前要維持義禮,符合義禮則取,不符則棄。文中提到,寶玉和黛玉的月錢基本為每月二兩,並且時常有賈母和王夫人憐愛增加,大致為五兩左右,與王熙鳳持平,迎春探春惜春三位小姐大概四兩,二兩月錢,還有額外的二兩脂粉錢,幾個通房大丫頭們的月錢為一個月一吊錢至一兩不等,小丫頭們則為一個月幾百錢。

與固定月錢相對應的,還有主子的上級的賞賜。寶黛和三位小姐有賈母、元妃等人的賞賜和體恤,大丫頭們與上級關係好的也會得到額外的賞賜,比如賈寶玉房裡的幾個大丫頭就時常能吃到寶玉留的好的吃食,那些嫲嫲們替主人跑腿辦事也會得到吃酒錢,但是小丫頭們通常沒有地位,也得不到這些賞賜,稍有姿色的如柳五兒、小紅、齡官等,便招來非議,結局悽慘。

在等級分明的社會,只有掌權者才能獲得更多的收入,並非勤勞致富,在大觀園也不例外。王熙鳳作為榮國府的掌權者,灰色收入不可謂不多,挪用公款放貸,弄權鐵檻寺,將利益統統收入囊中,貪心不足,反而落得草革裹屍,潦草而終。

而賈府利用職權為自己謀利的不止王熙鳳一人,比如周瑞爭買田地,賈珍為兒子和兒媳婦買名位等。賈府開銷無度,奢靡的生活需要巨大的開銷,只靠朝廷的俸祿和賞賜,還有收租的錢是遠遠不夠的,當利慾薰心,便會投入這些灰色產業。但不合規、不合義的收入很難在手中留存,不正之利終會招來禍害。

「貞」者,善始善終,持之以恆。賈府從第一代祖上的戰場拼殺,才有了名爵,戚序本有批語:「大凡有勢者未嘗有意欺人。奈群小蜂起,浸潤左右,伏首下氣,奴顏婢膝,或激或順,不計事之可否,以要一時之利。有勢者自認豪爽,斗露才華,未審利害,高下其手,偶有成就,一試再試,習以為常,則物理人情皆不論。又財貨豐餘,衣食無憂,則所樂者必曠世所無。要其必獲,一笑百萬,是所不惜。其不知排場已立,收斂實難,從此勉強,至成蹇窘,時衰運敗,百計顛翻。昔年豪爽,今朝指背。」此語貼合王熙鳳至矣,想一展才華,卻枉害性命,衰敗時運。按照王熙鳳管家的才能,如果不貪,不逞,作長久計,賈府未必覆滅如此。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從賈源賈演的創業,到賈蓉輩的敗業,非一日之寒。元亨利貞為一個輪迴,那個年代的賈府被抄了,在別的年代的望族未必就能謹記教訓,人心向來貪慾,如果能夠明理,知義,知道什麼可為,什麼不可為,那麼像這樣轟然的悲劇自將減少。

作者:江海逢,本文為少讀紅樓原創作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80ffda688270905ecb1d53e1914dfd6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