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冬病」適合「夏治」

2023-07-06     保健時報

原標題:有些「冬病」適合「夏治」

夏至過後,天氣一天熱過一天,酷熱的三伏天也不遠了。三伏天是適合夏治的時間,冬病夏治是指在夏天治療冬天容易發作的疾病。夏季陽氣上升,人體經絡通達,寒邪內伏不發。選擇這個時機治療某些屬於虛性、寒性的疾病,一方面有強壯補陽的作用,提高機體的抵抗力;另一方面能最大限度地以陽克寒,起到標本兼治、防病保健的作用。

冬病夏治只適用於部分疾病

冬病夏治並不帶有普遍性,也並非適合所有人群。臨床上冬病夏治最經常用於呼吸系統疾病,比如慢性咳嗽、哮喘、急慢性支氣管炎、咽炎、反覆呼吸道感染、過敏性鼻炎等。除呼吸系統疾病之外,其他因感受風寒濕邪而致病的疾患也適合冬病夏治,比如消化系統疾病,如慢性胃炎等脾胃虛寒性疾病。

溫州市中醫院針灸推拿科副主任中醫師廖文軍曾介紹,三伏天調脾養胃正當時。正所謂「脾胃之氣既傷,而元氣亦不能充,而諸病之所由生也」。在中醫看來,現代人長期熬夜、嗜食生冷、經常吹空調等行為,使得自身陽氣受損,因脾胃虛寒而得病的人越來越多。脾胃虛寒調理當以溫熱之法為主,用三伏灸冬病夏治再合適不過。

穴位敷貼不適合所有人

冬病夏治是我國傳統中醫藥療法中的特色療法,能提高機體抗病能力,使病症減輕或消失。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傳統醫學二科副主任醫師周揚曾介紹,冬病夏治方式多樣,包括手法治療、穴位敷貼、中藥定向透藥治療、督灸等。

其中穴位敷貼應用較為廣泛。穴位貼敷是以中醫經絡學說為理論依據,使用特製的中草藥熬成軟膏,貼敷於體表穴位,通過經絡腧穴傳導,把中草藥直接傳到病灶,產生治病的效果。穴位貼敷的適應性相當廣泛,可以治療某些慢性病症,也可以治療一些急性病症,主要有疼痛性疾病、小兒咳嗽、成人咳嗽、婦產科疾患等。但對於孕婦、幼兒、對藥物或敷料貼過敏者慎用。

冬病夏治穴位敷貼有注意事項

那麼,冬病夏治穴位敷貼還有哪些注意事項?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門診辦公室主任須冰曾在其文章中介紹:

敷貼治療前後不要劇烈運動,避免出汗,儘量避免電扇、空調直吹;治療後2小時內不可洗澡,治療當天不宜游泳;治療期間應清淡飲食,忌食生冷寒涼、辛辣發物、肥甘厚膩等。由於個體差異,部分患者敷貼後局部皮膚會出現潮紅、輕度刺痛、瘙癢等,屬正常現象,一般不必特殊處理,但忌抓撓或沐浴揉搓,以免皮膚破損感染,待局部症狀消失1~2天再進行下一次敷貼治療;過敏性皮膚或瘢痕皮膚患者,敷藥後若有灼熱疼痛感應立即取下藥餅;若敷貼局部皮膚出現紅疹甚至水皰,建議暫停敷貼治療,必要時及時就醫;若敷貼療程期間發生急症,如哮喘發作、高燒、急性腸胃炎、感冒等情況,應及時到門急診就診,並調整敷貼時間。

轉載請註明來源保健時報微信公眾號

記者||燕聲

編輯 || 顏紅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80befee4a9420f0c2de728125514751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