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歲脫衣舞娘,愛馬仕前總監的繆斯:只取悅自己的女人太性感

2019-11-30     盧璐說

作者 | 盧璐

來源 | 盧璐說 (公眾號:lulu_blog)


即使在社會寬容度日益增加的今天,說起「脫衣舞」,你想到了什麼?每個人都會有一種迷之表情,色情、艷情、誘惑,可毫無疑問,一定是低俗的。

這個世界上,不知道有幾千幾萬個脫衣舞女郎,但有一個女人,卻顛覆了大眾對於脫衣舞女的刻板印象,把脫衣舞這個赤裸裸的挑逗,跳成了一門精緻優雅的表演藝術。


已經將近五十歲了,她不僅僅還在跳,而且一票難求,最重要的是,她七成以上的粉絲都是女性,原來性感的極致,是令人過目不忘的美。


這個女人,就是被譽為世界第一脫衣舞女郎的:蒂塔·萬提斯 (Dita Von Teese)。


1972年9月28日,蒂塔·萬提斯出生於美國密西根州。


小時候的她,就非常沉迷於好萊塢明星,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擁有像瑪麗蓮·夢露的氣質和魅力。


4歲時,蒂塔開始學習古典芭蕾舞,過人的天賦和執著的熱愛,讓蒂塔13歲時,就能在芭蕾舞演藝公司擔任獨舞。


很快,她瘋狂地迷戀起上世紀40年代的古典華服。那種精美的設計與色彩,對她有著致命的吸引力。

Dita Von Teese 最大的愛好就是收集古典服裝和好看的內衣,為此,她還特意跑到內衣店去當銷售員。

在這種環境下長大,蒂塔的性萌芽早於常人,她從不把自己作為審美的客體,而是最大限度地張揚自己軀體的曼妙美感,和女性獨特的性吸引力。


上大學後,蒂塔選擇了歷史服裝設計專業,夢想著成為古裝電影的服裝設計師。


可是當她畢業後,才發現,薪水很低。她當時的收入根本不足以支撐這個夢想。於是,蒂塔穿起自己最愛的古典服飾,當起了收入更高的人體模特。


從1991年開始,她不斷向雜誌提供照片,她還自己策劃拍攝了舞娘的照片,於是成為正式的脫衣舞女郎,成了順理成章的事,充滿了女性的魅力。


出眾的復古氣息、神秘的性感意味,膚白勝雪、身材姣好,蒂塔很快在脫衣舞界出了名。


但她不同於其他舞娘在台上的搔首弄姿。因為良好的舞蹈功底,和話劇、歌舞劇、電視劇的演出經驗,她將這些更具美感的元素,巧妙融入到脫衣舞中。


給脫衣舞設置場景,帶入戲劇化的故事情節,有情緒有張力有創新,賦予了脫衣舞真正的藝術感。


可以這麼說,她是脫衣舞界的一個「變革者」。


蒂塔在脫衣舞上有兩項經典創造,其中一個是羽毛扇舞。羽毛扇不必多言,更多的是在於華服的設計感。


另一個則是香檳浴。舞台上會有一個定製的有著25000顆施華洛世奇水晶的巨大酒杯,裡面盛著香檳。她會跟隨音樂一面舞蹈,一面脫下衣裙,滑入香檳杯里。


璀璨的鑽石映襯著蒂塔雪白的皮膚,閃得人睜不開眼。她躺在巨型香檳杯里,不斷旋轉,香檳就會潑灑向台下。而且,她永遠都不會跟台下觀眾長時間對視,眼神永遠是迷離空靈的。


蒂塔接受採訪時講述了她表演時的心境:「我花了好長一段時間才領悟到,我最性感以及獲得最多掌聲的時候,通常是因為我非常享受當下,在輕鬆裡帶些幽默感,而非心裡不斷想著到底應該怎麼做才夠性感。


與其說我想操控任何人,還不如說我希望調整他們的思考模式,讓觀眾相信我所創造的綺想世界。」


性感最重要的不是穿著,而是舉手投足間的不經意。這才是最高級的玩法,也是最致命的東西。


她曾瀟洒地跟媒體說,從事這一行不是因為來錢快,而是真的很享受這種跳舞釋放自我的性感過程。


她的脫衣舞不是下流齷齪的,而是一門,女性施展性別魅力的藝術。


蒂塔之所以有名也是最難為人所模仿的地方,就在於,她從來不是刻意地誘惑。她的眼裡沒有觀眾,只要她自己盡情地展現女性的美麗和性感,她享受在舞台上的每一分鐘,只取悅自己。


她一層層脫去自己的衣服,又會以羽毛或薄紗遮住隱私部位,她是敞開的,誘惑的,同時又是神秘的,高貴的,不易得的。


她可以無限靠近你,但你又覺得她遠在天邊,不可侵犯。


她說:「我不是說每個女人都應該和我一樣,但我覺得,當你取悅自己,不妥協給任何人的時候,才是最美最性感的。」

「性感這件事,藉助外力其實沒有用。無論一個姑娘穿著再昂貴性感的內衣還是絲襪,如果她的初衷是為了取悅另一半,那麼性感這件事就不能真正的成立。」


不要把漂亮的內衣留著約會的時候穿,為自己穿好嗎?」她誠懇地勸誡著每位女性。


就算平時獨自在家的時候,她也會穿著舒適的內衣,一杯茶、一本書,就能夠樂活一下午。


除了內在的自洽,蒂塔對外在更是毫不鬆懈。她認真地告訴記者:「我的美麗並非來自天生,而是來自悉心經營。」


是的,美有兩種。


一種是始於天然,一出生就有著攝人心魄的力量,但這種美是隨著時間損耗的。


但還有另外一種美,誕生於曠日持久的鍛造,就像一杯醇酒,時間越長,她就越香。


蒂塔就是後者。


為了美,蒂塔的自律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她17歲就開始每天穿束腰,甚至連入睡的時候也從不除下,她的腰圍只有驚人的16英寸。


她說,「如果我把手伸向第 10 塊薯片,我就立刻拍一張自己只穿丁字褲的照片,那麼薯片的吸引力就立刻消減了大半。」


堅持健康的飲食,每周運動3~6次,項目包括普拉提、芭蕾、騎馬等。只要在家,她每晚都會在泳池裡游上幾個來回。


而且,她對於美,是有自己的執著和品味的。從20歲時,蒂塔將一頭金髮染成了黑色。


從此以後,這頭一絲不亂的波浪黑髮,就成為了她這一生形影不離的標誌。


為了嚴苛保持頭髮的優雅,她每天要花數小時去打理。


蒂塔雖然長著一張不討巧的方臉,卻數十年如一日地保持美貌性感,把自己打扮得極其精緻。以至於網上找不到一張她的素顏照、丑照,連狗仔和媒體都感嘆她為了美,而付出的長期意志力。


所以,不是所有名人都是老天賞飯吃,不是所有成功都仰賴於天時地利人和,而是通過不斷修煉成就卓越和輝煌。不慵懶、不懈怠、不放縱。


蒂塔絕對不會翻開一本雜誌,看著某某時尚大咖說這一季流行什麼就去穿什麼的,而是永遠有自己的風格——她幾乎只穿復古風格的服飾。


收腰款的衣服,復古傘裙、包臀一步裙都是她的愛,能充分顯露出曼妙的腰身。


而且蒂塔喜歡任何珠寶,任何花花綠綠的珠寶,到她的身上也不會顯得艷俗,毫無違和感。


白得發光的肌膚能和任何珠寶相映成輝,讓人看著就仿佛穿越到了中世紀,看到維多利亞時期無比繁榮的珠寶盛世。


蒂塔非常喜歡帽子,家裡有專門的帽子存放區域,據說有幾百頂之多。


更有好友Christian Louboutin為她定製的高跟鞋,也是成堆成櫃地存放。


蒂塔對於自己的生活品質更是挑剔,有媒體曝光過她的家,奢華程度令人咋舌。


臥室里是一張豪華大床,通體白色,有雜誌稱其「顯露著巨星的風騷意味」。書房、客廳都延續了她最熱愛的復古風格,奢華又精緻。


必備的梳妝檯也是濃濃的復古氣息,細節之處彰顯品味。


蒂塔可能一生都會追求已經消逝的那個夢幻時代的風情,她收集有關的服裝、鞋帽、書籍,甚至她的車也是1939年原產的克萊斯勒汽車。


對外形和生活的悉心經營,讓蒂塔成為近年來全球時尚界最經典獨特的標籤。


由此,她一躍成為愛馬仕前設計總監,時尚老頑童 Jean Paul Gaultier 的靈魂繆斯。繼而還推出了人形舞女造型的香水。


媒體對她從來不吝讚美之詞,各種頂尖時尚雜誌更是把她當做寵兒。


包括創造了紅底鞋的Christian Louboutin在內的大牌時裝設計師爭相為其定製禮服,請她坐在秀場的最前排,甚至把她的走秀作為新季發布的最大熱點。


如今已經47歲的蒂塔,依然活躍在脫衣舞的舞台上,還擁有了越來越廣泛的事業:走秀、寫書,創建自己的內衣品牌、香水品牌、服裝和彩妝品牌。


如此性感的尤物,她的感情生活也同樣充實。


經過長達五年的交往,2005年,蒂塔與素有「魔王」之稱的搖滾明星曼森結婚,他們的婚禮低調但隆重。


而且,蒂塔冒天下之大不韙,完全按自己的意願和喜好,穿了一襲Vivienne Westwood的電光紫婚紗,越發襯得她肌膚勝雪,有種詭異的美,就像是獻給邪教主的祭品。


瑪麗蓮·曼森從小在一個「不健康」的家庭長大。他的爺爺是變裝癖怪人,在家裡的地下室里豢養小男孩供自己淫樂,而且從不讓別人進去,常年不見天地的死角,又髒又臭又噁心。


因為他爺爺的關係,街區鄰居對這家人嗤之以鼻,還有個gay鄰居性騷擾過曼森,但他的父母卻毫不在意,也沒有保護自己的孩子。


曼森說:「我曾最迷茫時,在殺人犯和歌手裡做過選擇……我不信神,因為神從沒眷顧過我」。


他在公開場合手撕聖經,火燒十字架,用美國國旗擦屁股,用性器官頂撞保安和吉他手,因此屢次被告上法庭。


拍裸露的mv,進行自殺性表演,在舞台上當著眾人的面撒尿。為了反對種族歧視,他還在國際盛典的頒獎會上,全身塗黑,然後騎了一隻小白豬去頒獎。


他和朋友一起抽屎煙,搖滾曲風頹廢恐怖,日常打扮又詭異陰森,而且在蒂塔之前,個人性生活混亂至極,是諸多小報喜歡報道的對象。


一個脫衣舞娘,一個性開放搖滾選手,所有人都認為他們的婚姻只不過是逢場作戲,各玩各的。


但蒂塔非常認真地說:他們是很傳統地遵從於一夫一妻制,彼此相愛且尊重。

甜蜜且堅定的誓言還不到一年,蒂塔就在公開場合向記者宣布,兩人已經分開。

有趣的是,據說曼森甚至是從報紙上讀到自己跟蒂塔離婚的消息。

對此,各種流言蜚語滿天飛,都在揣測二人之間經歷了什麼。但他們卻始終對此保持緘默,也為對方保留著最後的體面。


可是,不難想像,到底是怎樣災難性的事件,可以讓蒂塔在聖誕節前一天打電話給搬家的卡車,搬進出租屋。要知道,平安夜堪比於中國的除夕,沒有人願意和最愛的人分離,更沒有人願意在路上顛沛流離。


過了好久,蒂塔重被問起這件事時,她只是克制地說道:「在一起六年,在聖誕節前夕收拾東西對我來說一定很不好……


我愛他,這是我經歷過最痛苦的事情。這確實非常困難。這不是我結婚時的期望,而且我覺得自己找到了夢寐以求的人。


但是,有時候情況會在一夜之間發生變化,你必須選擇尊重自己,並且告訴自己『我不會接受這一點,這不行』」。


從這段描述中能夠看出,當時的蒂塔一定經歷了非常難過的事情,很可能是背叛。


但她沒有選擇把自己關在出租屋裡痛哭流涕或者放縱沉淪,而是在第二天——聖誕節一早預定了飛往愛達荷州博伊西的航班,與家人度過假期,讓自己不陷入這種負面情緒中,儘快地move on。


渣男不值得浪費任何時間和心情,在這件事上,蒂塔貫徹得相當徹底。


最讓我佩服的還是她在採訪中的最後一句話,她選擇尊重自己,並且告訴自己「我不會接受這一點,我不行。」


一段正常的感情,可以沒有上限,但一定要有下限,那是必須固守的底線,有所為有所不為。九分愛人,一分愛己。


一味地沒有原則地忍讓,你以為是出於無私的愛,其實非常廉價,廉價到別人不僅不屑一顧還要踩在地上吐點口水。


蒂塔走得乾脆利落,一點挽回的餘地和可能都沒留給曼森。


同樣,一段感情不一定能留下點什麼,但一定能教會你什麼。這段無疾而終的婚姻,也給蒂塔帶來了深遠的負面影響,但她並不逃避這一變化。


反而輕鬆地表示:「我終於過起了人們想像中我一直過的那種生活。15 年來我一直扮演著狐狸精,現在算是成真了」。


而且,我覺得蒂塔更新的愛情觀也很值得諸多女性借鑑。一段失敗的婚姻不該摧毀人們對於愛情的嚮往,但應該讓人們反思對於永恆的幻想。

蒂塔說:「如果再婚,我會把『至死不渝』這句誓詞改為『此刻我真的愛你』」。


人生漫長,誰也不能保證可以和誰同行多久的路,從一開始就給它種種綁縛,恨不得揪著對方的頭髮融進身體里永不分離,其實抱有的期待越高,越容易在柴米油鹽中變得失落。


不如從一開始就以一種釋然但珍惜的心態,去和愛人相處,享受相愛的每分每秒。這樣隨性的女人,往往具有致命的吸引力。


正如蒂塔,和前夫曼森離異後,又和比自己小12歲的路易斯·德·卡斯泰爾巴雅克談起戀愛,這名小鮮肉的老爸是設計師,還擁有法國伯爵封號。


她經歷過最沮喪的沮喪,最絕望的絕望,被背叛、被拋棄,被世人奚落和誤解,但依然保持著最得體和耀眼的妝容,穿上最美的戰袍繼續出發。


「我曾經被傷得很深,但我依舊保持尊嚴和得體。」蒂塔在視頻中提到,為了更好地走出一段感情,儘可能不去做瘋狂的事情,不假裝出現在他的住宅附近,不去反覆翻看他的社交網站。


對於真正享受人生的人而言,世界只是一個遊樂場,沒有什麼可以影響自己的生活態度,包括愛情。

我們總是說,這個世界對於女人不公平,女人擁有的很少,卻要面對非議。


是的,這是事實,但還有一個事實,做一個明確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的,而且堅定無比的去執行的女人,去碰觸這個堅硬的世界,世界也會服軟,報之以桃李。


我想這才是,蒂塔的人生哲理。


盧璐:有兩個女兒的留法服裝碩士、作家,新書《和誰走過萬水千山》,正在熱賣。行走在東西方文化差異裂痕中間的,優雅女性自媒體。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7zPUxW4BMH2_cNUgrtM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