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大眾菜無疑是最貼近人們生活的菜品了,只要在一些普通原料上花點心思,一道深得民心的菜式就出現了,而且成本也不會太高。那麼在下面的菜品中,大廚們覺得哪一道適合你的餐廳呢?
魚頭泡現煮米飯
原料:
大花鰱魚頭2000克,鹹豬肉片50克,青紅美人椒節50克,大青椒塊100克,薑片20克,蒜瓣50克,野山椒節20克。
調料:
自製辣椒醬100克,啤酒500毫升,生抽50毫升,老抽10毫升,鹽、雞精、味精、胡椒粉、鮮湯、色拉油、五常大米各適量,礦泉水1瓶。
製作:
1.把大花鰱魚頭斬成大塊,用流動水沖凈待用。
2.鍋放色拉油燒熱,先放入鹹豬肉片熬出油,再放入薑片、蒜瓣炒香,接著下魚頭塊,倒入啤酒,撒入野山椒節,摻清水、鮮湯各半淹沒魚頭,依次加入生抽、老抽、自製辣椒醬、鹽、雞精、味精、胡椒粉調味,加蓋,轉小火燒制10分鐘,中途加入大青椒塊同燒。
3.等鍋里湯汁濃稠後,搛出大青椒塊,起鍋倒入大窩盤中。
4.凈鍋放色拉油燒熱,下青紅美人椒節爆香後,舀在盤中魚頭上。
5.魚頭配酒精爐上桌,點火加熱後食用,另把用魚肉製作的魚丸湯一起端上桌。同時,服務員把免淘五常大米放進小鍋,倒入1瓶礦泉水現煮米飯,等魚頭吃完後,再用剩下的湯汁泡飯食用。
說明:
魚頭上桌時現煮米飯,吃完魚肉,飯剛剛好,這時便可以用湯汁泡米飯。
黑啤酒燜土鴨
原料:
凈仔土鴨1隻,青紅椒節100克,薑片20克,小蔥結20克,
調料:
黑啤150毫升,白酒10毫升,醬油6毫升,干辣椒節、青花椒、紅花椒、八角、香葉、桂皮、香茅草、靈草、鮮小米椒碎、洋蔥塊、花椒麵、甜麵醬、鹽、雞精、味精、色拉油各適量。
製作:
1.斬塊並腌味
把仔土鴨斬去頭頸、翅尖、腳掌和脊背大骨(另用),剩下的部位則斬成塊,加薑片10克、蔥結10 克、鹽、白酒拌勻,再加醬油碼味1小時。
小貼士:
斬去頭頸、翅尖、腳掌和脊背的大骨,因為這些部位肉少骨多,成菜後難以啃食,只能另作它用。
2.油炸
凈鍋上火放寬油,燒至七成熱時,下腌好味的鴨塊,炸至表面略帶黑色且已變酥時,倒出來瀝油。
小貼士:
需注意炸制時的火候,只有把鴨肉炸得略酥脆,其成菜口感才會幹香。
3.燒制
鍋復上火併放色拉油燒熱,先下干辣椒節、青花椒、紅花椒炒香,再放八角、香葉、桂皮、靈草、香茅草,以及剩餘的薑片、蔥結一起炒香,然後加入洋蔥塊、少許甜麵醬繼續炒香後,倒入炸好的鴨塊,調入花椒麵、味精、雞精、黑啤燒開,接著加入鮮小米椒碎燒約5分鐘後,起鍋裝入不鏽鋼盆。
小貼士:
此燒制的過程屬於油水混燒,炒料時的油宜重,並且要把香料的香味炒出來,再下鴨塊一同燒。另外,燒時還可添少許清水,但是要以起鍋前鍋里的水分基本收干為宜。
4.蒸製
在不鏽鋼盆的盆口封上保鮮膜,入蒸箱蒸25分鐘後取出,把鴨塊搛入盛器內,另將盆里的油脂過濾去香料,再倒入盛器內浸沒鴨塊。
小貼士:
用燒鴨塊的香料油來浸泡,可讓鴨塊吃起來香味更濃且吃口滋潤。
5.炒制
臨出菜時,取預製好的鴨塊入籠稍蒸後取出。凈鍋上火,放適量的香料油燒熱,下青紅椒節炒香便倒入鴨塊翻勻,出鍋裝盤即成。
小貼士:
鴨塊要蒸熱再入鍋炒制,不過在鍋里加熱的時間不可長。
說明:
1.此菜宜批量製作,一次可製作二三十份,這樣做出來的口味效果會更好。
2.腌制鴨塊的醬油,宜選用醬香味濃的土醬油,不宜用淺色的生抽類醬油。
3.浸泡過鴨塊的香料油,可在第二次製作時用來炒香料,香味會更佳。
4.此菜原本是一道熱菜,也有師傅把它演變成了涼菜,即把油泡過的鴨塊瀝油後,直接裝盤就上桌。
水煮脆蝦
原料:
蝦仁200克,青筍尖100克,香菜節少許。
調料:
豆瓣醬15克,泡椒末20克,干辣椒節、花椒、姜米、蒜米、鹽、料酒、胡椒粉、味精、鮮湯、生粉、色拉油各適量。
製作:
1.蝦仁治凈後,逐一在背部剞刀,加料酒、鹽、生粉上漿。
2.起鍋下油燒熱,下青筍尖、干辣椒節、鹽一起炒斷生後,出鍋盛窩盤裡墊底。
3.凈鍋放油燒熱,先下姜米、蒜米、泡椒末、豆瓣醬,炒香出色後再摻入適量鮮湯燒開,加鹽、胡椒粉、味精調味,然後下蝦仁煮至捲曲剛熟時,勾入少許濕生粉,起鍋盛入盤中青筍上。
4.鍋洗凈重新上火,下油燒熱後,下干辣椒節、花椒熗香,隨後澆在蝦仁上,撒香菜段,即成。
金湯水晶兔片
原料:
兔裡脊200 克,冬筍片100 克,木耳片50 克,青小米椒圈、紅小米椒圈各5克,蔥花5克。
調料:
鮮青花椒5克,黃燈籠辣椒碎20克,野山椒碎10克,黃梔子5克,桂皮10克,味精5克,雞粉5克,白醋10毫升,鹽、胡椒粉、生粉、高湯、老鴨湯、色拉油各適量。
製作:
1.把兔裡脊切片,加鹽、胡椒粉腌漬,再加少許生粉,拍成薄片,接著將其下入開水鍋里汆水至剛熟,撈出瀝水。
2.把冬筍片、木耳片下入開水鍋焯熟,撈出盛入盛器中墊底。
3.鍋入色拉油燒熱,下黃燈籠辣椒碎、黃梔子、野山椒碎、桂皮等炒香,舀入適量的高湯、老鴨湯,煮至出香後,打去料渣便得到自製金湯。
4.往凈鍋里舀入適量自製金湯,下入汆好的兔肉片,調入味精、雞粉、白醋燒入味。
5.起鍋裝盤時,撒些青紅小米椒圈、蔥花、鮮青花椒,澆入燒熱的色拉油熗香,即成。
青椒醬堂焗雞
製作:
1.去掉雞大腿的骨頭並用刀身拍平,接著用刀跟戮一遍,斬成小塊後加鹽、料酒、胡椒粉、濕澱粉拌勻腌漬待用。
2.取鐵鍋燒熱,下入青二荊條辣椒、青小米辣,邊炒邊用勺子擠壓,炒至表面呈虎皮狀,倒出來置於砧板上,剁成碎末。
3.鍋放菜油燒熱,下青椒碎炒香,即成青椒醬。
4.鍋放色拉油燒熱,下青二荊條辣椒節、紅美人椒節稍炸,倒出瀝油。
5.鍋留底油,下雞丁炒散,放入薑片、蒜片、青椒醬、青二荊條節、紅美人椒節一起炒勻,出鍋待用。
6.把藕丁放入加有鹽的沸水鍋里汆一水,撈出瀝水,放煲仔里墊底,同炒好的青椒雞、瓦斯爐等一起上桌,當著客人的面把青椒雞倒入煲仔,淋入適量青椒油(青椒醬表面的油),蓋上蓋子焗兩三分鐘,即可揭蓋食用。
碎米乳鴿
原料:
乳鴿1隻,酸喬頭100克,青椒25克,紅椒15克,芹菜50克,薑末少許。
調料:
鹽、味精、雞精、糖、生油各適量,白滷水1鍋。
製作:
1.把乳鴿宰殺治凈,斬下鴿頭、鴿翅、鴿腳留用,其餘部分去骨取肉,置案板上剁碎,待用。
2.把酸喬頭剁碎,控干水分;芹菜切末;青椒、紅椒一同剁碎,均待用。
3.把鴿頭、鴿翅、鴿腳下開水鍋里汆水後,撈入白滷水鍋鹵入味,撈出瀝水,入燒熱的油鍋炸至色金黃,撈出擺盤。
4.鍋置旺火上,放生油燒熱,下薑末爆香後,下乳鴿碎迅速炒散,再下酸喬頭碎、青紅椒碎、芹菜末翻炒,其間調入鹽、味精、雞精、糖,炒香後即可起鍋裝盤。
粉蒸泥鰍
原料:
泥鰍400克,無筋豆150克,蒸肉粉150克,姜米5克,蒜米5克,蔥花10克。
調料:
味精、雞精、味粉各5克,陳醋20毫升,紅油10毫升,油辣椒5克,生抽5毫升,香油5毫升,菜油適量。
製作:
1.將泥鰍放入加有少許菜油的清水盆里養一段時間,待其吐出腹內污物,將其宰殺治凈,然後加蒸肉粉拌勻,待用。
2.將無筋豆加蒸肉粉拌勻,放入蒸籠打底;將泥鰍放在無筋豆上,上籠蒸約一刻鐘至熟,取出待用。
3. 往凈盆里依次放入姜米、蒜米、味精、雞精、味粉、陳醋、紅油、油辣椒、蔥花、生抽、香油、藤椒油拌勻,淋在泥鰍上,撒些蔥花,即可。
石鍋花椒肥腸
原料:
豬肥腸400克,黑木耳30克,萵筍片40克,青椒圈40克,蔥末、薑末、蒜粒、姜塊、蔥結各少許。
調料:
干青花椒粒80克,八角、香葉、干辣椒節各10克,乾花椒、老抽、蚝油、料酒、鹽、味精、雞精、胡椒粉、郫縣豆瓣醬、高湯、花椒油、香油、紅油、色拉油各適量。
製作:
1.把肥腸反覆清洗治凈後,下入加有料酒的沸水鍋里汆水,撈出瀝水。
2.接著將其放入高壓鍋,摻入適量清水,加入姜塊、蔥結、老抽、蚝油,以及八角、香葉、乾花椒、干辣椒節等,關蓋置火上,上汽後壓約20分鐘至肥腸熟,關火待其晾涼後,放汽開蓋取出肥腸,然後改刀成長條待用。
3. 把黑木耳、萵筍片下入開水鍋里焯熟,撈出盛入燒熱的石鍋墊底,待用。
4.鍋入色拉油、自製紅油(比例為1∶1)燒熱,下入郫縣豆瓣醬炒香,加入干青花椒粒翻炒,投入蔥末、薑末、蒜粒炒香,接著摻入適量清水、高湯(比例為1∶1)燒沸,熬出香味後打去料渣,便得到家常味汁。
5.凈鍋倒入適量家常味汁燒開,倒入壓好的肥腸條,調入鹽、味精、雞精、胡椒粉,淋入適量花椒油、香油,待肥腸煮入味後,取漏勺將肥腸舀入石鍋內,接著舀入鍋里煮肥腸的汁水。
6.凈鍋入適量色拉油燒熱,投入干青花椒粒、青椒圈爆香,起鍋澆在石鍋內的肥腸上激香,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