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時候不能給寶寶洗澡?寶媽切記給寶寶洗澡,應避開這四個時刻

2020-03-24   幼教咖

昨天中午我帶孩子在小區遛彎後往回走,突然看到鄰居家奶奶抱著孩子往外跑,媽媽在後面拿著東西跟著,爸爸則急著打車。我問出什麼事了,他們說上午給孩子打了疫苗,中午沒注意就給孩子洗澡了,結果孩子針眼那裡有點腫脹,發紅了,孩子還有點發燒,所以趕緊去醫院看看去。

其實,孩子打疫苗後身體出現發紅、腫脹的現象也是正常的,但奉勸寶媽們為了安全起見,孩子打疫苗後最早也應24小時後再洗澡。

而就在昨天晚上,一個寶媽問我,現在天氣這麼冷了,你多久給孩子洗一次澡,我說一周兩到三次,具體要看天氣情況。她卻說孩子一天一洗才最好,那樣孩子舒服,而且也衛生。

可我是反對這個觀點的。因為北方天氣候乾燥,而且天氣寒冷,即使洗澡了做好了保溫工作,但也難保孩子不會感冒著涼,所以為了孩子的皮膚和健康,一周兩到三次是最合適的。

給孩子洗澡後,看著孩子舒服地享受的樣子是很多寶媽最享受的事,但寶媽也需注意,在以下四種情況下是不宜給孩子洗澡的,否則極易導致孩子生病或引起腸胃不適。

1.寶寶剛吃飽時不宜洗澡

對於新生兒來說,由於胃部呈水平狀,與食道連接的賁門比較鬆弛,所以他們吃進去的奶很容易吐出來,倒流回食管和口腔,造成吐奶。

為了防止孩子出現吐奶情況,孩子吃完奶後應靜坐,不宜多動,直到六個月後大部分孩子就不會出現頻繁吐奶現象了。

如果寶媽在寶寶剛吃飽飯的時候就給孩子洗澡,此時要給寶寶脫衣服、抱來抱去,寶寶的腸胃就來不及消化,就很容易出現吐奶現象,這會讓寶寶感覺不舒服,對寶寶的腸胃也是一種傷害。

2.寶寶打疫苗後不宜洗澡

案例中,鄰居家的孩子上午剛打完疫苗,中午家人就給孩子洗澡,造成寶寶傷口紅腫、發燒,這種情況其實是大可以避免的。

記得在寶寶一歲以內時經常需要打疫苗,有時護士會提醒一句24小時以內或72小時以內不能洗澡,否則會引起傷口感染,可有時護士也不會提醒。

為了安全起見,建議寶媽們在寶寶打疫苗兩天後再洗澡,如果是夏天則要等第二天洗澡,這樣可防止感染,也能預防因抵抗力低而引起感冒發燒等疾病。

3.寶寶出汗較多時不宜洗澡

孩子因為精力旺盛,新陳代謝又快,我們經常能發現大人一點汗沒有,可孩子卻滿頭大汗。大人給孩子洗澡前要摸摸孩子的額頭和脊樑,確認沒有出汗再洗,否則會會使孩子因毛孔張開而導致濕氣、寒氣趁機侵入內里,影響寶寶體質。

尤其是在夏天,天氣炎熱,人們經常會開著空調,如在孩子出汗較多時脫衣服以及洗澡,更會導致孩子受寒。

4.寶寶飢餓時不宜洗澡

我們知道,人體在飢餓狀態下時血糖就會降低,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空腹時容易頭暈的原因。如果寶媽給寶寶飢餓時給洗澡,會加快其新陳代謝,使寶寶體內熱量被進一步散發,血糖降低,這對寶寶的身體健康是不利的。

正確的做法應是在寶寶吃飽飯後一個小時再行洗澡,此時既不擔心孩子血糖會低,又不擔心寶寶會吐奶。

5.寶寶哭鬧不安時不宜洗澡

當寶寶身體不適時或者情緒不佳時,很容易哭鬧不安,此時是不適宜給寶寶洗澡的。還有一些寶寶比較牴觸洗澡,一看到澡盆就把小腿往上一拱,就是不下水,有的還哭鬧不安,此時父母不可強迫孩子,可適當給寶寶擦洗一下。

什麼時候不能給寶寶洗澡?寶媽切記給寶寶洗澡,應避開這四個時刻

當寶寶哭鬧不安時,如果寶媽強行給寶寶洗澡,一是容易導致寶寶嗆水,二是容易使孩子對洗澡產生更強烈的牴觸心理,應了解清楚原因或者待寶寶情緒穩定後再行洗澡。

我是幼教咖,幼兒園園長、早教師,傳播更好育兒乾貨。歡迎關注,您的點贊、轉發,是對我們最好的認可。

(圖片全部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由於是自己碼字,如果錯別字請見諒。本帳號已開通維權,歡迎個人轉載,但不允許抄襲文章,如有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