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崛起於微末,為何朱元璋成功李自成卻失敗了?說了你別不信
眾所周知,在崇禎十七年,李自成率領大軍攻破京師,隨著崇禎於煤山自盡身亡,大明就此覆滅。值得一提的是,李自成因此成為歷史第三人,這是農民起義軍成功推翻王朝的例子之一,前面兩人分別是劉邦和朱元璋。
值得一提的是,朱元璋當初通過農民起義推翻了元朝,建立了大明,然而兩百多年後,他的王朝又亡在農民起義軍身上。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以為明朝被清朝推翻的,其實不然,滿清只是撿漏,是大順政權的建立者李自成推翻的。讓人詫異的是,李自成推翻了明朝,卻沒握住這勝利果實,李自成只當了42天皇帝,後順治入住紫禁城,接替明朝成為正統。
其實朱元璋和李自成早期經歷是何其相似,同樣都曾當過和尚,給地主家放過牛,而且因為災害,父母先後去世,他們成為無依無靠的可憐兒。
直到後來,朱元璋通過朋友的介紹,參加了起義軍,並且當時起義軍首領郭子興的看重,甚至朱元璋還娶了他的女兒,也就是後來的馬皇后。
很快,朱元璋軍事才能得到發揮,後成為起義軍首領,並且隊伍不斷壯大,越來越多的人才投靠朱元璋,最近朱元璋經過多年拼搏,打敗眾多強敵,登上帝位,成為開國皇帝。
而李自成走投無路才去當了兵,不所在部隊因缺餉銀而發生兵變,於是李自成跟著反了,後來李自成也投奔了多支起義軍,可得不到重用。再後來李自成遇到了闖王高迎祥,加入了他的隊伍,開始了不羈人生。
高迎祥戰死後,李自成繼承了闖王的稱號,帶領起義軍征戰四方,最後在崇禎十七年正月,在西安建立了大順政權,同年三月攻破京師,推翻明朝統治。
通過上述描述,可以發現朱元璋和李自成有很多相似之處,那麼問題來了,同樣是崛起於微末,為何朱元璋成功李自成卻失敗了?其實原因很簡單,說了你別不信。
李自成一開始根本就沒打算要推翻明朝,自己當皇帝,他所走的每一步基本上都是被逼的,這也就是為何他治軍不嚴,起義軍沒有很強的凝聚力,更像是一群烏合之眾。
要不是最開始的兵變,或許李自成還樂意繼續當一個大頭兵,包括之前他在驛站當驛兵,若是沒有被炒魷魚,可能李自成也得過且過這樣生活下去。
還有一點證據可以說明李自成壓根不想當皇帝,據傳李自成包圍京師後,沒有馬上發動進攻,而且派人去找崇禎交談,並提出三個條件,若是崇禎答應,他就退兵。
這三個條件是割西北地區給李自成,封李自成為西北王,賞賜白銀百萬。李自成只差臨門一腳時卻猶豫了,可見他內心還是忌憚崇禎,到了最後的決戰還有過猶豫。
只是當時大明王朝京師兵力不足,邊境明軍一時半會趕不回來,這才讓李自成鑽了空子,才兩三天就拿下了京城。
李自成還有一點比較大的問題,那就是沒有好好經營一塊地盤,急於稱帝,使得政權又不穩,占領京城的李自成,結果成為天下人的靶子,人人都將李自成視為第一目標。
滿清、南明還有張獻忠都想打殺大順政權,因為殺了李自成,就意味著成為正統。李自成沒能沉住氣,得到這個帝位很快,可丟的也很快。
而朱元璋比李自成顯得更有謀略,不急不躁,一步步穩紮穩打,實行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策略,低調擴張自己的實力。並且朱元璋可不像李自成那樣,還未成事之前就打殺良將功臣。
我們都知道,李自成本來就缺人才,不像朱元璋麾下人才濟濟,李自成只有幾個軍師還算可以,其他幾乎是烏合之眾。
可李自成疑心病犯了,先後殺了羅汝才、李岩,後在北京沒有約束部隊,大順軍將士在北京奸淫擄掠無惡不作,讓京城百姓人心惶惶,李自成至此失去了人心。
綜上所述,李自成缺點有很多,所以沒能成為翻版朱元璋。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與本人和本文無關,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