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大學生即使名校畢業也沒用,依然不受企業待見,看看有你嗎

2023-03-27     青湖已

原標題:部分大學生即使名校畢業也沒用,依然不受企業待見,看看有你嗎

高中時,同學們日夜寒窗苦讀,就是為了能夠在高考中一鳴驚人,考出一個理想的成績,上一所重點大學,未來就能在眾多畢業生中有競爭力,能夠找到合適的工作。

我們國家的重點大學不多,985、211高校也不過百餘所,能夠考進這些學校的同學們,一定是成績非常優秀的同學。國家和學校都在這些學生身上投注了大量的金錢和精力。

同學們拚命想要進入重點大學,不只是這裡有更強大的師資力量,更好的教學和學習環境,更重要的是,這裡擁有更多的機遇,未來在走上社會找工作時,也能比別人擁有更多的選擇。

但並不是所有出身名校的同學們都有這個機會,有些同學,即便是出身名校,在畢業之後也依然不受企業待見,甚至畢業可能就失業。這在重點大學的學生身上,幾乎是不可能出現的事。

學生們努力考進重點大學,就是因為重點大學的畢業證書很有含金量,從這裡畢業的學生們也會更容易得到用人單位的認可和喜愛。可以說只要從名校畢業,基本上是不愁找不到工作的。

但是有一部分學生,即便是出身名校,用人單位也不是很願意找他們進入公司,反而會去選擇一些普通一本甚至二本的畢業生。

因為有的學生,考入名校之後就相當於提前拿到了用人單位的通行證,覺得萬事大吉,從此就可以高枕無憂了。所以對於學習就懈怠了,抱著一種只要考試能過就行的心理對待學習。

這種同學上課不是玩手機就是睡覺,根本沒有把心思放在正地方上,也辜負了國家和學校對他們的期待,和在他們身上的投入。平時放鬆,等到考試的時候臨時複習一下。

這樣就算短暫的記住了要考的知識點,勉強低分通過了考試,對於所要學習的知識也沒有完全理解和吸收,今天背,等考完試就全都忘記了,一點收穫都沒有。

還有的學生,因為自己出身名校,就眼高手低,開出不符合自己工作能力的薪資要求。這類眼高於頂的學生,企業也是不太喜歡的。

剛剛畢業的大學生沒有工作經歷,在就業市場中其實是比較吃虧的,用人單位招收畢業生,無非是看中了同學們能夠考上名校的學習能力,認為可以對同學進行培養,讓他能夠成為適合這個工作崗位的人才。

這並不代表同學們當前就有著能夠勝任工作的能力,所以同學們在找工作時,即便是名校畢業,也要儘量低調謙虛一點。人外有人,這個世界上永遠都會有更優秀的人。

大學中課餘時間比較多,有些同學的家庭經濟條件不太好,所以就會找各種各樣的兼職來做,補貼家用。有些同學為了賺錢,甚至曠課出去做兼職,這就是捨本逐末了。

同學們一定要分清主次,在大學中,同學們的首要任務是學習,學好了知識,有了紮實的理論基礎,畢業之後,不愁找不到好工作。

這比起同學們找的那些依靠體力勞動賺錢的兼職更有價值。在大學期間不是不可以做兼職,但同學們也要量力而行,不要讓兼職占用自己過多的時間和精力,耽誤了自己的學習,那就有點得不償失了。

大學生想要順利找到工作,需要在上學時期就開始準備

在大學期間,學好自己的本領才是同學們的第一要務。只有學好了自己的專業技能,在未來找工作時,同學們才有底氣,在競爭激烈的就業市場中被用人單位看到,得到更好的就業機會。

課餘時間同學們也要努力提升自己。大學的空餘時間是非常多的,這並不是說同學們上完課就可以放鬆自己了,更多的時間,學校是希望同學們能夠自主學習,養成良好的習慣。

每一所大學都有自己的圖書館,裡面有很多專業相關的藏書,同學們可以多多翻閱,也為了自己畢業時寫論文積累素材和經驗。

做兼職時,同學們不要想著靠出賣自己的體力來賺錢,這樣對自己能力的提升是非常有限的。同學們如果有空餘的時間,可以在寒暑假積極參加與專業相關的社會實踐活動。

或者在平時上學時的課餘時間,找一份與自己專業相關,與自己未來想要從事的行業相關的工作,不僅提前為自己積累了工作經驗,還能提前了解行業內的信息。

寫在最後:

雖然大學生活輕鬆,但這也並不意味著同學們可以放鬆自己對學習的要求,畢竟畢業之後同學們就要走上社會尋找工作,不要讓一時貪圖享樂,毀了同學們未來的前途。

你認為還有哪些大學生不受用人單位的喜歡?公務員政審規則有變化,兩類學生可能難以上岸,成績再好也沒用

公務員作為大多數人心目當中的「鐵飯碗」,找工作的首選崗位,每年的報考人數只多不少,競爭相當激烈。即便是多放出一部分崗位,在報考大軍中,仍有很多同學淪為陪跑。

公務員的環節很多,從開始考試一直到成功錄取,期間要等很長時間,很多同學就是因為後續的面試體檢等項目沒有順利通過,因此耽誤了不少時間。

公務員當中,最嚴格的一項考察當屬政審了。很多家長和同學

都知道公務員的政審嚴格,但不知道政審具體要查些什麼,也不知道自己的政審是否可以合格。

很多同學抱著僥倖心理,或者自認為自己從來沒有做過違法亂紀的事情,堅持考試,結果政審結果出來,一個「不合格」,就能消磨掉之前的所有努力。

同學們在考試之前,最好是能夠查清楚政審的規則和細節,先自己審查一下是否可以通過。如果明確不能通過,同學們就還是不要浪費時間了。

抱著僥倖心理,認為不一定能查出來,這種想法是不對的。公務員作為我們國家的公職人員,在人員的選擇上,我們國家一向非常慎重,要不然也不可能出現幾百個人競爭最後只錄取一個人的情況。

同學們要確保自己的政審不會出現問題,再進行備考,這樣可以免去很多麻煩,節省很多時間。畢竟公務員這個崗位雖好,但也不是同學們唯一的出路,因為政審不合格,沒有辦法成功上岸的同學,還是要早做其他的準備。

在大學時,很多同學都趁著假期去考了駕照,這是為了方便日後開車出行,大學期間也有足夠的時間讓同學們考試,等到真正畢業以後,進入社會,可能就沒有這樣的機會了。

對於學生們而言,記住交通和駕車規則並且通過考試是很簡單的,同學們很容易就能考到一張駕照,駕照在手,同學們可能就會做一些錯事。

比如在同學聚餐,喝了酒之後,明知道自己不應該開車。有的同學卻還是藉口自己沒醉,喝得少,酒後駕駛。這種行為是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的不負責任。

如果大學生本身有過酒駕的行為,一旦被抓到,那麼之後所有國家相關的工作,不止公務員,就全都與同學無關了。

政審這個環節,不僅僅是審核報考者個人的行為和過往經歷,報考者生活的環境,家庭成員以及家庭成員的過往經歷,尤其是直系親屬,也會一併審核。

同學以及直系親屬履歷上有「污點」的,同樣會失去上岸的資格。我們國家的網際網路技術發達,很多信息都是聯網發布在網絡上的,無法隱瞞,一旦被查到,就只能失去上岸的機會,遺憾退場了。

公務員政審還要查父母,這對學生而言公平嗎?

現在外界有一些聲音,在說公務員考試應該是學生的個人問題,政審可以,審學生一個人的過往經歷和學習能力就夠了,為什麼還要帶上父母呢?

難道說父母曾經在孩子不知情的情況下犯了錯誤,就註定孩子未來也會變壞,也會走上相同的道路嗎?很多家長都認為這項規定不公平。

對於國家而言,公務員這個崗位,代表著的是國家的形象,自然不能讓品行不端的人進入體制內工作,所以審查嚴格一些,這本就無可厚非。

一個成年人,應當有判斷對錯和辨別是非的能力,既然知道某些行為會觸及到法律的底線,卻依然選擇去做,那麼就應該承擔相應的後果,這是理所應當的。

父母如果真的為了自己的孩子考慮,就不應該衝動行事,在做事情之前好好考慮清楚後果,如果做了,也要承受相應的懲罰和後果,這是一個成年人的責任與擔當。

筆者有話對同學們說:

政審審查父母還是很有必要的,畢竟環境對一個人的成長和心理的影響是很大的,雖然沒有絕對性,但公務員考試競爭壓力這麼大,國家也沒必要冒那個風險。

所以同學們在報考之前要先和家長們溝通一下,查一查是否在曾經有過不良記錄,是否影響考試和政審,詢問清楚之後再做考試的準備,這樣就不會耽誤同學們寶貴的時間。

你認為公務員考試政審審查父母過往經歷,對孩子而言公平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7de7559a3f7261c3fdeabea38d5388f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