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王產品質量問題頻發,線下擴張迅猛但坪效仍未恢復至疫情前

2022-06-20     消費者報道雜誌社

原標題:孩子王產品質量問題頻發,線下擴張迅猛但坪效仍未恢復至疫情前

按:據招股書披露,孩子王通常選擇與優質的OEM代工廠合作,並沒有自己的生產工廠。

近期,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公布了《2021年兒童學生用品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情況通報》(以下簡稱《通報》)。《通報》顯示,孩子王兒童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孩子王」)旗下6家子公司和門店上榜,涉及嬰童服裝、幼兒拼圖玩具、戲水玩具、套槍玩具等7種產品,部分產品涉嫌假冒。事後,孩子王迅速回應稱,已將問題產品下架。

據悉,孩子王成立於2012年6月1日,是一家數據驅動的且基於顧客關係經營的創新型新家庭全渠道服務提供商,為準媽媽及0-14歲嬰童提供一站式購物及全方位成長服務,主要通過線下直營門店和線上渠道向目標用戶群體銷售食品(奶粉、零食輔食、營養保健)、衣物品(內衣家紡、外服童鞋)、易耗品(紙尿褲、洗護用品)、耐用品(玩具、文教智能、車床椅)等多個產品,於2021年10月14日登陸深交所創業板。

圖片來源:孩子王官網

但是,記者發現孩子王並無自己的生產工廠,而是採取以產品自主或合作設計為主,經OEM代工生產的生產經營模式。從企業經營成本考慮,代工生產通常可以大幅減少經營成本,但這種形式存在最大的弊端就是品控管理的缺失,較易出現產品質量方面的問題。

對此,記者6月1日給孩子王方面發去了採訪函。同時,記者6月13日致電孩子王,表明採訪意圖,對方表示會向相關負責人轉達,相關負責人看到郵件應該會回復,但截至發稿並未收到官方對採訪問題的回應。

委外加工存隱患,曾不止一次因銷售不合格商品被處罰

據孩子王招股書披露,公司及其分子公司2017年至2020年受到罰款以上行政處罰共計83 項,分別為2017年33項,2018年22項,2019年12項,2020年16項。這其中,因「銷售不合格商品」受到行政處罰的次數居多,達到44項,分別為2017年16項,2018年11項,2019年10項,2020年7項。

對此,孩子王在招股書中表示,報告期內,公司少數門店存在因管理疏漏被消防、衛生、市場監督等政府監管部門罰款的情形,對於銷售不合格產品的處罰已按時足額繳納了相關罰款,並主動進行全面自查整改,停止銷售不合格商品,進一步加強商品質量管理和人員培訓,重新評估供應商資質。

據招股書披露,公司通常選擇與優質的OEM代工廠合作,並沒有自己的生產工廠。對此,孩子王表示,供應商應保證所提供的商品符合法律法規所規定的質量、技術和安全要求,如被行政執法部門認定為不合格商品,供應商應需承擔相關的罰款;若發生商品質量問題時,因處理相關事項而產生的一切費用均由供應商賠付,因此不會對公司持續經營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上市首年開始增收不增利,主要產品毛利率下滑明顯

2022年4月28日,孩子王披露了上市後的首份年報,2021年實現營收90.49億元、同比增長8.3%,歸母凈利潤2.02億元、同比大幅下降48.44%,扣非後歸母凈利潤1.22億元、同比大幅下降60.84%,公司開始增收不增利。

值得注意的是,孩子王主營業務主要包括母嬰商品銷售、母嬰服務、供應商服務、廣告業務和平台服務;但從產品分類來看,孩子王的最大營收來源是奶粉,2021年奶粉營收達到46.1億元,同比增長7.86%,占比總營收的50.95%。

但是奶粉的毛利率並不高,2021年為16.87%,同比減少1.76個百分點。

同時,奶粉的成本不斷增長,從2020年的34.78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38.32億元,同比增長10.19%,超過其營收增長;奶粉成本占比也升至61%。

費用增長迅猛,研發投入遠不及銷售和管理費用

除營業成本增長外,孩子王的相關費用也快速增長,其中增加最快的是銷售費用。據年報披露,公司銷售費用從2020年的16.18億元增至2021年的19.38億元,同比增長19.8%;同時,公司管理費用從2020年的3.86億元增至2021年的4.37億元,同比增長13.25%;而公司研發費用僅從2020年的8705.72萬元增至2021年的1.01億元,同比增長15.95%。

同時,公司研發人員開始減少。截至2021年末,公司共有研發人員325人,同比減少14.47%。

線下擴張迅猛,但坪效仍未恢復至疫情前

據年報披露,孩子王2021年共新增門店71家,關閉門店10家,期末門店495家;門店的店均收入為1636.06萬元,坪效收入為6905.77元/平方米。

另據招股書披露孩子王2018年至2020年,公司門店的店均收入分別為2414.92萬元、2152.03萬元和1732.81萬元,坪效收入分別為7855.05元/平方米、7838.82元/平方米和6878.73元/平方米。相較之下,近兩年公司門店的店均收入下滑明顯,坪效2021年有所恢復,但仍未恢復到疫情前的坪效收入。

對此,公司在年報中表示,「公司門店的擴張會因為市場培育期的長短差異、前期資金投入、未來市場的不確定性等因素而面臨一定風險,從而導致門店店均收入及坪效出現下滑,門店擴張的規模效應出現遞減」。

今年一季度業績由盈轉虧,財務總監換人

2022年4月28日,孩子王披露今年一季度報,營收21.09億元、同比減少2.9%,歸母凈利潤-3243.51萬元、扣非後歸母凈利潤-3895.88萬元,業績由盈轉虧。

5月20日,孩子王董事會換屆選舉,選舉蔡博為公司第三屆董事會非獨立董事;同時,蔡博出任公司新的財務總監,接替期滿離任的沈暉。據悉,沈暉2012年6月參與創立公司,至今已經從事公司財務工作近10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7d6ac5305f75ded1ec26f6947441ca7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