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永超散文丨「有本事」的外婆

2023-08-15     真言貞語

原標題:牛永超散文丨「有本事」的外婆

「有本事」的外婆

文/牛永超

在母親的心目中,外婆是個「有本事的人」。

外婆「有本事」,跟她的被迫自立分不開。她在很小的時候,就沒了娘。後來,父親給她娶了繼母,還帶來一個弟弟。然而好景不長,繼母也因病離開人世。在很長的時間內,她的父親都沉浸在悲痛之中。從此,十幾歲的外婆不得不挑起生活的重擔,照顧父親和年幼的弟弟。

為了生活,外婆跟著她的嬸母學習生計。紡花織布,上鞋裁衣,做飯種地,里里外外她都是一把好手。

嫁給外公以後,外婆並沒有享幾天福。作為家裡的長媳,上有兩層公婆,下面三個弟弟,她必須日夜操勞。接連生下五個孩子後,外婆的身體就大不如以前了。

「三年自然災害」期間,不少人因為挨餓相繼病倒。俗話說,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外婆就屬於「膽大的」那種人。那時儘管外婆的身體不好,但看著幾個孩子嗷嗷待哺,她硬撐著也要想法為孩子們弄吃的。

吃大鍋飯的時候,村裡不允許各家的「灶火冒煙兒」,外婆就在半夜裡做飯。外婆家挨著村子的寨牆,夜裡十二點過後,別人都已睡下,外婆擓著竹籃,熟練地翻牆來到村外。為了不讓人發現紅薯被扒過,她總是走到地中間,在每一棵秧苗下面,只扒出一兩個紅薯。到家後,她把紅薯洗乾淨切片,放在鍋里煮熟先做成紅薯泥,再裹上一層玉米面拍成餅,連夜在鏊子上焙熟。

母親說,她有時正睡得香,迷迷糊糊中就被外婆叫醒了。一聽說有吃的,舅舅和姨母他們都慌忙起床,連手都不洗,接過餅子就往嘴裡送。那幾年,多虧了外婆給他們加餐,才不致讓他們過分挨餓。

外公是個正直的人,他把名聲看得很重。因而,母親他們半夜吃東西,外公根本不知道。他白天干一天活,到了晚上,一躺到床上就呼呼大睡。外公當時在集體食堂里做飯,自然也餓不著。

母親至今回憶起來,對外婆當年的做法仍深表感嘆。且不說偷公家的東西被逮住是什麼後果,就單單為了給孩子弄口吃的辛勞到半夜這一點,母親也自愧不如。在外婆身上,足以體現一個母親為了孩子「天不怕地不怕」的精神。

外婆最擅長的是織布。她進入中年後,身體得到了康復,整日不知疲倦地忙活。土地分產到戶後,她每年都要種棉花,農閒時就坐在織布機前「哐當哐當」地織布。她一坐就是半天,梭子在她的手裡不停地來回傳動,一天能織很長一截布。

按照我們老家的風俗,當外婆的人,要提前為新生的外孫做衣服、鞋子和大小棉被。外婆共有十幾個外孫(女),可見她曾為此耗去不少精力。

由於外婆的辛苦勞作,她在世時積攢了不少東西。舅舅和姨母他們成家後,也常常得到外婆給的粗布。後來,舅母在整理外婆的遺物時,發現她不光存有許多布匹,還有四、五條嶄新的棉被。

母親和姨母們打小就跟著外婆學會了織布。我讀小學時,家裡的床單幾乎都是家織的粗布,圖案有條紋也有方格。讀小學時我很少穿買的衣服,都是母親親手做的。襯衣大多是家織布,外面穿的是紅白格子,裡面套的是黑白格子。農閒了母親準備織布時,就把外婆接來幫她理線。哪個女兒織布,外婆都去幫忙。

母親說,她和父親結婚時,父親除了當天穿的衣服外,連替換的舊衣服都沒有。這讓母親難以想像父親在結婚前穿的是什麼。外婆得知後,親手為父親做了一身家織布衣褲。聽說我奶奶針線活不行,母親剛一過門,外婆就要求她給全家每人做一雙鞋。

母親用了足足一個半月的時間,完成了外婆交代的任務。鞋樣是她照著舊鞋子剪的,鞋底是外婆幫她開的,姨母們幫她納的。母親總共做了八雙鞋,家裡的男女老幼都有了新鞋穿。

小時候,我住外婆家。她養了許多蠶寶寶,我常跟著小姨到村東頭摘桑葉。我有時蹲在編筐旁邊看蠶吃桑葉,聽那「沙沙」的撕咬聲。實在無聊,我就捉一隻蠶放在手上,讓它順著手指爬。母親說,外婆養的蠶每年都能抽上許多絲。

不幸的是,外婆在晚年得了老年痴呆症。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她的病症都沒有引起子女們的重視。起初,她時而清醒時而迷糊,迷糊的時候就罵人。她那時總認為我舅母要害她,因而不吃舅母做的飯,還時不時地找茬罵她。這讓我舅母感到委屈,除了跟母親和姨母們訴苦外,沒有別的辦法。舅母說外婆的次數多了,反而招致姨母她們不高興。

直到有一年秋季,外婆在小姨家裡住,真相才被揭開。小姨說,一天夜裡因為下雨,她起來到院子裡蓋玉米,發現外婆屋裡的燈亮著,隱約聽到有人說話。她感到奇怪,心想半夜了外婆不睡覺,在跟誰說話呢?她就站在房間門口聽,結果聽到外婆正在罵我舅母。小姨走進去喊她,她吃了一驚,連忙躺下。之後,母親和姨母就儘量勸說外婆,安慰舅母。

我大學畢業那年,外婆因腦血栓全身癱瘓。因為舅母的孩子小,還要種地、做家務,母親和三個姨母就倆人一班,每周輪流一次回娘家照顧外婆。這樣的生活,持續了一年多。

外婆在世的最後日子,可謂吃盡了苦頭。大熱的天,她躺在床上不會動彈。當時舅舅家沒有空調,又不能讓電扇對著她吹。為了避免外婆長褥瘡,母親和姨母要一天幾次給她翻身、擦洗。她說話吐字不清,有時大聲嚷嚷,讓大家反覆猜測她的意圖。

外婆的飲食起居也很麻煩。她只能吃流食,用勺子喂她,會順著嘴角往外流,只好用吸管。那時她的身體已很虛弱,每吸上幾口,就停下來歇歇,一碗飯要喝許久。後期,外婆對於自己的屙尿已無法控制,因而跟前一刻也離不開人,稍微不注意,就會排泄到被褥上。

一生勤勞而又講究的外婆,走時卻很「狼狽」。她去世的日子是農曆五月下旬,天氣非常熱,當時在農村還沒有水晶棺可租。第二天上午,我看到外婆時,她的遺體停放在客廳里,電扇在呼呼地吹著,身邊堆放著許多冰塊。她的臉已經發漲,樣子讓人有些害怕。當天下午就匆忙入殮了。

提起外婆,母親總是唏噓不已:辛苦了一輩子的外婆,臨老卻被疾病折磨得不堪忍受。每年在外婆忌日那天,母親都會給她送去許多燒紙,叮囑她「想吃啥就買,別不捨得花」。

外婆,天堂里應該沒有病痛吧?願您在那邊一切安好!

(寫於2017年8月9日)

【作者簡介】牛永超,女,河南新鄭人,河南林業職業學院副教授。執教20餘年,主攻經濟管理和市場營銷專業的教育教學研究,偶爾舞文弄墨,在文字中找尋溫暖,在碼字中修身養性,讓心在文字的開合中變得清澈、透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7b53908c11930b69b396c5f2ddfb8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