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句話,叫做:高調做事,低調做人。
一個人可以積累自己的才華,但是不要把才華刻意的表現於外在,你可以讓自己足夠優秀,但不要讓你的優秀散發出光芒,做事就踏踏實實做事,做成之後才告訴別人,在你行走的一個過程中,不要嘗試著把自己的光芒露在外面。
古人常說這樣一句話:人不在大,要有本事,山不在高,要有景致。
這不僅是一個人的生活態度,更是古人總結出來的智慧和道理。古往今來,所有能夠成就大事的人最初其實都是不顯眼的,他最初或許只是在暗處慢慢地積聚力量,最終才能有不一樣的成就。
就好像春秋時期的晏子,他是齊國人,歷任齊靈公,齊莊公,齊景公三朝帝王,為三朝的卿相,在其左右輔政,時間長達50餘年。
晏子是一個非常出色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但是本人的樣貌外形並不出眾,甚至可以說「影響形象」,個子很矮,長得也不好看,在以貌取人的人面前自然會受到輕視,但是他總能用自己的智慧來化解這些問題,並且為自己塑造一個長久的地位和值得尊敬的人格。
比如說晏子出使楚國的時候,楚國國君故意侮辱他,讓他從小門過去,他就對楚王說:「出使小的國家才會走小門,出使有威望的國家,都會堂堂正正的走大門。」因此非常巧妙地化解了這個尷尬的問題。
後來又過了幾天,楚王又故意押了一個犯人說是齊國人,燕子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橘子生長在淮河以南,長出來的是橘子,生長在淮河以北,長出來的就是又苦又澀的果實,兩者形狀相似,但是味道卻不同,我們齊國的人到了楚國就偷東西了,莫非楚國的水土只能養育盜賊嗎?」
楚王聽了之後很尷尬,並且十分佩服晏子的才智,再也不以貌取人了。
在人生漫長的路上,真正能讓一個人獲得尊敬的,是他與眾不同的人格與魅力,更是蘊藏著內心的智慧與能力,而不是表露於外的樣貌。
所以即便自己的外形不好,也不要太過於沮喪,慢慢修養自己的德行,積累學問,奮起努力的充實自己,最終才能取得成功。
在《易經》之中的「明夷」卦之中,有這樣一句話:《象》曰: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蒞眾,用晦而明。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象傳》之中說:本卦內卦為離,離為日;外卦為坤,坤為地。太陽沒入地中,是明夷的卦象。君子觀此卦象,治民理政,不以苛察為明,而是外愚內慧,容物親眾。
光明被埋入地中,謂之明夷卦。這一爻說明,有才德的人和民眾打成一片,實質上就是隱藏自己的智慧光芒。
就如同劉禹錫在《陋室銘》之中寫道: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說的就是:一座山並出名,並不在於是否高大,河水出名也不在於是否夠深,只要山裡有仙,不高也會聞名,水中有龍,不深也照樣能夠為人所知,這便是人生應該秉持的狀態。
所以,一個人的外在並不能證明一個人的真正實力,也更不能去主導一個人未來的人生,無論你當下面對著什麼樣的狀態,也不要因為自己遇見的不如意而去嘲笑自己或失去自信。
不追求外表,暗處積累德行,才有不一樣的成就。不要灰心喪氣,看人看內在,對於人生來說,只要能把精力放在修養自身德行之上,自己必將會成為一個受歡迎的成功之人,也一定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做到不虛枉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