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獄,織田信長遇到了殺害他的明智光秀……

2019-07-08     讀懂本星球

日本戰國時代,曾經架空天皇的幕府將軍在這個亂世,也成了傀儡。戰國時代地方上各諸侯為了統一天下而互相殺伐。在戰火的洗禮中,日本中部的諸侯織田信長逐漸強大起來,成了一代霸主。可就當織田信長志得意滿的時候,被部下明智光秀暗殺,因為發生在京都本能寺,所以史稱本能寺之變。

【本文根據歷史事實和分析合理虛構】

被無數影視劇演繹的本能寺之變,「敵在本能寺!」這句話已經成為日本的文化符號

印有「敵在本能寺!」這句話的日本文化衫

「敵在本能寺!」

幾乎每天夜裡,本能寺事變的場景都會出現在織田信長的夢裡。作為日本戰國時代差點統一天下的最強諸侯,被部下明智光秀叛殺於京都本能寺的往事歷歷在目。

「哼,想必光秀那廝現在一定風光無限吧!」織田信長有意無意的想起十一天前本能寺事變的往事。雖然信長已經是死人了,但是有個問題依然困擾著自己。

「明智光秀的殺人動機到底什麼!我素日裡待他不薄,他有何冤何仇,為什麼非要與我兵戎相見呢?」

信長的思緒被陰間的扣門聲打破,嗯,看來又有死人來了。不過信長並不奇怪,畢竟這是戰國亂世,死幾個人算的了什麼。

戰國時代諸侯兼并戰爭頻繁,也異常慘烈

可是當小鬼帶這個新來的死人從信長身邊經過的時候,信長就再也淡定不下去了。他定睛一看,原來是殺自己的兇手明智光秀。信長算了一下,今天是天正10年(1582年)六月十三日,離自己去世才十一天的時間,也就是說在短短的十一天裡,光秀居然也死了,並且從他身上的劍傷來說,不是正常死亡,更像是被人黑的。

信長的腦子裡似乎在進行著風暴,自己的織田家是全日本最強的,明智光秀殺了自己,也就是說光秀得到了織田家的全部力量,結果又被別人打敗了……

「恭喜織田大人,您的血海深仇讎被羽柴大人所報,您也可以安心了。」小鬼的話讓織田信長的頭腦風暴變得更激烈,羽柴秀吉(也就是後來的豐臣秀吉)當時正在和關西的毛利家打仗,正是讓明智光秀去支援他,不料被光秀殺了個回馬槍,造成了「本能寺之變」。

本能寺之變的主角織田信長

既然秀吉已經和毛利軍廝殺多時,如何又可以打敗明智軍,看來明智光秀準備得並不充分,換句話說這不像是處心積慮的造反。

信長突然意識到,這一切似乎並沒有那麼簡單,按他對明智光秀的了解,此人沉默穩重,是個典型的「儒將」,不會突然干這種沒有把握的事情。

莫非……他,是被人指使的,是被真正幕後黑手擺在明面的「託兒」……織田信長受不了了,他一向就是雷厲風行、敢想敢做的性格,一定要把這件事談個究竟。於是大步流星地跑到陰間的衙門裡,叫出判官,一板一眼地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請判官為我做主!」

判官聽了信長的表述,認為如果真的本能寺事變背後有黑手,那麼這個人的地位一定比信長只高不低,這樣的人自己如何敢得罪?

「你在猶豫什麼?我可是『第六天魔王』,不管是人間還是陰間,只要忤逆我的意思,我就消滅你!」

「好……殿下息怒,來人,快傳明智光秀,前來聽審!」

明治時代創作的「本能寺之變」的繪畫


(一)遮遮掩掩的兇手

明智光秀聽到判官叫他,心裡也明白,大概就是那件事了。他極力讓自己冷靜,「一定不能讓他們知道是大人在幕後……」

明智光秀一如往日的儒雅,不慌不忙地走上公堂。可是織田信長是個暴脾氣,一看到仇人,立馬紅了眼睛,「明智老賊,我待你一向不薄,你為何加害於我!」

光秀整理了一下衣服,輕描淡寫地說「都是過去的事情了,況且您的部下也為您報了仇,您又何必再提呢?」「光秀大人!」判官對光秀行了京都貴族的禮儀,因為他知道光秀一向最喜歡貴族文化。

日本著名儒將明智光秀

「那你造反的動機又是什麼?」判官冷冷地問到。

「造反的動機……這……在事變的前幾天,」光秀緩緩的說著,時間也回到了十幾天前。

天正十年,5月下旬,京都本能寺。

「哈哈哈……家康老弟!多喝些……前些日子咱們把關東武田家消滅,真的大快人心……這不,天皇殿下都召見我呢」

織田信長在本能寺設宴款待自己的盟友,也就是後來開創江戶幕府的德川家康。不過此時的家康,仍然居信長之下。

後來江戶幕府的開創者,同樣也是本能寺之變的嫌疑者之一

信長看樣子喝高了,準備吃口魚肉解解酒。不料當他吃了第一口的時候,表情就出現了變化,一拍桌子,破口大罵。

「魚怎麼這麼不新鮮!來人,把明智光秀叫來。」當時明智光秀負責這次宴會,食材不新鮮,他本人自然難逃其咎。不過信長的做法也有點失態,將光秀嚴厲責罰,讓他很沒有面子。

「不僅如此,信長公還沒收了我的領土,讓我去支援秀吉。我已經五十多歲了,實在不想折騰了,我受不了了!」光秀漸漸的情緒開始上來。

「你跟了我這麼久,難道不知道我的政策嗎?」信長的情緒同樣不好。「織田家的土地,都是我信長一個人的。在織田家,中央的權力是最大的。那個分封土地的時代已經過去了,誰規定你的封地永生永世就是你明智光秀的了!我的改革,就是要革去你這樣的守舊派!」

不僅在政治上的改革,在軍事上織田信長大規模地引進火槍

「兩位息怒。」判官控制住了兩人,「那麼光秀大人,那您的意思是,你反叛信長公,就是因為對信長公的怨恨,是嗎」。明智光秀點了點頭,悄悄地鬆了一口氣。

「那麼,您為何在本能寺事變後還殺了信長公的大兒子織田信忠,並且讓各路諸侯拖住織田家的將領們,而您卻在京都建立政權?如果真的是單方面對信長的恨,沒必要這樣吧!」

光秀突然有點緊張,但依然露出故作輕鬆的微笑。「對呀,就……就像你說的,戰國亂世臣弒君屢見不鮮……」「但是,我記得您追求的世道,是昔日幕府尊卑有序的時代。您難道自己不記得了?」判官突施冷箭。

織田信長越來越覺得明智光秀謀反的動機奇怪。「莫非他背後另有其人」這個念頭再次在信長的腦海中閃過。

「難道,光秀大人是被他人慫恿的?」判官率先發難。明智光秀的狀態明顯發生了變化,信長和判官對視一眼,似乎之前的猜測成了事實。光秀也意識到了自己剛剛的失態,「莫非信長和那個判官知道了什麼,不行,不能供出大人來!」

「誰慫恿我,我不清楚。但我清楚從關西到京都,可不是短短几天就能到的。」明智光秀突然不冷不熱地說。沒錯,這句話就是故意說給織田信長聽的,信長的確也起了疑心,「難道真的是秀吉和光秀串通好,讓光秀造反,他再消滅光秀,以此提高他在織田家的地位……」

判官仿佛看穿了信長的心思,傳令身邊的小鬼,「來啊,去人間把羽柴秀吉的魂魄帶來,我要審問他。」


(二)漏洞百出的兇手

很快,羽柴秀吉的靈魂就來了地府,當秀吉要走進來的時候,信長突然意識到了什麼。「判官,畢竟秀吉是我的部下,如果真的是他乾的,我在這兒他肯定不敢承認,不如我且迴避……」

判官同意了信長的想法,就當信長躲到一旁的黑暗處偷聽時,其貌不揚的羽柴秀吉進來了。他顯然不知道情況,一直東張西望。

若不是織田信長的提拔,農民出身的秀吉可能一輩子都無法出頭,更不會後來成為日本的統治者。

「羽柴秀吉,你可知罪!」不知為何,剛剛還被審訊的明智光秀,居然有些判官的意思。而判官本人則瞥了光秀一眼。「秀吉大人,您別緊張,帶您來這裡呢,是為了處理一趟無頭案」判官別有深味地一笑,「是關於本能寺事變的。」

其實秀吉被帶到地府的那一刻起,他就知道一定與主公織田信長有關係。「好了秀吉,快給我們解釋解釋是怎麼回事!」光秀大喝一聲,「從關西到京都,你在短短几天如何能做到,況且毛利家為何沒有追兵,難道你與毛利家打仗是故意演戲給信長大人看?」

秀吉沒有被一系列的發難嚇住,很淡定地坐下。「世人都知道殺死主公的是你,你說這話,難道是說……是說你我提前商量好的?」

明智光秀巴不得秀吉這麼說,「既然他們看出我背後有人,那就索性擔了這個名聲,順道把弒君的名聲扔給秀吉,總之不能把大人供出來!」光秀嘴裡不停地在嘀咕著。

判官思考了一會兒,「我並不敢肯定是您和光秀密謀,不過的確你極速行軍這件事,讓我也覺得可疑。」「大人!」秀吉居然跪下了,「主公待我恩重如山,我怎麼能背叛他。我就是為了忠心,才行軍飛速來攻打明智軍。至於毛利的追兵,我與他們議和了,畢竟我在關西把他們打敗,就是這樣。」

判官愣住了,的確不知道該說什麼。「我和你共事多年,我知道你是個有野心的男人,甚至我聽說你還想有一天去攻打大明!造信長的反,不是什麼新鮮事!」光秀不冷不熱的話讓秀吉再次陷入謎團,就連暗地裡的信長也暗暗思索。

「造主公的反,我又有什麼好處。如今織田家的各處大將,哪個不是兵多將廣,誰不知道殺了主公就是群敵,也許你的今天就是我的明天,難道我會不知道嗎?」

一旁的信長站了出來,秀吉看到主公,立馬行了一個大禮。判官認為秀吉說的有理,「我想幕後並不是秀吉大人……」「早說嘛,我得回去了,我約了前任將軍足利義昭喝茶呢……」

當秀吉說出「足利義昭」的時候,明智光秀的表情比之前還有驚恐,這一點判官自然看在眼裡。「大人,我覺得這事兒,和足利義昭好像有點關係,您別忘了,明智光秀之前是幕府將軍足利義昭的家臣。」

足利幕府的最後一任將軍,足利義昭

信長的思緒,一瞬間又回到了十四年前。


(三)難以想像的兇手

公元1568年,京都。

「信長公果然英雄,今日你幫我奪回將軍(室町幕府)的寶座,我一定不會虧待你的,你想要什麼賞賜?」

足利義昭志得意滿地坐在將軍的座位上,當時的天皇並無實權,幕府將軍就是日本的最高統治者。不過戰國時代禮崩樂壞,將軍逐漸沒有了權力。不過這位足利義昭,依然渴望著振興幕府。

曾經主導天下的足利幕府在戰國失去了話語權,各地大名紛紛割據

「賞賜,我唯一想要的是,天下!」織田信長的嚴肅與足利義昭的歡喜形成了很大的反差。

「啊?嗯……說的對,是天下是我的,自然也就是你的。」為了避免尷尬,義昭故意抖個機靈。

「不,天下只能是我一個人的,而你,只是個傀儡!」說完信長揚長而去,只留下了目瞪口呆的足利義昭。

幾個修羅朝信長嘶吼也讓他回到現實,信長定睛一看,那不是義昭的家臣嗎,當年義昭與自己作戰時候死的。看來義昭對自己的恨還沒有消失(1568年後,信長和義昭為了爭奪權力從而決裂,義昭與其他大名建立了反信長包圍圈,這場戰爭以1573年信長流放義昭為結束)。

「明智光秀!」判官明顯對光秀的遮遮掩掩感到不耐煩,「你從實招來吧,到底誰是殺死信長公背後的主謀!」明智光秀一言不發。「來人,把足利義昭帶到陰間聽審!」光秀一聽這話,立馬跪下,「大人且慢,我招,請不要傷害義昭大人!」

明智光秀深吸了一口氣,「我本是義昭大人的臣子,義昭大人雖得信長扶持做了將軍,可惜信長並不放權,最終我主被信長流放。所以一直對信長懷恨在心。況且信長的改革,實行兵農分離,讓武士都聽信長一個人的,您要知道,在這之前,將軍大人才是武士的領袖。」

判官示意他繼續說,「大人如果不信,我這裡有前幾天寫給上杉景勝大人的求救信,請大人過目……」判官接過信件,從上面的敬語看,指使光秀的人物是比大名上杉景勝高一等級的,在全日本,只有將軍。

明智光秀向上杉家發的求救信

「如果這麼說,似乎也能解釋通,不過義昭為何不早讓你發難,偏偏等到信長最強大的時候,萬一你造反失敗了怎麼辦?那時候信長公就算殺了義昭也是有可能的。」判官突然想到了什麼,「不過有個人,就算是信長也不敢下手,就是天皇陛下。」

判官清了清嗓子,「你方才信中的敬語,同樣也適合於天皇。據我所知,信長公準備把天皇接到自己的都城。不僅如此,按照信長公的想法,自己的居所在天皇宮殿上方,足以看出信長公對天皇的藐視之意。天皇朝廷對信長公也沒有好印象,你本身又和京都的人走的近,會不會是……」

信長的居所按預想在天皇之上

「這……」明智光秀也不知道怎麼說了。既然如此,來人,把天皇身邊的公卿大臣拉一個下來……這些人也真是的,前些日子朝廷還問信長公,將軍,太政大臣,關白任選一個當,怎麼又要整陰謀。」

「哈哈哈哈……哈哈哈……何須再審,何須再審,我明白了,織田信長擋了舊勢力的道,我當時說我去京都親自告訴天皇自己的決定,沒想到別人都坐不住了,天皇怕我哪個都不選,壞了朝廷名義上的權威,足利義昭怕我選了將軍,這樣他的足利幕府就徹底沒有了。

「就這麼簡單,我的改革破壞了他們舊勢力的利益,加強自己的中央集權惹的天皇不高興了,建立自己的武士軍隊惹的武士領袖將軍不高興了。我的新思想害死了自己……哈哈哈……一切都是我咎由自取,何須再審……」

織田信長一步不回頭地離開了這裡,從此再也沒有人見過他。而本能寺之變到底是怎麼回事,也許只有織田信長知道,也許只有織田信長不知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7_DV3mwBJleJMoPM_dN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