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軒農業:養殖撞上"高科技"雞蛋也能變"金蛋

2020-04-10   涿州發布

4月8日,記者在盛軒農業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的養殖棚看到,一排排雞籠整齊有序,幾萬隻蛋雞正在進食。地面上沒有任何糞便,溫度也十分適宜。雞舍里實現了全自動化,自動上料、自動上水、自動換氣、自動照明、自動清糞,就連揀蛋,也是智能的,讓人大開眼界。

盛軒農業技術開發有限公司依託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提供技術支撐,並簽訂長期合作協議,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碩士研究生馬友彪具體負責養殖技術管理等相關工作。

在養殖棚內,馬友彪指著四層重疊式的飼養設備介紹道:「與傳統雞舍相比,這種設備每層都可以飼養蛋雞,大大節約了空間。」記者發現,雞舍環境乾淨整潔、光照適度、溫度適宜,幾乎聞不到什麼氣味。 

「我們飼養均採用生態養殖的模式,減少飼養環境的污染,飼養場所內空氣、土壤、水源均達到標準,所產的雞蛋富含維生素、軟磷脂、微量元素以及低膽固醇。」一說到公司養殖時,馬友彪侃侃而談。 

盛軒農業:養殖撞上

記者在養殖棚里還看到全身黑色的——五黑雞,又名「五黑一綠雞 」、月子雞,起源於明朝,營養價值高,可謂珍禽極品。所產寶貝蛋,蛋殼呈漂亮的翡翠綠色,富含兒童生長發育必需的鋅硒。五黑雞每公斤雞蛋中有機硒含量為546微克,是普通雞蛋的5倍;鋅含量是普通雞蛋的6倍。「目前人們面臨各類的營養缺失,尤其是孕婦及老人小孩群體,健康條件堪憂。比起大量的用藥,我們覺得食補的效果更優。例如DHA,歐米伽3不飽和脂肪酸,硒元素,葉酸等等,我們制定更符合消費者需要的營養,去「定製」不同類別的功能雞蛋」馬友彪對記者說。

下午1點鐘,蛋雞養殖場準時進入揀蛋時間,現代化的全自動設備將雞舍里的近2萬隻雞蛋傳送至蛋庫房,總經理曹天旭向我們介紹起了整個分揀過程。雖然全是機器化設備了,但機器在運行過程中,還需要人工配合分揀、上托、包裝。蛋庫里,工人們分工不同,但卻都幹勁十足,忙的不亦樂乎。盛軒農業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的蛋雞養殖場為他們提供了多種就業崗位,讓這些人有了一份穩定的經濟收入。

盛軒農業技術開發有限公司位於涿州市豆莊鎮翟家莊村,是全市的養雞龍頭企業,占地150畝,規劃建設3個現代化雞舍,可養殖蛋雞12萬隻,10個高標準蔬菜花卉大棚,年產農作物10萬斤,產值8000萬。公司與中國農業科學院,國家飼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承擔多項國家級科研項目。這不僅能創造就業機會,提供就業崗位,帶動附近村民增收致富,還能進一步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加快鄉村振興步伐。

據了解,河北盛軒農業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養殖、種植、科研、飼料和有機肥加工等於一體的科技公司。公司依託國家飼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究與人類健康有關的天然動物植物產品(如富硒營養素等),對產蛋雞、鴨、水產動物生產性能、蛋品質、腸道健康以及藥物代謝動力學的影響,開發系列功能性禽蛋、生產水產產品。

「根據特定人群的膳食結構、身體健康狀況,確定其膳食缺乏的營養素,生產定製型適用於老年人、青少年兒童、嬰幼兒、術後人群、月子母親等人專用安全、健康、高品質雞蛋、雞肉、魚肉;同時利用雞糞生產有機肥,滿足有機菜園和果園的需要,為高品質消費者生產訂製型生態蔬菜、水果,滿足人們「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健康長壽」。曹天旭說,下一步公司將繼續堅持生態健康產品思路,打造品牌效應,示範帶動周邊更多的農業大戶走生態養殖致富路子。

產業興,百姓富。規模化養殖、全自動化運行,無害化糞污處理,不僅讓盛軒農業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源源不斷的為社會提供優質無公害鮮蛋,而且還能消化當地玉米,利用發酵雞糞還田達到增產增收目的,在助力脫貧攻堅上有了大作為,進一步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加快鄉村振興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