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很多省份高三學生紛紛開學。在疫情防控背景下,堅持「公平第一」「健康第一」的原則,教育部發布2020年高考延期1個月。高三師生返校後如何進行複習迎考、調節心理狀態呢?南京市考試學研究會副會長丁玉祥提出這些中肯的指導建議。
複習節奏:
重新調整複習內容、模擬考試等
「高考延期後,師生時間焦慮減少了,但複習的時間要重新計劃與安排,學校要對標對表,細緻安排,計劃到天,落實到人。在具體複習備考與教學管理上應做九個調整。」丁玉祥提出,一是課時複習內容安排的重新調整(高考雖延長1個月,比往年還是缺約半個月時間)。二是階段模擬測試的時間安排與形式調整。三是疫情防控下的課堂複習模式的調整。四是學生輔導答疑的方式與形式調整。五是學生自主學習時間與安排的重新調整。六是複習備考的內容選擇與難度定位調整(內容難度把握要准,減少不必要的無效訓練)。七是複習中師生的心理指導的安排與學生活動調整。八是複習每日日程安排與疫情防控常規工作銜接的調整。九是後期備考的氣候覆化帶來學習環境保障的調整等。
心理狀態:
避免過度防禦、焦慮恐慌等不良心理傾向
由於學校人群密集,存在人員交叉感染的危險,如何在有限的時間裡,有效加強疫情常態防控與高三複習備考之間關係的平衡指導,有效消除高三考生和家長過度擔心延期復學對複習備考的影響,巧妙化解考生心理焦慮?
丁玉祥表示,三返校複課後,不要匆忙進入複習備考狀態。要通過開學第一課或班會課及時地澄清師生思想上的模糊認識,緩解師生在疫情防控上的心理壓力,及時糾正四種不良的心理傾向。一是消解過度防禦心理。複課後在教室里考生人群密集,沉浸在疫情防控期的處處擔心被傳染、時時處於防備狀態的過度防禦的心理;二是緩解焦慮恐慌心理。擔心假期線上學習效果不紮實,複課後學習跟不上或成績掉隊的焦慮不安心理;三是化解悲觀失望心理。因為延期複課部分基礎不紮實的考生覺得備考難度大,認為自己怎麼努力都不行,產生的悲觀失望心理;四是要破解盲目樂觀的心理。一些考生對 「停課不停學」期間的線上複習的效果過於盲目樂觀,缺乏假期線上課程效果的準確把握,呈現盲目樂觀的心態,格外需要注意。
學習狀態
迅速從線上學習向線下學習狀態調整
丁玉祥說,考生從長時間居家封閉學習進入熟悉、有規律的校園學習生活。在學習安排、作息時間、學習形式上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客觀上面臨著三種狀態的調整。一是從假期線上學習狀態轉向開學線下學習狀態的調整;二是自由閒散的假期學習狀態轉向有規範作息時間的校園學習狀態的調整;三是煩躁焦慮漫無目的學習狀態轉向節奏迅速高強度運轉的備考學習狀態的調整。教師要指導考生理性地面對三種狀態的角色調整,儘快進入快節奏的複習備考狀態,避免複習掉隊。
教學建議
及時摸底考生學情、關注高考命題研究
針對複課後高考複習,丁玉祥提出以下六點建議:一、學校要及時摸底考生學情。在返校複課前,學校要安排教師全面梳理假期線上課程的所學內容,針對課程目標精心設計學情摸底測試卷,及時組織學情摸底測試,形成學情報告;
二、統籌複習備考管理。學校的複習備考工作要做到「六個統籌」,即:一是統籌複習時間安排、統籌複習檢測安排、統籌作業量安排、統籌作息時間安排、統籌家校協作共育、統籌班級群體複習和個體自主複習的關係;
三、合理控制複習容量。在教學總體時間相對縮短時,課堂上教師應重點加強精講環節,把一些內容適當整合。課堂上,要堅持以學定教、以教論學與以評促學的原則,最大限度的保證考生課堂學習目標的達成。課前,教師可提供章節串講的微視頻,幫考生理清基礎知識;課中,突出重點精講;課後,及時進行評價,檢查課堂學習效果;
四、選擇多樣教學方式。加強自主學習與小組合作學習,充分調動考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在可能的情況下,繼續嘗試線上教學與線下學習的混合方式,採取「線上點播,線下答疑,個別指導」的複習形式,交互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形成多種學習方式互相協同、互相補充的格局;
五、精準定人課後輔導。針對考生學習脫節、掉隊現象,合理控制作業的數量,及時安排課後的學習補償;
六、關注高考命題研究。根據教育部的文件,今年高考增強關鍵能力考察,優化試題情境設計,增強應用性、創新性。今年複習備考時間縮水的情況下,更要加強新高考命題導向研究,提高複習訓練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王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7Io9THEBrZ4kL1Vised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