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聽到好多家長說,我們的孩子可聰明了,上小學一二年級的時候都考雙百,大了就皮了,不努力學習了,怎麼說就是不幹,愁死人。
而有的孩子在進入初中後,成績在逐漸下降,有的家長就怪罪於自己的財力不足,而沒有進入一個優秀的學校,甚至對於孩子的老師和學校指手畫腳,你們怎麼教的,你們學校真差,諸如此類。
我們的教育體系,我們的教師現在都是很優秀的,教師們自身經過努力,過五關斬六將,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最後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我們的教育經過了上千年的沉澱,我想說他是當先世界最優秀的。更適合我們國情的教育體系。
那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學習不好的現象呢,那就是您對孩子的學習是一種假關心,您的苦難教育毀了孩子的學習。
為什麼說苦難呢!
1.首先您把自己的意願強加於孩子身上,我們家長畢竟沒有專業的老師優秀,而您選在了一意孤行,在不進行實際考察的情況下,想當然的認為孩子應該如何如何,而沒有針對具體問題具體對待。
比如孩子背書比較慢,你說他怎麼那麼笨,而沒有去培養他的提前預習和做事認真的態度,以及是否擁有一個沒有打擾的良好環境,只是一味的批評,這樣他會很反感,而找不到突破口,慢慢的就更背不下去了,而不是靠您一句話,他就醒悟,就能一下子變聰明了。
2.你是我們家的未來,你祖上出過狀元,你的家長我的理想是科學家因為一點小失誤沒有當上,你一定要如何如何。過高的期望壓在孩子身上,而這時孩子還只是懵懂,你說這些話對他一點幫助沒有,還會形成一種不正常的心裡。讓他的人生觀世界觀都不能良好的形成。剝奪了孩子的正常發展的空間。讓他對學習失去興趣。
3.不注重習慣的養成,而只是一味的訓斥。學習是一個漫長的自覺的過程,培養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將會事半功倍,而不是您一句話他就轉變了。實際上現在的孩子都比我們更懂得一些大道理,知易行難。
所以在小的時候,就培養他一個正確的學習習慣非常重要,等到大了,學習習慣沒有形成,那麼勢必效率低下,久了便認為學不會,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一下子的努力是沒有效果的。
所以,要提高孩子的成績,要從小養成優良的學習習慣,創造學習環境,多鼓勵,逆向的打壓教育,不但不能形成一個好的效果,往往還會讓他情緒低落,學習效率更低。不要把自己的理想強加於孩子在,因為你並沒有做到。如果你有能力幫助他,那麼就去仔細分析學習中遇到的具體問題,進行一一攻克,而不是籠統的一句話努力就行,這樣只會讓已經疲憊的他連信心都丟掉了。
也不要對孩子的老師和學校說三道四,我們既然已經進入了這所學校,那麼就要面對眼前的一切,相信這是我們家孩子目前最好的狀態,如果連家長都對孩子學校有意見,那麼孩子就會認為我進了差的學校,還是差的老師,那麼我學習差也是理所當然了,看到了沒有,你的所有的所謂真理,最後就真的變成了真的。而如果你去多找老師溝通,多去解決問題,那麼孩子必然會優秀。
我們的孩子不缺壓力,不缺教育,其實他們已經很優秀,我們沒有必要用自己不成熟的教育方法去強加於孩子,不要讓我們的愛心,變成孩子負重不起的大山。學習還是要相信科學方法。多讚揚,多鼓勵,多讚許,培養信心比說狠話更有用,效率更高,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