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先鋒 黨員本色】砥礪顯本色 齊心控疫情

披星而來,戴月而歸

團結一致,堅定前行

在嚴峻的防控形勢前面湖北市場監管人不曾退縮


抗疫先鋒 黨員本色:襄陽

閆建國,襄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三級調研員,在開展黨員「雙報到」工作中,發揚志願服務精神,守土有責、守土盡責,用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


1月31日,我接到市場監管局黨組織的電話通知,要求全體黨員積極參加社區「雙報到」。2月1日,我來到居住地樊城區美滿社區的盛融青城小區開展黨員「雙報到」工作。


盛融青城小區位於樊城區清河口辦事處,屬美滿社區管轄。小區現有樓房11棟、住戶530多戶,常住人口1500多人。居住人員複雜、年齡結構偏大、素質參差不齊,加之基礎設施較為落後,屬於比較難管理的小區。


我接受任務後,當天下午找到物業負責人,對疫情防控期間小區安全防控措施提了建議。隨後在小區群里呼籲廣大黨員積極參與到黨員志願者活動中,組織小區黨員志願者活動,加大小區防控力度,杜絕病毒進入小區,確保小區住戶生命健康,我做了以下幾件事:


嚴防小區入口,把病毒隔離在小區外。我從家中拿出鋪在茶几下的地毯,鋪在小區入口處,上面灑滿酒精,每位進出人員,進行鞋底消毒,不讓病毒進入小區;嚴把出門關,嚴格控制人員外出。所有出入人員,必須有單位出入證明,否則一律不准外出;門口設置體溫防控點,進出人員隨時觀察體溫。為滿足群眾購物需求,我還在小區群里公布了代購物資(包括買菜、買糧、買藥)的聯繫電話。


組建小區黨員志願服務者工作群。在我的號召下,有22名黨員志願者站出來,為大家生命健康保衛戰助力。制定黨員工作職責,每位黨員負責一棟樓,並建立微信工作群。排查摸清每戶的基本情況,包括有無武漢返回人員、有無發燒、咳嗽的病人。小區住戶變更情況多,包樓房的黨員們不辭辛苦、逐戶了解,有時我們忙到晚上七點多鐘才回家。經過幾天地毯式的排查終於弄清了變更住戶的情況,掌握了第一手資料。


為社區開展排查作好鋪墊。黨員們堅持每天簽到,並在大門口輪流值班。利用小廣播巡迴宣傳防疫知識。定期對小區樓道、苗圃、垃圾桶、空地等進行消毒殺菌,對小區不戴口罩、游散、遛狗人員進行勸回。


幫助困難群眾解決實際問題。小區有不少孤寡老人不會使用手機,購物不方便。我及時向社區反映他們的實際困難,社區很重視。經認真核實,解決了他們所需的生活用品和藥物。


積極配合社區開展小區排查工作。社區開展排查時,有不少住戶不理解、不開門,怕被傳染病毒。22名黨員參與到社區工作中,每棟樓、每層樓、每一戶都留下他們忙碌的身影。由於黨員的參與,社區順利完成了二輪排查任務。


由於小區管理到位、措施得力,加之社區的大力支持,22名黨員勇挑重任,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截至目前,小區沒有一人被感染新冠肺炎。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通過參加這次疫情防控我體會到:


要帶頭講政治。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把小區業主的健康安全放在第一位,就是講政治的具體體現。作為一名黨員,要聽從黨的召喚,服從黨的安排,聽從黨的指揮。樹立一盤棋的大局觀念,才能保證疫情工作萬無一失。要在關鍵時刻統一行動、聽從指揮、堅守崗位、不講條件、不提要求,主動承擔黨組織分配的工作任務。


要帶頭抓落實。市委組織部要求各個社區成立臨時黨組織,我受社區任命為小區臨時黨小組組長。我帶領小區黨員志願者堅決貫徹落實好上級黨組織發布的各項防控措施,保證政令暢通,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在關鍵時刻,發揮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做到嚴防死守、不留死角、不出紕漏、環環相扣、形成工作閉環,擔當起防控責任。落實「防輸入、防擴散、防輸出」的要求。


要主動亮身份。我在小區群里主動站出來,亮明自己的身份,坦誠自己的真實情況,亮明工作職責,做到干在一線,沖在一線,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感召身邊的黨員和群眾。樹立「向我看齊」防控標杆,帶頭踐行疫情防控要求,弘揚正能量,教育小區群眾仔細辨別各類信息,不傳謠、不信謠,共同維護公共秩序。


要帶頭做好宣傳。要通過各種渠道做好小區的宣傳工作。科學參與疫情防控,引導小區業主做好安全防護措施,引導業主自覺向社區報告相關信息,如實提供有關情況,做到不漏報、不錯報,承擔起一名黨員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勇於擔當作為的責任。


要積極搞好服務。要以對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堅定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組建黨員志願服務隊,主動為小區日常生活服務,落實做好睏難群眾幫扶關愛工作,堅決落實聯防聯控、群防群控各項措施。


抗擊疫情是一場硬仗,我們每個人一定要做好力所能及的事,理性認識、認真防護,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讓我們攜手同心、眾志成城,用實際行動貢獻自己的力量,讓愛凝聚成抗擊疫情的強大合力。


抗疫先鋒 黨員本色:咸寧

2月27日晚上九點多,當記者問到仍然堅守在防控值守點的張宏寧,為啥自己有糖尿病、高血壓等一身病還要當志願者時,他這樣告訴記者,「我沒多想,就想保護好他們的安全」。



咸寧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離退休老幹部科科長張宏寧口中說的「他們」,就是該局128名退休人員和南昌路張家灣8號藥監局小區的24戶77個居民。截止到今天,他已經在疫情防控一線堅守了24天,成為他們安全和健康的「守護者」。


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咸寧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反應迅速,2月初就安排了包保幹部和志願者值守管控市局各小區,張宏寧不顧自身多年的糖尿病、高血壓等病,主動請戰到南昌路張家灣8號食藥監小區值守。到崗後,他迅速對小區居民逐戶進行摸底排查,對武漢返咸、外鄉返咸和小區居民等人員情況逐一進行登記和體溫測量。



1月21日,局裡一退休幹部從武漢人民醫院動完手術後回家,張宏寧得知後,立刻將情況上報。因這位老人是股骨手術,行動不便,張宏寧將老人抬到小區所住的四樓,將老人安頓好後,又及時告知不要出門,並安撫老人不要擔心家裡的生活,有事直接跟他聯繫。


自此以後,張宏寧堅持每天上門為老人測量體溫,為老人送物資、幫助倒垃圾。同時,為做好監督員,把好第一道關,張宏寧除了為進出小區的每一個人員做好登記外,常常不辭辛勞,挨家挨戶上門做好體溫測量工作。


張宏寧因為多年負責老幹部工作,對局裡的老幹部情況最為了解,面對疫情,他義不容辭,做起了大伙兒的宣傳員。



2月4日,張宏寧從局辦領取了500個口罩以及800袋中草藥包後,先後四次在城區奔波,為每一位退休同志送到家,挨家挨戶宣傳疫情防護知識,及時答疑解惑,引導他們不信謠不傳謠,切實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同時他還協調老黨員參與小區值守工作,並建立微信群,在微信群中引導勸導小區群眾不外出、不走親訪友、不舉辦宴席、不搞家庭聚會,自覺配合做好疫情篩查排查工作。廣泛動員群眾、凝聚群眾。


小區的值守不光是往值守點一坐就行,張宏寧除了對小區部分上崗返工人員進行檢查證件、信息登記、測量體溫、全身消殺等多道關口的管控外,他還急群眾之所急。從2月5日開始,為小區居民積極協調物資供應,每天收集居民急需的物資,聯繫供應點配送。為了能滿足每戶居民不同需求,為大家做好服務,張宏寧總是騎著他的小電瓶車,到各家超市為大家採買蔬菜、水果、藥品等生活物資,然後又不辭辛勞地挨家挨戶分發派送上門;家裡沒有天然氣可用的退休幹部,他也會為他們跑很長一段路去充值點代充天然氣;經常到了夜間他依舊堅定不移地值守在他的崗位上。



2月25日,張宏寧正準備交接班回家吃午飯,小區居民64歲的李全方焦急的找到他,說他88歲的父親前列腺動過手術,每天需要通過導尿管導尿,中午突然發現導尿管不排尿了,不知如何是好。



張宏寧沒有因為上午值守工作結束而推脫,立刻幫忙打電話聯繫社區衛生站和所在社區網格員,又跑前忙後幫忙開具轉診證明、想辦法聯繫車輛,不顧自身疲勞,用推車幫忙把李全方的父親從家裡推出來,將其送到市中心醫院治療。此時已是中午將近兩點,患有低血糖的張宏寧已是臉色蒼白,渾身顫抖無力,值守點的居民見狀立刻給他送來酸奶喝下後才慢慢緩解了不適。


小區居民被張宏寧的熱心腸感動著,提起他來都讚不絕口。20多天的值守,大家跟他都處成了親人,有啥困難找他幫忙解決,有啥心事兒也都找他嘮。「保護好他們的安全和健康就是我的職責。」張宏寧說,只要需要,他將一直堅守。


抗疫先鋒 黨員本色:荊州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公安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文鋒義無反顧扛起食品安全監管大旗,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戰爭中,帶領專班人員甘靜、胡雪章、鄭玲等人踏上了抗擊疫情、保障民需的新征程,切實將防控工作落到實處,嚴防死守,用真情、用行動守護了群眾「舌尖上的安全」。詮釋了共產黨員愛崗敬業、無畏風險、嚴於律己、勇於擔當的優秀品質。



文鋒是一名食品安全監管衛士,多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優秀企業保姆,卻是一名「不合格」的兒子。由於食品監管責任重,壓力大,常常沒有時間陪伴年邁多病的父親,特別是疫情發生以來他一直堅守在一線,披星戴月只為防控疫情,直至父親溘然長逝。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面對已故的父親,他未能及時盡孝;面對疫情,他忠誠擔當,愛崗敬業。一方面是喪父的巨大悲痛,另一方面是嚴峻的疫情防控任務,二者間他選擇了工作,雖悲痛萬分,但在其父親火化後又毅然投奔戰疫一線,面對同仁的關心,他強忍悲痛,毅然投入疫情阻擊戰。



面對防控,既要保供,更要保安,可以說責任重、壓力大、戰線長。文鋒臨危不亂,紮實部署,督促街面非生活必需品門店關停,不間斷開展門店關閉情況巡迴檢查,每天帶隊巡查160餘家,勸停8家門店,確保關停有效,減少疫情風險隱患。


結合日常監管、投訴舉報、疫情防控期間食品安全特點和轄區實際,聚焦食品安全突出問題,加強對相關農貿市場、商場超市及醫患定點餐飲單位等重點場所的監管,組織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檢查行動。


充分發揮食品快檢車技術保障作用,通過不定時快速檢測,現場取樣、現場檢測,提高監管的預見性、靶向性、時效性。


截止目前,已在7家醫患餐飲服務單位、3個農貿市場、10家超市、2個鄉鎮配送點,開展快速抽檢18次,抽檢320個批次,均合格。一切的一切只為堅決把食品安全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切實保證廣大居民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能夠吃上健康放心的農產品。



確保群眾肉、菜、糧等生活必需品的供應是一項重要又緊迫的工作,「百姓的米袋子、菜籃子是防疫牆,更是戰疫的信心和生活的命根子,馬虎不得!」他協調湘康公司及豆源泰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解決百姓食用肉及豆製品的問題。幫助全縣生活物資必需品門店辦理通行證,保證其供應。


責任使然,擔當使然,文鋒始終在行動,疫情防控以來,他的工作場所幾乎全部在戶外,微信運動每日步數始終保持在兩萬步以上,但他是一名高尿酸引起的滑膜炎患者,腿上經過多次微創手術,始終復發,但在疫情面前,在責任面前,他始終向前,一步步走出來的是責任、是擔當、更是使命。


文章來源:綜合自地市州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