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娃式藥品包裝,此類怪狀何時休

2023-12-18     健康報

原標題:套娃式藥品包裝,此類怪狀何時休

評論

將126片維生素B族藥品分裝進7個小瓶子,再將7個小瓶子裝入1個大瓶子對外售賣,近日,有網友在社交平台發布視頻,稱其購買的某品牌維生素B族藥品存在過度包裝現象,質疑廠家通過俄羅斯套娃式包裝賺取利潤。網絡上,關於該品牌維生素B族套娃式包裝的吐槽不在少數。

早在去年,就有不少網友在社交平台質疑該藥品包裝不合理。對此,該藥品廠家回應稱,該款藥品的重要成分是維生素B2,該成分見光後容易被分解,從而影響藥性。採取套瓶銷售是為了最大程度避光,從而保證藥品安全。

然而,這一說法並不能讓人信服。有網友提出,如使用鋁箔分裝,既便宜也能實現獨立包裝和避光。專家則表示,避光保存是必要的,但維生素類藥品成本低廉,採用過度包裝方式維持藥性並無必要,消費者只要將這些藥品存放在臥室、書房等的陰涼乾燥處,每次服用後注意及時蓋好蓋子,也能實現較好的保存。

面對消費者的質疑,該藥品廠家工作人員承認分裝模式增加製藥成本,但不願透露新的包裝具體增加了多少成本。在線上網購平台頁面中,同樣是100片的復合維生素,最便宜的一瓶僅需兩三元,而該品牌維生素B族優惠後最低也要一瓶83元。可見,套娃式包裝成本在藥價中占比之大。

去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商品過度包裝治理的通知》,明確要求防範商品生產環節過度包裝,引導醫療機構針對門診、住院、慢性病等不同場景和類型提出藥品包裝規格需求,引導藥品生產者優化藥品包裝規格。不過,由於相關標準的缺失,優化藥品包裝的要求更多停留在倡導層面,既不利於有關部門加強監管,也難以對藥企形成有效約束。

遏製藥品套娃式包裝,有必要給藥品生產者立個規矩,給過度包裝套上韁繩。自去年9月30日起,由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上海市藥品監督管理局指導,上海市計量協會聯合上海市醫藥質量協會組織編制的《藥品包裝物減量指南 片劑和膠囊劑》團體標準正式實施。作為全國首個藥品領域包裝物減量相關團體標準,該項標準從包裝空隙率、包裝層數、材質選擇、中包裝、運輸包裝等方面都作出具體規定,填補了「限制藥品過度包裝」的技術空白。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只有儘快制定出台限制藥品過度包裝的國家標準,從源頭規範藥企的生產行為,讓監管部門治理有章可循,才能有效遏制套娃式包裝現象。

文:張淳藝(公職人員)

輯:楊真宇

校對:管仲瑤

審核:徐秉楠 王樂民

喜歡就告訴我們您「在看」

本文經「原本」原創認證,作者健康報社有限公司,點擊「閱讀原文」或訪問yuanben.io查詢【Z121EXH3】獲取授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7968d101b46e33dda704f00527c9bbc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