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為何被認為是「穿越時空」的人?他獨特的治國之策,便是鐵證

2023-11-23     歷來現實

原標題:王莽為何被認為是「穿越時空」的人?他獨特的治國之策,便是鐵證

王莽為何被認為是「穿越時空」的人?他獨特的治國之策,便是鐵證

皇宮衛隊長氣喘吁吁進去報告:「陛下,王興和王盛帶來了。」

朝堂上,一個守城門的哨兵和一個賣燒餅的生意人在那裡戰戰兢兢,嚇得面如土色,不知道自己犯了什麼罪,也不知道皇上會如何發落自己。

「朕宣布,封王興為衛將軍、奉新公;封王盛為前將軍、崇新公,你們現在就去領一套官服,回家洗洗澡,準備明天上任吧。」皇上認真地說。

這一幕,發生在公元6年的長安皇宮。在龍椅上面說話的人名叫王莽,是新朝的開國皇帝,也是本朝唯一的皇帝。

封建社會是人治社會,升官全憑上級一句話,所以有千奇百怪的升官過程。有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有不學無術者因機緣巧合被提拔當官的,不一而足。但是派官差滿大街尋找名叫「王興、王盛」的人,把他們拉進皇宮當官的,恐怕僅此一例。

原來,王莽篡奪了漢朝大權,為了說明自己行為的正當性,他就編了一個故事,說自己本來是一條修煉幾百年的白蛇。漢高祖劉邦起義的時候,把活生生的自己給斬殺了。

到了晚上,白蛇就哭著去找劉邦算帳:「你起義也就算了,為什麼斬我?我再有不久就修煉成仙了,你這一來,我的修行白費了,太不公平了吧。」

劉邦自覺理虧,就說道:「白蛇啊,別鬧了,為了彌補我的虧欠,回來讓你噹噹皇帝,你看如何?」

白蛇一聽,覺得還划算,就不再糾纏。於是上天安排白蛇在公元前45年投胎到了漢朝,叫做王莽。

待到公元6年,漢平帝病死,太子年幼,王莽就當了皇帝,建立了「新朝」。

篡位在古代是大逆不道的事,王莽害怕天下人不服,就編了這麼個有鼻子有眼的故事,說自己當皇帝是劉邦協議轉讓,老天早就安排好的。

除此之外,王莽還讓手下鼓搗了一個《金匱圖》,寫了很多人的名字,還畫了他們的圖像,還寫了他們應該擔任的官職,說這是老天安排來王莽新朝當官的。

當然,上面絕大多數人,都是王莽的手下或者親戚。但是也有例外,比如冊子上「王興、王盛」純粹是胡謅的,王莽並不認識,文武百官也沒有人叫這名字。

時間一長,王莽有點著急了,假如這王興和王盛找不到,那就無法自圓其說,「天命」的騙局就穿幫了。於是,王莽就吩咐手下滿長安城裡尋找王興和王盛。

朝廷里沒這名字,街面上可就多了,一下子找來了幾十個王興和王盛。官差經過篩選,選出了一個賣燒餅的和一個看城門的小兵,被王莽封為官員。

不得不說,王莽是營銷高手,也是大野心家,這種營銷手段,歷史上沒有人能超越。

王莽有個很厲害的姑姑,當過漢朝皇后,即孝元皇后王政君。

王莽本人很會偽裝,王家先後有九人都當官了,有的還封了侯,還有人當了大司馬。這些人沒有什麼本事,當官之後生活奢靡,除了炫富就是擺爛。

唯獨王莽拒絕當官,在家獨守清凈,過著簡樸生活。他在家除了孝敬母親和成為寡婦的嫂子,還將哥哥的兒子當成自己的兒子那樣去撫養。

對同族和同村的長輩,他也非常孝順,經常上門幫助他們挑水砍柴,打掃衛生,對內侍奉諸位叔伯,十分周到,儼然是這個世家大族中的另類,久而久之,王莽的名聲打出來了,都說他是道德楷模。

大臣們聽說後,極力向皇上推薦,24歲時,王莽「被迫」進宮當官。

當官之後,王莽繼續堅持做好事,把自己的俸祿分給窮苦人,甚至把皇上給自己的「專車」都買了,救濟有難的百姓,自己走路上朝。

在朝中,王莽對待上級和下屬都十分友好,辦事也非常認真,吃苦在前,享樂在後,功勞都給別人,錯誤搶著承擔。他的母親穿著補丁衣服和有破洞的鞋子,同事去看望的時候,竟然以為這老太太是家奴。

這一來,滿朝官員無不稱讚他,說王莽這人太奈斯了。

甚至,他的二兒子王獲殺死了自己的家奴,本來這事沒人知道,王莽得知之後主動問責,逼著兒子自殺。

這下子大臣們更感動,紛紛向太后建議,封王莽為「安漢公」。王莽依舊沒有飄飄然,說讓我當官可以,但是我不要食邑和俸祿。

每當各地出現自然災害的時候,王莽帶頭降低伙食費,一天三頓素食,不喝酒不吃肉。他還向太后建議,降低百姓賦稅,開倉放糧救濟災民。

在他的努力下,長安還專門修建了避難所,安置無家可歸的災民。

他還非常尊重知識分子,無論年齡大小都稱他們為自己的老師,並在長安修建了一萬套高規格保障房,專門分配給有名望的讀書人。

王莽還喜歡抽出時間就去看望災民,跟他們一起吃飯。

隨著王莽的人氣日漸增高,朝野一片讚譽聲。漢平帝死後,王莽眾望所歸地再往前走了一步,直接當了皇帝,建立了新朝。

不得不說,王莽是營銷高手,造勢專家,策劃大師。這手段,連後世的袁世凱都望塵莫及。

那麼,為什麼說王莽是「穿越時空」而來,依據何在?

因為王莽登基後,推出一系列舉措,太過超前,完全超乎古人的思維,倒像是20世紀政治家的舉措。

比如,他大力推行公有制,進行土地改革,把全國的土地全部收歸國有,然後再平均分配給天下所有人。

還有,無論是誰的土地,不允許進行買賣,以防止農民失去土地,重新返貧,杜絕兩極分化。

僅僅是把土地收歸國有也就算了,他還宣布,把鹽、鐵、酒、鑄錢及山林川澤都變成國家的,幾乎把中山先生等人追求的「天下為公」理念,超前了兩千年去踐行。新成立的機構,類似於今天的央企,就連民國時期都沒有實現。

他這樣做的初衷,是消滅剝削和壓迫,也只有20世紀的偉人們才有這樣的思想。

在宏觀調控上,王莽也是高手。為了平抑物價,抑制通貨膨脹,他採取了發行新幣(當皇帝15年,四次發行貨幣),讓百姓用五十枚五銖的小錢來兌換他發行的一枚十二銖錢,通過這種兌換賺取差價,這就讓百姓手中的錢大大縮水,把他們手中的財富挪進國家的口袋。

當經濟不景氣的時候,他還通過增加貨幣發行量的辦法,來刺激經濟發展。

這主意也只有民國時期的國民政府和後來的經濟學家能夠想到,民國時候發行法幣,廢除舊幣,跟王莽的做法如出一轍。

在依法治國上,王莽的做法同樣超前。

古人講「刑不上大夫」,他登基後宣布「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無論你官職多大,觸犯法律之後不能赦免,不能緩刑減刑,不能住高級牢房,和普通罪犯一樣接受懲罰。

這就是典型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以罰代刑」,這一點連民國都不能比,只有1949年之後才會如此。

為了實現人人平等,王莽還終結了奴隸制度,這麼說吧,這一點比西藏取消農奴制度還早了早了1900多年。

王莽時期,還建立了國家銀行機構,為了促進生產,允許國家銀行以合理的利息給老百姓放貸。

在教育方面,王莽也推出了一系列超前舉措。比如在全國建立太學,以培養社會需要的高級人才。

此外,他還加強了對教師的成績獎勵和按照貢獻進行職稱評定,以鼓勵更多人走上講台,從事教育工作,提高國民素質。

他實行新的「縣官制度」,即將縣的行政權和財權分開,這也是典型的防止貪污的現代做法。

此外,他還宣稱「官無常貴,民無終賤」的政策,打破鐵飯碗,廢除終身制,這種理念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後,才會出現。

綜上所述,王莽上位的手法超前,他沒有像明朝的魏忠賢那樣通過閹割到皇宮去,然後取悅皇帝進入權力中心。他也沒有像唐朝的李林甫那樣結黨營私,貪贓枉法往上爬;而是成功偽裝自己,包裝自己,來控制民意,最後一步登天。

在現代人看來,這就是通過當戲精影帝來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古人根本就沒有那樣的高情商,所以說他是疑似穿越。

此外,他的執政理念也是超前的,他追求世界大同,是烏托邦式主義的翻版,也只能是現代人想得出來,更是砸實了他的「穿越者」身份。

實事求是地說,王莽所做的一切並非僅僅為了勞苦大眾,而是為了穩固自己的統治,洗清自己篡位的原罪。

另外,他的所謂新政並未讓社會進步,事實上反而加重了百姓的負擔,加劇了社會矛盾,註定要失敗。

朱紹侯主編的大專教材《中國古代史》對王莽評價很值得一提:王莽「採取了一系列反動的措施,造成了當時經濟混亂和政治不安,給他的人民帶來了更大的災難和痛苦。」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下士時,假使當時身便死,一生真偽有誰知?」白居易寫的這首詩,入木三分。

疑似「穿越」的王莽,本身就是一個野心家,讓利於民是假,與民爭利是真,被劉秀推翻一點都不奇怪。

跟王莽相比,劉秀才是真正的好(chuan)皇(yue)帝(zhe)。

參考資料:《後漢書 卷九十九下 王莽傳第六十九下  》《王莽改制:一次烏托邦式公有制的嘗試》中國作家網 2021-05-01

參考資料:《後漢書 卷九十九下 王莽傳第六十九下  》《王莽改制:一次烏托邦式公有制的嘗試》中國作家網 2021-05-01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793c51ba822e785a8e5ce712e5502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