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哪些城市以「漢」命名?最先想到武漢,另一個因三星堆出名

2023-05-15     蘇丹卿

原標題:中國有哪些城市以「漢」命名?最先想到武漢,另一個因三星堆出名

進入主題之前,我們先看一組數據: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末,中國共有691個城市,其中地級以上城市297個、縣級市394個。

在這691個城市中,每一個城市都有屬於自己的鮮明個性與特色,不論是大城市還是小城市,它們均以獨特的出色風格吸引著每一個人,或文化、或美食、或城建、或經濟、或風光……還有的城市因為「某個字」而顯非同一般。

比如,中國有多少帶「京」的城市、有多少帶「城」的城市……諸如此類的話題,雖說是茶餘飯後的一個閒談話題,但有時候往往會使人們對某些城市產生新的好奇和探索。

今天,我們也來一個這樣的閒談話題——中國有多少帶「漢」字的城市。從全國的691個城市中,突然找出帶「漢」的城市,似乎並不太容易。 今天與大家分享這三個名字中有「漢」的城市。

最先浮現腦海的便是位於中部地區的武漢,這是一座被譽為「英雄的城市」,是聞名中外的超大城市,簡稱「漢」,別稱「江城」。

長江與其最大支流漢江穿城而過,並以交匯的地理優勢劃分了武漢三鎮的隔江鼎立之局勢,再加上百湖之數量,使得武漢更具特色,甚至是有「獨一無二」的城市肌理。

然而,武漢名氣之大,不僅僅是因為「大江大湖」,更是因為其雄厚的實力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如果用一份簡短的城市簡歷描述它,你會發現這樣的武漢完全超乎了印象中、記憶里的城市形象。

它是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2022年自然指數-科研城市」全球排名11位、全國首批「千兆城市」、國際濕地城市、第一批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示範城市等。

作為中國經濟地理中心,武漢素有「九省通衢」之稱,是中國內陸最大的水陸空交通樞紐、長江中游航運中心,其高鐵網輻射大半個中國,是華中地區唯一可直航全球五大洲的城市,是人們心中的「中部老大」「設計之都」「新一線城市」等。

同時,武漢還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楚文化的重要發祥地。

春秋戰國以來,武漢一直是中國南方的軍事和商業重鎮,元代成為湖廣行省省治,明清時期被譽為「楚中第一繁盛處」和「天下四聚」之一。清末漢口開埠和洋務運動開啟武漢現代化進程,使其成為近代中國重要的經濟中心。武漢是辛亥革命首義之地,近代史上數度成為全國政治、軍事、文化中心。

這座城市發展很快,前途不可限量。這座城市的人更以豪邁、大氣的生活習性賦予了武漢無限可能。敢為人先、追求卓越,果敢、真性情的精神風貌流淌在每一個武漢人的骨血里。

與武漢一樣,漢中也簡稱「漢」,因「漢水」流經此地而得名,自古就有「天漢」 「漢家發祥地」 「中華聚寶盆」 「天府之國」等美稱。它是陝南地區最大城市,是關中-天水經濟區和成渝經濟區的重要連接樞紐,是西安到成都的必經之地,也是兩漢三國文化的主要發祥地。

廣漢雖是四川省的縣級市(由德陽市代管),自古就有「益州門戶、蜀省要衢、通京孔道」之說,是成都的北大門,且名氣甚大。不提別的,僅一個「三星堆」就已令人嘆為觀止,趨之若鶩。

境內三星堆遺址是距今5000年至3000年左右的古蜀文化遺址,被稱為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被譽為「長江文明之源」。

廣漢因此名聲大噪,三星堆博物館一舉成為全國最受歡迎博物館之一。2020年5月,入選「第十七屆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推介活動」的「十大精品」獎項名單。

縱觀這三個城市(武漢、漢中、廣漢),彼此之間在某種程度上是有一定聯繫的。

從水文地理看武漢與漢中,「漢水」將這座城市以及兩個省份(湖北、陝西)連在一起。

「漢」,在天指銀河,在地指漢水。漢水,即漢江,是長江最大支流,發源於秦嶺南麓陝西寧強縣境內,流經沔縣(現勉縣)稱沔水,東流至漢中始稱「漢水」,它流經陝西、湖北兩省,在武漢市漢口龍王廟匯入長江。

從文化性質看漢中與四川,兩地文化一脈相承。漢中從秦漢到宋末的大部分時間,基本是被以巴蜀為中心的行政區域所統轄。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 「行旅通商的要地」,還有「秦之咽喉」 「蜀之門戶」之稱,其南面就與四川省的廣元市、巴中市、達州市相連。

對於這樣的三個帶「漢」的城市,你們還有什麼想說的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785a4426161d4217e89d621f769436e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