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遊戲博主的「腳踏長征」

2023-11-06     觸樂

原標題:一位遊戲博主的「腳踏長征」

2023年1月3日,墨軒用自己的B站帳號「墨軒TG」發布了一條整活視頻:《差生文具多:真「腳本」打遊戲》。那時,他還沒有想到,自己未來10個月的生活會因為這條視頻而迎來一場相當大的變化。

墨軒是一名全職遊戲Up主,平時發布的內容以《英雄聯盟》為主。因為他說話風趣幽默,加上經常搗鼓一些腦洞大開的打法,粉絲們都很愛看,他自己也樂在其中。《差生文具多:真「腳本」打遊戲》中,他用改裝的腳踏代替鍵盤上DF的位置,用來「解放手指」,更方便地一邊移動一邊釋放召喚師技能。

這不是他第一次發布腳踏相關的視頻。2021年,他就冒出了利用改裝的腳踏板「沉浸式開車」的想法。「老司機開車」是《英雄聯盟》圈子裡的一個梗,源自英雄「塞恩」蠻橫衝撞的大招。墨軒把腳踏內部的線圈連到電腦上,再對應上技能鍵位,用塞恩放大招時,他一踩腳踏,角色如同踩了油門一般「轟」地一聲衝出去,特別開心,特別身臨其境。

墨軒最開始製作腳踏只是為了自娛自樂

如今回看《差生文具多:真「腳本」打遊戲》,會發現許多「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的彈幕——視頻中原本用於整活的腳踏,意外地讓一些殘障玩家看到了契機,他們發私信給墨軒,請他製作腳踏教學視頻。墨軒本不是專業人士,但為了給對方答覆,他自己琢磨做法和材料,不僅做出了視頻教程,還自駕從家鄉到南方多個城市,為殘障玩家上門安裝腳踏,去製作踏板的廠商幫忙砍價,還錄製了不少「殘障玩家如何玩遊戲」的視頻,供有需要的人們參考……

前後大半年的忙碌,都被墨軒用「腳踏系列」記錄下來。每隔一段時間,粉絲們就能在他的主頁上看到相關視頻。今年10月,這個系列正式宣告「完結」——墨軒說,這不意味著從此不再做腳踏相關的內容,而是他此前承諾要為殘障玩家朋友們做到的事已經完成,自己東奔西跑的日子也告一段落。在此之後,他終於有時間忙自己的生活,並且回憶這段難得的經歷。

意外誕生的「腳踏系列」

墨軒給人的第一印象是「周到」。在我們開始對話之前,他給我發來一張表格,裡面按照時間線整理出了「腳踏」系列的視頻網址。他學的是廣播電視專業,也有一些接受採訪的經驗,聊起自己這段經歷,他顯得落落大方。

提起「腳踏」系列,墨軒說,能受人關注純粹出於偶然。

「腳踏這個東西其實一直都存在,但很小眾,不被人熟知。」墨軒告訴我。這種腳踏不是賽車遊戲的專用配件——那些配件非常昂貴——就是單純的、輔助性的、所有玩家都能當做遊戲配件使用的腳踏。據生產廠家說,這個東西在國外其實賣得不錯,受眾也並不針對殘障人士,人們只要有需要就會買來用。但在墨軒的視頻火起來之前,國內不少玩家要麼完全不知道腳踏的存在,要麼知道但覺得「沒必要」。

「對很多有手有腳、能正常打遊戲的人來說,腳踏就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嘛。」墨軒說,用腳踏玩遊戲,腳的動作還要專門適應,不練習的話也不容易打得好。以更方便打遊戲的理由去買腳踏,在很多人看來和「智商稅」差不多。即使是墨軒自己,如果不是為了配合塞恩的大招,也想不到去用。

墨軒自稱「只是個遊戲博主」,做手工的事情都得從頭學

但看到腳踏視頻之後的殘障玩家顯然不這麼想。有玩家發私信告訴墨軒,自己只有一條胳膊,要是能用腳放技能,玩起遊戲來就方便許多,所以想請他錄個教學視頻。

一開始,墨軒感覺相當吃驚。他沒想過自己的粉絲群體中會有殘障玩家。哪怕現在網際網路已經如此便利,網絡上也有很多殘障玩家開直播、發視頻,很多人依然不夠了解這個群體。墨軒此前也從來沒有和他們打過交道,「就是日常接觸不到」。

既然接觸不到,殘障玩家玩遊戲的需求也就難以得到滿足。或者說,在許多人心目中,殘障人士的娛樂需求、精神需求都要為一些更緊要的問題——比如求職和社會保障——讓位,不少殘障玩家開直播、做主播的首要目標也是增加收入。目前,專門提供無障礙設備的廠商一直以Xbox這樣的大廠為主,他們從2018年開始開發無障礙控制器,還推出過一種晶片,能讓殘障玩家通過輪椅控制手柄。

但這就涉及到另一些問題。除了顯而易見的價格壁壘之外,殘障玩家的需求其實非常多樣。哪怕預算足夠,在各種各樣的設備里,他們要選出最適合自己的、最順手的,也很不容易。

當墨軒與許多殘障玩家面對面交流之後,他非常直觀地體會到了這一點。

墨軒第一次出門幫人安裝腳踏,是為了一位重慶獨臂玩家,他用視頻詳細記錄了自己利用手邊能找到的廉價設備製作一整套踏板的過程。安裝成功後,重慶大哥只花了很短時間就適應了操作,後續使用也相當順利。但墨軒也見過上限和下限完全不同的殘障玩家:有的人肢體完好,但因為疾病導致偏癱,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動作;有的人胳膊和腿都有不同程度的缺失,操作更加困難。還有一些特彆強大的玩家,在有腳踏和輔助設備之前,已經打到了非常高的段位。

「我碰見過一個人自己打了8000場『龍龜』(《英雄聯盟》中的英雄披甲龍龜拉姆斯),非常有毅力。」談起後一類玩家,墨軒非常佩服,「另一個人則用左手強行適應右手滑鼠。他現在段位很高,甚至能通過幫人打遊戲養活自己。」

墨軒所記錄的殘障玩家,身上有讓人敬佩之處

這些人對遊戲設備的需求千差萬別,而墨軒的腳踏尚且不能做到「定製」的程度。他會把腳踏給殘障程度最重的玩家試用——如果他們用了覺得不錯,那麼其他人應該也能用。

剩下的就是解決成本問題。對於自己「上門安裝」的玩家朋友,墨軒都是直接贈送,不收費用。然而一旦提起了「錢」,總有些不太友好的評論。此時,墨軒難掩自己的氣憤:「很多人沒有了解過殘障朋友的生存狀況,沒有了解過他們的真實需求,也沒有做過市場調研,隨口說出一些話,讓人看了很不舒服。」

有人在視頻評論中推薦電玩店的跳舞毯,說用那個也能控制遊戲。墨軒說,這些人不知道跳舞毯的成本更高,便宜的也要幾百元,貴的能到上千元,不論是讓殘障玩家購買,還是他自己改裝,都不是一筆小錢。實際上,墨軒送給殘障玩家的腳踏板,每套都能控制在幾十元。因為他親眼見過一些生活困難的玩家,知道他們收入不高、找工作不容易,對價格可能比普通人更敏感。

他還專門去了一趟生產腳踏的廠家,幫殘障玩家爭取到了更多優惠。「腳踏的價格其實很複雜,因為找廠家拿貨的可能有好幾級經銷商,經銷商會跟他們簽合同,不能賣得太便宜。所以你如果直接找廠商,他們的報價一般在40塊左右。」墨軒介紹,「但因為我發了視頻,幾個平台加起來有幾百萬播放吧,廠家很感激我讓更多人知道了腳踏。而且廠長也很實誠,他親自接待我,聽說是要賣給殘障朋友,就說可以給他們打折。」最終,墨軒成功地「把價格打了下來」,殘障玩家購買腳踏,僅需20元。

腳踏廠家的廠長很願意幫助殘疾顧客

在聯繫墨軒的玩家當中,也有不想用腳踏的。「有的朋友已經自己找出了一套非常完整的操作遊戲的經驗。有的人滑鼠鍵位特別多,他們覺得用著很順手,想分享出來。有的人想參考其他殘障人士是怎麼玩遊戲的。」墨軒說,「所以我也去找這些『自成一派』的玩家,看看他們的操作方式是什麼樣的。然後把他們覺得好用的方法記錄下來,做成視頻去幫助其他人。」

這是「殘障玩家玩遊戲」系列視頻的開端。墨軒希望,有人能夠在這些視頻中找到適合自己的辦法。

無形的紐帶

作為一個遊戲博主,墨軒製作腳踏的過程並不順利。哪款踏板「腳感」好,不同型號的滑鼠怎樣連到需要的鍵位上,如何給電路上防護膠,種種操作都是他一點點試出來的。「我連要的配件都不知道叫什麼名字」,這是墨軒一開始作為「門外漢」所面臨的最大困難。

他願意專門付出精力和成本去滿足這些殘疾玩家的要求,靠的其實是一些很質樸的情緒。「既然有人來求助,我想了一下,這些事情我可以做到,就去做了。」墨軒說。

這種說法讓他看起來很像一個行動力很強的人,但墨軒不這麼認為。「哪有!」他笑道,「我其實很拖延的。像之前接了廣告,我經常拖到最後一天才做……」

之所以會反覆嘗試做腳踏,上門為殘障玩家安裝,墨軒說,「因為那是別人的事」。「接廣告、做視頻是為了自己,和接受別人委託、幫助別人不是一碼事。」他告訴我,「所以對待的態度就不太一樣。」簡單來說,他對別人的事「更上心」。

在這個過程中,他付出了不少東西。顯而易見的是金錢。他要買材料,出門在外又有各種開銷,還因為要花時間研究腳踏和出門走訪推掉了一些廣告。而在金錢之外,他投入的時間和精力難以估量。

在走訪腳踏廠家和拜訪殘障朋友的視頻中,墨軒絕大多數時間都是一個人開著車,行走在南方蜿蜒的公路上。從山東到廣東,到廣西,再到雲南、重慶、湖北,最後回到山東。這是屬於墨軒的「腳踏長征」。並不是他對自駕游情有獨鍾,而是他的行李特別多,要去的地方也特別多,坐火車飛機都不太方便。他車子的後備箱一直塞著一大堆設備,有腳踏樣品,有旅行必需品——夏天衣服換得勤,換洗衣物特別占地方。

自駕奔波的旅途並不好受

墨軒承認這樣做很累。旅途勞頓、水土不服,包括熱情的南方朋友請他吃的辣味大餐,都讓他在感激之餘有點「無福消受」。如果在路上生了病,連好好休息的地方都沒有。他經常自我懷疑,「為什麼要這麼做」。

但這種心情是很短暫的。在腳踏系列的「完結篇」中,他描述了一種奇怪但很真切的情緒:因為南方多山多丘陵,每當他駕車行駛在開山鑿地、跨越天塹而形成的公路上,都會由衷地佩服多年以來的基建成果。他說,自己在公路上開著開著,會突然落下淚來:「中國人真厲害啊,修公路的人真厲害啊。」

這種看似和主題無關的感慨,也許能被歸結於突然和某種更偉大的、更宏大的事物產生的聯繫。就像在腳踏系列「完結」之時,墨軒回看自己數個月的成果,回看那些幫助過的人,回看自己在南方公路上行駛過、在飛機和火車上跨越的1萬多公里,覺得「自己也真厲害啊」,「感覺作為社會的一分子,確實做了一點事情」。

這種連結的感覺,可能也是很多殘障通過「腳踏系列」獲得的意外的禮物。那位常在墨軒視頻中出鏡的重慶獨臂玩家,有很多人找到他,主動提出和他一起玩遊戲。而在以往,不管是怕拖累別人,還是不明就裡的人抱有偏見,殘障玩家往往很難找到夥伴。與此同時,殘障玩家們也會在墨軒視頻的評論區相遇,成為新的朋友。就連一些原本喜歡在網上「壓力」其他玩家的人,在了解了腳踏之後表示以後會謹言慎行,「萬一被我罵的人其實是殘疾人呢」?

遊戲就這樣成為了不同玩家群體之間的紐帶。或許,從更高的視角來看,這種紐帶關係就更為可貴。根據第6次人口普查統計,我國殘疾人數量超過8500萬。平日裡,這部分人的需求往往被掩蓋在過載的信息流之下——「殘障人士」雖然被籠統地歸為一個群體,但每個個體的境遇天差地別,很需要個性化的服務與幫助。藉由墨軒的眼睛,許多玩家和網友逐漸意識到了這一點,改變了很多誤解與成見。在這個過程中,遊戲是契機,也是紐帶,將平等的善意與快樂帶給了所有人。

不過從現實的方面講,這種短期的善意很難持續。墨軒自身的經濟能力有上限,好在製作腳踏本身成本不高,觀眾又很熱心,到處宣傳墨軒的「好人好事」,遊戲和腳踏的廠商也很願意提供幫助。再加上殘疾玩家本身基數不大,和墨軒直接接觸的大概有幾十個人,所以他還能應付得過來。一些觀眾因此覺得有點不好意思,希望他能多少藉此掙一點錢——「憑什麼好心人不能賺錢」?

墨軒的腳踏視頻也吸引了很多願意提供幫助的普通觀眾

但墨軒覺得,現在談論真正的理解或者幫助也有點誇張,他不太想說自己真的做到了很多事情。實際上,做不到的事情更多。在走訪中,墨軒見過一位殘疾玩家,他失去了一條胳膊和一條腿,找工作很不容易。雪上加霜的是,他的父母身體也不好,家裡的經濟狀況剛有點起色,就又被拖入了疾病的泥淖當中。他的假肢出了問題,卻捨不得換。

「我也不好意思問太多,因為我覺得很多事情我幫不上忙,問了也沒用。」墨軒說。

在這樣的狀況下,遊戲也是出口。在訪談過程中,我不止一次地問墨軒:「遊戲對殘障玩家來說意味著什麼?」

他最終給出的回答是:「我覺得遊戲不會看低他們,遊戲本身不會歧視他們。尤其是像《英雄聯盟》這樣的遊戲,你甚至不需要通過花錢變強。」

在他看來,對前前後後和他聯繫過的幾十位殘障玩家來說,「我能做的就是給這樣的朋友一個腳踏。他們在遊戲里操作順利了,贏得多了,就高興了。我能做的就是這些事情。」

墨軒不打算通過腳踏賺錢。如今,殘障玩家已經有渠道用很便宜的價格買到設備,這口水井已經挖好了。至於他們更多的福利和精神需求,需要從更高、更廣的層面去改善。腳踏只是一個契機,一個微小但腳踏實地的開始。

結語

墨軒的「腳踏系列」視頻暫時完結,但它的影響還可以持續很久。他直接為許多殘障玩家安裝了腳踏,還有更多人依靠他的教學找到了適合自己的遊玩設備。

這不僅僅是一個「好人」的故事,也不僅僅是玩家們口中「《英雄聯盟》第166位英雄」的故事。而是一個普通人進入自己並不了解的領域,然後因為單純的「熱心」而做了許多遠超預期的事,付出善意和心血,也收穫了感謝的故事。

在10月5日的《終於能停更了!》視頻中,墨軒說:「我完成了屬於自己的長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773a31d4ea4d0a0dd32ffdd6800111b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