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將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100%關稅,我駐加大使館表態堅決反對

2024-08-27     21世紀經濟報道

21世紀經濟報道特約記者 錢伯彥 法蘭克福報道

當地時間8月26日,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在舉行閉門內閣會議期間宣布將對中國製造電動汽車徵收100%的關稅,該筆關稅將於今年10月1日起生效。包括純電動和混動的乘用車、商用車以及公共汽車產品均在關稅適用範圍內。目前,商務部表示中方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決捍衛中國企業的正當權益。中國駐加拿大大使館也已對加方此舉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

除電動汽車之外,加拿大還將對中國製造的鋼鐵和鋁徵收25%的關稅。特魯多表示,加拿大政府正在考慮進一步的相關措施,其中包括對中國製造的晶片和太陽能電池徵收關稅,但目前特魯多並未披露更多細節。

加拿大此次宣布對中國製造電動汽車徵收超高關稅主要目的為配合歐盟和美國近期推出的貿易政策。

其實早在6月24日,加拿大政府就宣布開啟為期30天的聽證與調查,探討可能的政策應對措施,以保護加拿大汽車工人及其電動汽車行業。

美國總統拜登於今年5月宣布將針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的關稅提高四倍至100%,對半導體和太陽能電池徵收的關稅提高一倍至50%,同時對鋰離子電池等其他商品徵收25%的關稅。

歐盟方面在去年9月就宣布開啟針對中國電動汽車的反補貼調查。不久之前的8月20日,歐盟宣布了調整後的最新關稅稅率:比亞迪17.0%、吉利19.3%、上汽集團36.3%,其他配合歐盟進行反補貼調查的車企21.3%,未配合反補貼調查的車企36.3%。

值得一提的是,歐盟在最新的公告中特意為特斯拉制定了9%的單獨關稅稅率。目前特魯多尚未明確是否將對上海工廠出口的特斯拉車型網開一面,但加拿大政府官員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表示100%的稅率同樣適用於特斯拉。特斯拉也是目前唯一一家在加拿大銷售中國製造電動汽車的企業。

特斯拉雖然並未公布過任何從上海出口至加拿大市場的數據,但是根據車輛識別碼VIN可以確定,自2023年上半年開始就有Model 3和Model Y車型從上海工廠出口至加拿大溫哥華港。

雖然加拿大並非傳統印象中的製造業大國,但其仍是世界第12大汽車生產國。根據加拿大官方數據,包括Stellantis、福特、通用、豐田和本田在內的五家國際車企在加拿大年生產超過140萬輛汽車,汽車產業產值超過125億加元並直接創造了11.7萬個就業機會。包括Magna、Linamar和Martinrea在內的零部件企業均為知名的加拿大本土企業。

在電動汽車領域,加拿大力圖定位為全球電動汽車供應鏈中的關鍵一環。為鞏固其製造業中心,加拿大已依託國內豐富的鋰礦在供應鏈各個環節與歐洲汽車製造商簽署了價值百億加元的協議。

其中的重頭戲包括大眾集團在安大略省投資70億美元的動力電池超級工廠,以及Stellantis集團與LG Energy Solutions合資50億美元新建的NextStar動力電池工廠。加拿大聯邦政府和安大略省分別為大眾和Stellantis提供了130億加元和159億加元的稅收減免或補貼。

目前中國駐加拿大大使館已對加方此舉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

中國駐加拿大大使館發言人表示:「加方此舉是典型的貿易保護主義和政治主導行為,罔顧世貿規則,與加方自詡全球自由貿易和應對氣候變化的倡導者的立場不符。此舉將破壞中加正常經貿合作,損害加消費者和企業利益、不利於加綠色轉型和全球應對氣變努力,完全是損人不利己。中方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維護中國企業的正當權益。」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今日就加拿大擬對華電動汽車等商品採取限制措施答記者問時表示:「加方罔顧事實和世貿組織規則,無視中方多次嚴正交涉,不顧多方反對和勸阻,一意孤行。中方對此強烈不滿、堅決反對。」中方多次強調,中國電動汽車等產業發展基於自身比較優勢,是開放競爭的結果。中國電動汽車受到包括加拿大消費者在內的全球用戶歡迎,也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和綠色轉型作出巨大貢獻。

加方此舉將擾亂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嚴重破壞全球經濟體系和經貿規則,嚴重衝擊中加經貿關係,損害兩國企業利益,影響加消費者福利,破壞加綠色轉型和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

中方敦促加方立即糾正錯誤做法。中方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決捍衛中國企業的正當權益。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76b7d8a4d650c60f87f96c5b2e2ae9d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