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意猶未盡中,小長假結束了……
開工首日,抱著略顯疲憊的身軀,又一次坐在了辦公桌前,狀態還沒有完全恢復。面對堆積如山的任務,站在感性層面雖然很想暫時逃避,但冷靜下來依舊不得不立刻著手去做。
譬如,今天這篇文章。
實際上,早在北京時間5月1日,多家新勢力造車便先後公布了各自的4月終端成績單。相較今年1-3月的大跌眼鏡與不及預期,明顯集體有所回暖,看似度過了那段所謂最難熬的日子。
可望向更深處,如標題所言,究竟是迴光返照還是苦盡甘來?還需理性分析。
首先,將視線聚焦於鴻蒙智行。
擁有華為強勢背書的它,4月共交付新車29,632輛。而其中,更為值得關注的是,問界M9交付新車13,391輛,智界S7交付新車4,546輛。問界新M7上市近半年時間累計大定18萬輛,上市至4月30日累計交付133,808輛。
可以說,從此刻開始,鴻蒙智行已然成為中國車市絕對不能忽視的一股力量。位於新能源板塊,漸漸擁有了愈發強大的話語權。
小長假期間,鴻蒙智行全系車型大定突破11,000輛。毫無疑問,明晃晃的數字不會撒謊,消費者們用真金白銀投出了他們的信任票。
順勢反觀理想,礙於種種內憂外患,這家新勢力造車並未迎來預期中的拚命狂奔,反而遭遇到不小的「滑鐵盧」。
好在,經過持續不斷的調整,譬如罕見的投身價格戰,譬如成功推出寄予厚望的理想L6,再次展現出了較強的抗壓能力。
整個4月,共交付新車25,787輛。乍一看,不算特別炸裂。
但必須知曉的是,在4月18日至5月5日的首銷期內,理想L6累計定單已超過41,000輛。首銷權益的最後一天,理想L6單日定單更是超過1萬輛。
換言之,不出意外,從5月開始我們又將見證這家新勢力造車的爆發。
至於極氪,4月共交付新車16,089輛,同樣值得褒獎。
在全新極氪001祭出那次堪稱教科書般的換代表演後,這家新勢力造車成功擁有了最穩固的銷量根基。
而接下來,極氪急需解決的最大問題,便是怎樣保證旗下20萬元-30萬元的諸多產品,儘可能少的出現「左右手互博」。
不然,很容易陷入到「增長瓶頸」當中。
無獨有偶,4月蔚來的交付量能夠重新突破1.5萬輛大關,達到15,620輛,確確實實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
不過,也變相證明了,NT2平台下的8款產品,尤其是ET5家族、ES6與EC6,在主動放低身段,以及擁有全新BaaS政策的加持後,綜合競爭力進一步得到了加強。
包括蔚來在品牌層面的優勢,補能層面的護城河,服務層面的口碑,對於它們的銷量上漲,也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
而根據微博博主「孫少軍」的爆料,小長假期間蔚來新增大定突破7千輛。突然的原地起飛,狠狠回擊了諸多質疑。
至於零跑,4月的表現,一如既往的穩定,共交付新車15,005輛。
反正在我眼中,對於這家新勢力造車的評價,一直都是十分「拎得清楚」。更具體來說,充分思考了自身的行業定位以及潛客想要怎樣的產品,並將「極致性價比」的標籤牢牢貼在自己身上。
從C11,到C01,到C10,再到北京車展首次亮相的C16亦是如此,不約而同位於20萬元以下的紅海市場搶肉吃。
反觀小鵬,或許是「蔚小理」中我最擔憂的存在。
4月,共交付新車9,393輛,依舊沒能破萬。而這家新勢力造車眼下始終無法迴避的「頑疾」,非常顯而易見。
X9就算賣的再好,但改變不了其純電MPV的身份,尤其是售價又去到了35萬元以上,終端需求總會遇到「瓶頸」。
而小鵬其它曾經的「銷量主力」,無論G6也好,G9也罷,還是P7i,所處細分板塊的賣車壓力,只能用「恐怖」來形容。
今年1-3月,三款產品即便使出了渾身解數,付出了很大的代價,甚至不惜瘋狂透支,大打特打「價格戰」,取得的效果依舊算不上好,4月仍然沒有太大的改觀。
總之,在「底牌」十分有限的情況下,怎樣保住自己的「基本盤」,將是拋給這家新勢力造車一道事關生死的必答題。
當然,同病相憐的還有哪吒。
身為公司股東的周鴻禕,位於中國車圈狂攬流量與關注度,好像並未給這家新勢力造車帶來什麼正向效應。
4月,共交付新車9,017輛,也只能說差強人意。
實際上,哪吒最大的痛點,還是出現在了車型規劃維度。本來,完全可以和零跑類似,走一條相對務實的發展路徑,可在地基相對不穩的背景下,卻非要去造出力不討好的轎跑甚至跑車,最終只能被狠狠教育。
而如今肩負重任的哪吒L,則在徹徹底底的背水一戰。
順勢,將視線再次聚焦小米,經歷第一個完整交付月,便拿出了7,058輛的答卷,真的足夠優秀。
雷軍,無疑給所有輕視他的人上了一課。
而最近,聽到一種有趣的說法:小米SU7之所以首戰告捷,除了本身準備充分,沒有犯下致命錯誤,以及品牌賦予它的強大光環之外,還趕上了一個足夠恰當的「風口」。
整個大盤新能源滲透率急劇攀升,消費者對於新品牌接受度慢慢增高,動力電池原材料價格持續走低,各家智駕智艙體驗差距並未拉開,合資品牌轉型節奏愈發拉胯……
反正,運氣也占據了一定的比重。
但無可厚非,位於20萬元-30萬元的價格區間,小米SU7成為了所有人繞不開的對手。位於血腥至極的中國車市,小米成為了所有人躲不掉的勁敵。
接下來,身處新勢力造車的陣營中,它的排位只會不斷向上。
至於榜單最後的阿維塔與嵐圖,兩位「國家隊」選手,4月交付量分別為5,247輛與4,003輛。雖然沒有展現出極強的統治力,但縱向對比曾經的自己,進步還是明晃晃的擺在那裡。
而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更多全新產品的加入,二者均會用實際行動繼續成長。畢竟,足夠強大的出身,保證了它們源源不斷的驅動力,恰恰也是很多同賽道的隊友所羨慕不來的。
總之,早在之前的文章中就曾寫道,面對殘酷的中國車市,新勢力造車真正比拼的將是主銷擔當塑造、充沛糧草的尋找、購車信心的搭建。
每一個部分,都至關重要。當然,以上三個部分,在某種程度上是相輔相成的。只要一環出現問題,便會引發嚴重的連鎖反應。反正,絕沒有什麼輕鬆可言。
因此,無論是迴光返照,還是苦盡甘來,大家要做的都是「活下去」。而經歷了明顯回暖的4月,某些趨勢性的東西5月見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