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自駕,這三個地方別錯過,其中一個地方傳說是建文帝避難所

2022-05-03     蘇丹卿

原標題:青海自駕,這三個地方別錯過,其中一個地方傳說是建文帝避難所

在眾多自駕路線和目的地中,青海給我的印象極為深刻,不論是自然風光還是地道風物,青海的美令人難以抗拒。

深入人心的青海湖、茶卡鹽湖、塔爾寺、可可西里、三江源等不必贅述,而那些相當小眾的地方更是散發著「秘境」的古老氣息。

如果你喜歡追求小眾、原始、秘境和古老,昂賽大峽谷、峨堡古城瞿曇寺這三個地方值得一探究竟。

昂賽大峽谷—— 越野天堂

位於青海玉樹州雜多縣昂賽鄉境內的昂賽大峽谷,以原始、幽靜成為越野愛好者們的自駕天堂。

湍急的瀾滄江在這裡畫出一道美麗的弧線便形成了風景壯麗的昂賽大峽谷,這條峽谷是三江源區域甚至是青藏高原發育最完整的白堊紀丹霞地質景觀。

300餘平方公里的白堊紀丹霞地質景觀廣泛發育,形成了頂平、身陡、麓緩的方山,石牆、石峰、石柱、陡崖等千姿百態的地貌形態。

置身其間, 峽谷境內森林、草甸比比皆是,珍稀的野生動植物在這裡找到了棲息地。作為我國一級保護動物、有著"雪山之王 之美譽的雪豹就常出沒於此處。所以,昂賽鄉又有「雪豹之鄉」的稱呼。

峨堡古城遺址—— 青海北大門

有「青海北大門」之稱的祁連縣因地處祁連山中段腹地而得名,全境1.4萬平方公里,境內平均海拔3169米,縣城海拔2787米。很多車友聲稱,自駕祁連一路感到舒適。

祁連境內擁攬雪山、湖泊、草地、古寺、古城等自然人文景觀,是青海重要的高原生態旅遊目的地之一, 有「天境祁連」、「東方瑞士」等美譽。

始建於公元1206—1279年間的峨堡古城令我記憶猶新,遺址邊上還有一個小博物館,介紹著峨堡古城的「前世今生」。

它位於寧張公路與峨祁公路交匯處,系通往河西走廊的交通要道,也是祁連至門源、西寧的必經之地,是古絲綢之路南路上的重要驛站、茶馬古市及軍事要塞,素有「青海北大門」之稱。

自漢武帝力掘河西走廊,打開中西交通新局之後,峨堡作為中原人走進吐蕃羌人領地的南北交通要衝,這裡的經濟、文化、商貿往來十分頻繁,直至元代依舊繁榮。

但隨著明代的海運事業的興起,峨堡城由盛轉衰。今天的遺址城廓南北寬280米,東西寬230米,高6米,底寬13米。城內城隍廟、城外點兵台、烽燧等遺址依稀頹存。

從過去的驛站到今天的自駕游休息、補給的一個過渡點,峨堡古城遺址似乎仍在發揮著它的歷史餘溫。這也是我曾自駕祁連旅途中的一個重要收穫。

瞿曇寺—— 西北小故宮

作為西北地區保存最為完整、規模宏大的明朝寺院建築,瞿曇寺一定不會讓你感到失望。

不論是出於對古建的興趣,還是對明朝皇帝朱允炆的興趣,這座已有600餘年歷史的古寺有太多秘密值得人們去探索和研究。

瞿曇寺位於青海樂都,是青海唯一的明代早期官式群組建築,古寺建築古樸、環境清幽,寺內壁畫「七十二間水廳」堪稱一絕,代表建築隆國殿。

瞿曇寺始建於明洪二十五年,次年,朱元璋賜名「瞿曇寺」,並下敕諭擴建。此後,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又先後下了幾道敕諭繼續修建瞿曇寺,四位皇帝共下了7道敕諭,歷時36年完成。

明朝宣德二年,寺院仿紫禁城太和殿修建了一座隆國殿,使瞿曇寺更加宏偉壯觀。在今天的隆國殿內,還保留極其珍貴的象背雲鼓、楠木「皇帝萬萬歲」木牌等文物。

寺廟整體構造和環境雄渾而清幽,雖為藏傳佛寺,但基本採用漢式廟宇形制,全寺由前、中、後三進院落組成,並在一條中軸線上。

民間相傳,這是朱元璋提前為其孫朱允炆做好的「避難所」,朱允炆在此出家並隱居,並圓寂於此。對此,你們有什麼看法呢?

地道風物—— 沒有人間美味的自駕游不完美

獨特的地理環境構造了罕見的自然風光,創造了燦爛的文明,同時也塑造了地道風物。

自駕青海,沒有人間美味的自駕游是不完美的。在這古老土地上,青海人對茶葉和青稞酒的喜愛是著了迷的,對尕面片、手抓肉、羊肉湯等更是愛到骨髓。

作為高原上特有的農作物青稞,其釀造而出的白酒受到不少車友們的歡迎,如天佑德青稞酒就大獲好評,品鑑了其中一款42度的人之德產品,醇香、凈爽、回味怡暢。

許多車友認為它口感不僅不錯,且拿出來與友人同樂也很有面子,這為解去一天開車的疲乏帶來了身心上的釋放與滿足。

一邊沉醉在青稞酒的清香中,一邊享受著美味,大美青海在一刻真是人生旅途中最過癮的時刻之一了。

如果有一天,你自駕出發去青海了,千萬不要錯過這裡的秘境勝地和地道美食風味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7432cdccb9f15a83bbcdd45506635cc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