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解讀丨競賽作品《半園》

2022-10-18     UniDesignLab

原標題:作品解讀丨競賽作品《半園》

項目名稱:南京秦淮河西五華里項目文化交流中心

設計單位:廣州單元建築設計諮詢有限公司

建築基底面積:2000㎡(紅線面積4000㎡)

項目性質:競賽第一輪方案設計

設計時間:2022年9月25日~2022年10月6日

多媒體方案解析

簡述:記得2017年的時候在南京工作過一小段時間,很喜歡這個城市的舊區街道,對街上高大的梧桐樹與被綠植圍繞的建築,建築與景觀之間相互交融印象深刻~

項目背景:設計任務是要在南京秦淮河西五華里的河濱上設計一座文化中心,紅線面積約4000㎡,基底面積約2000㎡ 現狀是一塊停車場,周邊是即將要進行舊改更新的一些老建築,特點是歷史街區景觀帶上的一個點位,但也是平地起樓的一個狀態。

圖1(場地現狀為停車場)

設計構思:當遊走於街頭細微,或是歷史建築環境感受到一種「宏大」並不是單一的建築高大壓迫感帶來的,而是歷史景觀的一部分,為設計帶來了靈感,在歷史風景區中,我們會怎樣考慮這個IP呢?奇特的表皮?並不是的,我們選擇了簡約 沉穩 開放 園林的建築方式。圖2(相關的風景照片)

設計解析

圖3(形體生成)

圖4(局部模型)

策略一:開放的一層半架空空間,由戶外展覽空間與景觀園林構成(園林待深化)相對於封閉的室內空間,提供了互動感,由架空入口由樓梯可直達上層室內空間。

圖5(首層景觀及戶外展廳入口空間)

策略二:沿秦淮河沿岸的流動瓦片造型,對於主體亮點空間與主要景觀面,在造型上構築風景線。同時也面向公眾展示一部分的展品與室內空間。

圖6-7(沿秦淮河主要景觀面的對外展示空間

圖8(沿河鳥瞰圖

圖9-10(首層沿街面展示空間室內效果圖)

圖11-12(屋頂層展覽長廊及戶外活動平台)

圖13(首層下負一層報告廳)

圖14(負一層報告廳)

材料設計:材料設計上選擇了石紋的表皮,與深灰色鋼板,不鏽鋼柱體形成對比。石紋使大面積的淺色牆體帶來細節,同時主要交通空間使用灰色鋼板,帶來穩重,不鏽鋼柱體的反射性質增加了場景的質感。

景觀主要植物的選擇:南京市樹雪松或者銀杏,雖然松類型的植物多形成嚴肅的風格,但若根據自然狀態栽植也有原始自然的感覺(園林未優化)

遺憾最後因為資料問題並未能進入評審環節,也是短時間帶來的方案作品,僅記錄。

作品解讀丨「紫金獎 · 建築及環境設計大賽」獲獎優秀作品訪談(一)

作品解讀 | 今天你發電(運動)了嗎?【東南大學】第八屆紫金獎建築賽

作品解讀 | 遊牧計劃【南京市第二建築設計院】第八屆紫金獎建築賽

作品解讀丨城市充綠寶【蘇州園林設計院】第八屆紫金獎建築賽

作品解讀 | 蒸騰時光【中國礦業大學】第八屆紫金獎建築賽

作品解讀 | 下個屋頂見!【江蘇政泰建築設計集團】第八屆紫金獎建築賽

作品解讀 | 為希望做頓好飯——共享廚房幸福的家【東南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第八屆紫金獎建築賽

作品解讀丨重建邊緣:以蘇爾莫納-卡爾皮諾內鐵路和吉齊奧河畔的佩托拉諾鎮為例

作品解讀丨清涼一下,快來冰島看看洞穴中的瑰麗景象

作品解讀丨漁火相傳——浙江省大陳島鎮區鄉村設計

作品解讀丨UCL UD畢設銀獎質疑CBD空間使用權?用大數據分析與AI算法實現城市重構和空間平等!

作品解讀 | 從前有座煤氣罐——氣罐社區營造記【中通服諮詢設計研究院】第八屆紫金獎建築賽

作品解讀 | 傘林間——城郊地上站區共享綠用【東南大學】第八屆紫金獎建築賽

作品解讀 | 都市「手環」【東南大學】第八屆紫金獎建築賽

作品解讀 | 循級利用—H₂O與CO₂變奏曲【南京市市政設計研究院】第八屆紫金獎建築賽

作品解讀 | 碳路記【蘇州園林設計院】第八屆紫金獎建築賽

作品解讀丨萬物皆有靈:為小動物而設計

作品解讀丨崖壁窯洞映斜陽,朱小地設計團隊繪製榆林恢弘圖景

作品解讀 | 對北荷蘭循環農業的可能性進行的深度景觀空間探索

作品解讀 | 「擠」出來的空間【南京工業大學浦江學院】第八屆紫金獎建築賽

作品解讀丨新園公社——對青年居住模式的探索【昆明理工大學】第八屆紫金獎建築賽

作品解讀丨微觀分形——城中村居住新解【鄭州大學】第八屆紫金獎建築賽

作品解讀丨廢棄鐵路搖身一變成為綠色走廊!

作品解讀丨虛擬與現實的住房平台:INTERWOVEN

作品解讀|城市中綠色生產空間的不同方式-公共空間中央景觀

作品解讀|Isomatic 異構體-充斥著色彩和虛構人物的混亂遊樂場

作品解讀|AQUAVILLE 應對水平面上升的建築策略

作品解讀|一個不完整的無邊界地圖集 An Incomplete Atlas of Non-borders

作品解讀|「kikai Shien Robotto」生態和能源可再生主題公園

作品解讀|Blind Park 盲人公園-把無法看見的變成可感知的

作品解讀|City Nomads 城市游牧民族-新的變化,新的時代,新的居民

作品解讀 | 為了農業土地更好的未來(構建農業景觀與農業定居點)

作品解讀|伊斯坦堡防災中心 Istanbul disaster prevention centre

作品解讀 | 為馬德里附近的 Tetuán 建立一個新的維修中心

作品解讀|生產環境:「鹿特丹自給自足」(城市農業綜合體)

作品解讀|「kikai Shien Robotto」生態和能源可再生主題公園

作品解讀 | 虛擬與現實的住房平台:INTERWOVEN

作品解讀|你知道廢棄的電子產品去哪了嗎?

作品解讀丨探討婚姻與建築的適配性-致我即將分離的戀人

作品解讀丨跨越20年的思念, 致我摯愛的Mircioiu

作品解讀 | 人類回歸海洋的日子真的不遠了嗎?

作品解讀丨台達杯一等獎競賽作品解讀|積木·樂園

作品解讀丨第五屆天華杯全國大學生建築設計競賽三等獎:流動製造

作品解讀丨崇禮OOW競賽獲獎作品賞析:西坡·歸去來

作品解讀丨開封競賽獲獎作品賞析:逸境

作品解讀丨開封競賽獲獎作品賞析:清園春韻---「新宋潮「特色文旅體驗中心設計

作品解讀丨崇禮OOW競賽獲獎作品賞析:不止於居

作品解讀丨國際建築設計競賽獲獎作品:福建土樓(南靖)保護與活化利用

作品解讀丨開封競賽獲獎作品賞析:移動創客營地

作品解讀丨開封競賽獲獎作品賞析:游宋

作品解讀丨渭南競賽獲獎作品賞析:相見故里

作品解讀丨開封競賽獲獎作品:開封時間 TIME ON/OFF

作品解讀丨渭南競賽獲獎作品賞析:銀色田茂 情動預愈--全齡友好的村落式銀髮小鎮再塑

作品解讀丨UIA-霍普杯 2020 國際大學生建築設計競賽二等獎深度解讀——衍聚-倚巷折坊

作品解讀丨UIA-霍普杯 2020 國際大學生建築設計競賽三等獎深度解讀——迷宮城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7150f019e47c9f578efd2d756a24dda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