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為何頻繁朝拜五台山?

2023-04-14     民國年間那些事

原標題:清朝皇帝為何頻繁朝拜五台山?

清朝皇帝為何頻繁朝拜五台山?

在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嘉慶等四代皇帝曾先後十幾次到五台山朝聖拜佛,這在佛教四大名山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清朝皇帝為什麼頻繁朝拜五台山呢?

陳道明版康熙皇帝

據民間傳說,這些皇帝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順治帝曾在五台山出家並葬於此。順治皇帝是清朝入關後第一個皇帝,他到五台山出家之說來自清初文人吳梅村的《清涼山禮佛詩》,數百年來以訛傳訛,愈傳愈神,其實這些傳言都是不可信的。

順治帝登基時年僅6歲,成年後立後納妃,其中最受寵者當屬董鄂氏皇貴妃。董鄂妃容貌艷麗,聰敏溫柔,深得皇帝喜愛,後來生下一子,更得順治歡心。但這個皇子不久便夭折,董鄂妃哀傷成疾,很快撒手西去。董鄂妃去世後,順治悲痛欲絕,產生了出家為僧的念頭,並請火化董鄂妃的䒢溪和尚給自己剃髮。消息傳出後,朝野震驚,䒢溪和尚師父玉林和尚大驚,一面勸阻順治出家,一面聚集徒眾,聲言要燒死䒢溪和尚。在這種情況下,順治打消了出家念頭,但不久就因憂傷過度而去世。

五台山

可見順治出家在歷史上屬於未遂事件,他也從未到過五台山,康熙等人來此朝拜另有原因。據清光緒年間編纂的《五台新志》記載:「國家龍興遼瀋,滿洲之號,適符曼殊,景運既集,靈跡彌昭。」也就是說,清王朝國號「滿洲」與曼殊師利菩薩(文殊菩薩)讀音接近,因此,清朝統治者認為這象徵著其國祚可以象文殊菩薩一樣與世長存,而相傳文殊菩薩的說法道場就在五台山,這是清代諸帝多次朝拜的主要原因。

五台山地形圖

據史料記載,康熙等清代皇帝朝拜五台山時大都「攜蒙古諸王」,而利用佛教「柔服蒙古」是清王朝的基本國策,可見到五台山禮佛的另一個目的是加強同蒙古的和睦關係。另外,康熙皇帝在為《清涼山志》親撰的《御製清涼山志序》中還透露了這樣一個原因:「朕數駐蹕茲山(五台山),為兩宮(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祈康寧福祉。」他還親自「奉太皇太后幸五台山」,這說明康熙皇帝到五台山朝佛有宣揚孝道、為兩宮祈福之意,雍正、乾隆、嘉慶等到此朝拜也是效法康熙之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70ef003c849a6ef5580c173bcd509e40.html



上學記

2022-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