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有趣鄭州第329篇原創文章
全文字數:3400
閱讀時間:9分鐘
每天10:10,多愛鄭州一點點
據說驗證一個人是不是鄭州人有兩種辦法。
辦法一比較費錢,街頭買一碗胡辣湯,隨機打倒一位,揪著領子往裡灌,起來罵街的肯定不是鄭州的。擦擦嘴角,吧嗒吧嗒滋味:「有煎包麼?」鄭州人!
方法二簡單些,問一下鄭州老街道的位置,答不上來的,多半不是鄭州人。
像同善里、翠花路、塔灣路、代書胡同,每條路名背後都有一段故事。
丨新老交替的鄭州
今天有趣君帶你們穿越回幾十年前的老鄭州,如果你現在是獨自一人看這篇文章,建議你打開燈,放點歡快的音樂。
因為今天我們要走進消失了幾十年的老墳崗——墳墓的墳,木有錯。
起:浪漫葬禮,世紀傳承
鄭州百姓口中的老墳崗,東起二七路,西至福壽街、光明胡同、東陳莊東街,南起解放路,北至太康路,巴掌大一塊兒地方。
丨過去的老墳崗——紅框位置所示
但是你仔細看下地圖,這塊兒位置對現在來說,寸土寸金都不足以形容它的「貴」。
地圖上看一看,丹尼斯大衛城、金博大、萬象城、北京華聯!
丨8點半左右,這裡的漂亮小姐姐好多啊,應該都是附近的商場營業員吧
200年前,鄭州老城西門外,一個晴天朗日,一些伊斯蘭信徒埋葬了「默穆都哈」這位西域阿拉伯傳教士。傳教士被信徒尊為「真人」,墓碑上刻著塗有草綠色伊斯蘭語的墓志銘,譯成漢文是:「啊,墓中人,天使也,得無憂無慮。」此處一片崗坡地,雜樹叢生,荒草齊腰,坡下有一條小河繞城牆一瀉向東,依山傍水,神奇而浪漫。
回族同胞尊稱傳教士為「真人」,敬仰「真人」的德學,常來此瞻仰祭拜;又因仰慕真人之德,便爭相在其墓地附近掘地為墓,將自己亡故的親人埋葬其周圍,以沾吉祥。
丨小樓清真寺和天主教堂
現在地圖上也能很明顯發現,鄭州有名的天主教堂就在其附近,小樓清真寺也在老墳崗範圍內。
扯得有點遠了,繼續說老墳崗名字的由來。
當時這片荒崗叫野雞崗,葬的人多了,都說風水好,經過明清兩代200多年的掘地為墓,原來的荒野土崗也變成一個墓冢累累的地方——老墳崗的名稱就形成了。
承:藝人聚集地,不輸京津滬
舊時的老墳崗,有三多。
一是小商販擺地攤賣東西的多,各類地攤飯棚、酒館、茶社、演藝場所星羅棋布。
賣東西的比現在超市都全乎,日用百貨、鍋碗瓢勺、針頭線腦、兒童玩具。民以食為天,老墳崗當時可以算是彙集了河南和周邊各種小吃,也使得今後鄭州的飲食文化向多元化發展。
丨地鐵帶來了新的商機,二七廣場算是最多出口的地鐵站了吧
豆沫、豆腐腦、胡辣湯、火燒、油條、油茶、鍋盔、硬面饃、丸子湯、麻花、饊子、水煎包、餃子、燴麵、炸醬麵、燒雞、牛肉、羊肉湯、八寶粥、山楂串、烤紅薯,夏季還有酸梅湯、調涼粉等。大煎小炒競展烹調技藝,叫賣聲此起彼伏,從早到晚,顧客盈門。
二是江湖行當多,說書唱戲、雜耍賣藝、江湖游醫、算命看相、賭偷拐騙……統統聚集在這裡。
許多老鄭州人說,當時的老墳崗可以和上海的「大世界」、北京的天橋、天津的「三不管」齊名。它既是三教九流的滋生地、江湖藝人的競技場,又是各種小商品、地方風味小吃的聚集地。
丨有趣君第一次見這種可以自己澆水的花槽
老墳崗中間是片空地,有拉洋片的、變戲法的、罵大會的、賣大力丸的、賣全鹿丸的、玩猴的、說唱的、算卦的、看相的。
最有說頭的是「罵大會」和豫劇戲班。
「俗話說聾子好打岔兒,啞巴好說話!」這是「罵大會」的開場白。
「罵大會」是河南特色,但不是河南特產。「罵大會」其實和相聲類似,叫法不一樣,內容差不多,大多是通過說葷話逗看客開心,充斥了很多不健康的東西。老鄭州都知道這樣一句話:「你罵誰?跟罵大會一樣!」
丨以前是違規停車場的地方,現在改造成了車站特色建築
表演「罵大會」的一般是夫妻倆,也有父子或父女的。表演中,女方常常把男方叫鱉叫狗,男的也常常對女的罵些不堪入耳的話。
老墳崗的空地上遍布著土墳,墳墓的空隙(恐怖嗎?就在墳間蓋,現在的墳頭蹦迪在那時看起來都不上檔次)蓋有戲院、茶社。茶社裡大都有說評書或者唱河南墜子的。這些戲院有大國民戲院、小國民戲院、國盛舞台、小和平戲院、小和平舞台等。
丨圖片上部像飛機一樣的物體不是路燈,它會定期噴水,從這附近路過被噴了千萬別驚訝
裡面最有名的當屬小窩班。
小窩班在老墳崗的西一街。鄭州著名豫劇演員常香玉從小就在這個小窩班學戲。
三是遊人多,每天都是熙熙攘攘,逢年過節更是人山人海。因為人多,造就了賣東西的多、江湖行當多,這兩者的多,又吸引了人來人往,相輔相成。
轉:死亡與慾望交織
但這三多,給老墳崗帶來的除了無盡的繁榮。也有暗流涌動。
老墳崗還曾經是個處決死刑犯的地方。過去為了起到震懾作用,處決犯人都會選在鬧市的地方,比如北京的大柵欄。老墳崗作為鄭州最熱鬧的所在,當然也承擔了這一重任。
丨這個恐怖的路口因為修地鐵的原因變得更複雜,每次從這兒過都要糾結很久
1948年12月7日的《鄭州新聞》有一篇題為《劫匪秦桂華昨被槍決行刑時群眾叫好》的消息。原文主要內容如下:
本報訊國民黨匪軍兵痞秦桂華,被人民法院判處死刑,昨在老墳崗槍決,觀眾人山人海。當行刑時,群眾竟至高聲叫好,拍手稱快。該犯於上月14日以冒充解放軍敲詐民財、擾亂治安被警備部逮捕,送公安局轉送法院。前後搶劫據其自供,計有銘功路、二馬路、回民市場、西二街、德化街、一馬路等處案件數起……人民法院以該犯罪證確鑿,怙惡不悛,乃於昨日依法槍決。
丨解放路街道辦事處所在地
老墳崗曾作為鄭州最大的「紅燈區」名噪一時,花街柳巷曾經在「老墳崗」泛濫。
當時老墳崗的妓院分三等。一等妓院,門開著,妓女不用站門口,接待的也非富即貴,一般人進不去,光有錢還不行,起碼得有點實力或者看起來像那麼回事兒,用現在的話叫「衣冠不整者恕不接待」;二等妓院,門關著,妓女站在門口拉客,只要有錢就能進,但收費不便宜;三等妓院一般也是私人旅社,半開著門(鄭州話所說的「半掩門兒」),那各種各樣的「客人」就多了。
所以如果有人說你是「半掩門兒」,該翻臉就翻臉了,千萬別再追問什麼意思。
丨這個醫院是「鄭州市中醫兒科研究所」,有孩子的朋友可以收藏一下
據統計,到1948年鄭州解放之前,老墳崗還有明娼400餘人。解放初期,老墳崗開始有計劃地進行改造,首先就取締了妓院。
人民政府發布通告,不論是明娼、還是暗娼,一律集中進行登記。通過教育,妓女們有的結婚成了家,有的返回家鄉。政府還給她們安排了工作,其中進豫豐紗廠(就是布廠街里的豫豐紗廠)的人最多,通過學習和勞動,這些妓女都成了自食其力的勞動者,過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合:新的發展與機遇
對於老一輩人來說,老墳崗是一生的繁華之上,對於追逐潮流的年輕人來說,老墳崗只是二七商圈的一個曾用名而已。
當年老墳崗「上邊有飛機(蚊子),下邊有坦克(臭蟲)」的時代,放在現在無論如何也想像不到。現在金博大的位置當年叫做杏花里,一輛汽車都過不去,最多是架子車或者黃包車。
丨滿牆的爬山虎挺美的,附近的這種房子越來越少了
記得有趣君小時候,老墳崗被修整為全封閉市場,100多戶固定商戶,流動攤位近400個,大到鋼木家私,小到針頭線腦、五金百貨、水果攤,應有盡有。繁華絕對不比現在的健康路夜市差,後因城市改造,退路進店,該市場於90年代末被拆。
隨即,鄭州華聯、金博大、百貨大樓、亞細亞、五彩大世界,傲然挺立在老墳崗周圍,商戰硝煙瀰漫。鄭州進入商戰時代。
誰也無法阻擋歷史的車輪,亞細亞、華聯曾是何等繁華,但是現在呢?亞細亞已經消散在人們的視野,華聯商廈也只是作為地標存在,大衛城、萬象城拔地而起,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一直在變。
丨當年老墳崗的居民做夢也沒想到,若干年後這塊兒地方能變成這個樣子吧
有人感嘆,老墳崗的消失標誌著鄭州老文化的消失,有趣君不這麼認為,老墳崗這個江湖藝人聚集地、民俗文化的演藝場,逐步走向商業化、正規化。
地名沒了,但故事還在。街道消失了,但記憶還在。老江湖聚集地沒了,新興的商業為鄭州帶來了更美好的前景。
老街道的市井生活畫卷深深刻在每個老鄭州人的心裡,但新鄭州的繁華,所有生活在這個城市的人都在幸福地擁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