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腿抽筋 居然是動脈硬化

2019-09-30     健客新健康

牛大爺近幾個月來,經常感到小腿疼痛、抽筋,想到老年人鈣質流失嚴重,抽筋很可能是缺鈣引起的。女兒便為牛大爺買來了鈣片,並叮囑他每天喝牛奶。

鈣片、牛奶每天都不間斷,但抽筋卻一點不見好轉。牛大爺只好來到醫院就診,經過檢查,才發現導致抽筋的「元兇」並不是缺鈣,而是動脈硬化。

動脈硬化患者由於體內血液循環不暢,代謝物不能被血液及時帶走,累積到一定濃度時就會刺激肌肉收縮而引起疼痛。此外,動脈硬化會導致血流受阻血供減少後,局部組織出現缺血缺氧,生理生化機能發生紊亂而致疼痛抽筋。

動脈硬化導致的抽筋往往是由於運動或者受涼,使腿部局部缺血,從而引起抽筋。

事實上,這種抽筋其實是血管痙攣引起的疼痛,很多老人誤以為是缺鈣引起的抽筋,從而延誤了治療。



(圖源:全景網)

簡單自測你是動脈硬化還是抽筋


1.外觀

動脈硬化的患者,在長時間走路後,會感到雙腿發涼、蒼白,有的甚至會發紫,呈花斑狀。

2.足背動脈搏動

足背動脈位於腳掌中間,大腳趾肌腱的外側約0.5-1厘米處,如果手摸足背動脈發現搏動明顯減弱或者消失,則可能有血管狹窄、閉塞的情況,需要儘快到醫院進一次檢查。

動脈硬化是怎麼回事

動脈硬化是隨著年齡增長而出現的一種血管疾病,通常在青少年時期就會發生,至中老年時期加重、發病。

隨著動脈硬化的發生,血液內很多脂質與血小板紅血球逐漸沉積在血管壁上,讓血管壁從原來的光滑逐漸變厚,管腔越來越細,這些脂質的沉著就會導致血管變硬。而沉著的斑塊呈現稀粥的糊狀,因此也叫粥樣硬化

除了上文提到的抽筋,動脈硬化還可能出現間歇性跛行。即走了一段路程以後(一般為數百米左右),出現單側或雙側腰酸腿痛,下肢麻木無力,以至跛行,休息片刻症狀緩解,繼續行走,症狀會再度出現。隨著病情加重,持續行走的路程時間也會越來越短,甚至連臥床休息的時候都會疼痛。

儘管動脈粥樣硬化發病機制尚不明確,但高血壓、高血脂、吸煙、糖尿病、肥胖和遺傳因素等都是其發病的誘因。

對於心腦血管病及存在動脈粥樣硬化發生風險的人來說,他汀類藥物在臨床上應用最廣,也是指南推薦的首選降脂藥物。

他汀類降脂藥的主要成分是羥甲基戊二醯輔酶A酶抑制劑,通過抑制膽固醇合成酶的活性使肝臟合成的膽固醇減少,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數量,並且能夠增強肝細胞自身對低密度脂蛋白的清除能力,從而起到降血脂作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6xAOhG0BMH2_cNUgKZI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