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戴口罩看加拿大公共衛生應急:一個優質廚房與裡面的糟糕廚子

2020-04-07   加拿大樂活網

關於口罩,在新冠之前,它們一直默默無聞地履行著自己的職責,哪一隻口罩可能也未曾想過在疫情期間,它們竟然成了世界各國的香餑餑,而且供不應求。

50隻一盒的口罩在疫情爆發前售價只要不到15加幣,現在價格已經翻了一番;許多國家因為口罩短缺「大打出手」,加拿大的官員們更是怒批特朗普禁止3M出口口罩的行為「太令人失望」。今日(4月6日),加拿大首席衛生官在新聞發布會上更新了關於「戴口罩」的建議,不過這些建議對於民眾來說依舊迷之難懂......


紐省省長:危機時刻,你不能失去人性


自美國總統特朗普要求3M公司停止向加拿大和拉美國家出口醫療口罩等物資後,社交媒體上怒懟特朗普的評論就不斷湧現(詳情請見溫哥華頭條文章[重磅]加拿大人怒懟特朗普!已經三天了)。


除了安省省長表示不再依賴美國外,在昨日(4月5日)的新聞發布會上,紐芬蘭和拉布拉多省省長Dwight Ball更是提醒美國總統「在危機時刻,你不能失去人性」。

Dwight Ball指出,在2001年,當美國紐約受到恐怖襲擊後,紐省盡力跟上援助的步伐,接納了來自世界上成千上萬的人;但他不相信,在這樣的危機時刻,特朗普總統甚至會考慮禁止向加拿大提供關鍵的醫療用品。


Ball說,即使要他們再做一遍在「911」事件中所做的,他們也將毫不猶豫,因為每一個紐省人都不會放棄「人性」。他表示,現在是大家攜手共抗新冠疫情的時刻,不論人們住在哪裡,持有哪個國家的護照,都應該得到保護。


衛生官終於建議:難以保持社交距離時,帶口罩


加拿大口罩短缺是一方面,但即使跟上了供應,誰戴誰不戴,官方的建議也一直讓人困惑。


此前,加拿大衛生官們多次表示,沒病不需要戴口罩。加拿大首席衛生官譚詠詩指出,健康的人不需要帶口罩來預防新冠。她說,儘管口罩對那些已經患病的人很有用,但可能會讓身體健康的人染病,比如,當戴上口罩,人們會觸摸臉部,更容易造成細菌感染,因此,當進行日常活動時,不建議戴口罩。


而BC省衛生官Bonnie Henry的意見也是與譚詠詩一致,她說,除非表現出症狀,否則不需要戴口罩。

但在上周,BC省衛生官Bonnie Henry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不反對民眾對非醫用口罩的廣泛使用,她指出,沒有證據表明口罩能提供任何防護,雖然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會減少手與面部的接觸,而且在防止飛沫外濺上有一定的作用。


此前,Henry則表示,戴口罩會給人一種錯誤的安全感,而且可能會增加使用者觸摸臉部的次數。

看來衛生官們對於戴口罩到底是增加還是減少摸臉風險,意見不統一前後不一致,讓人真的很無語。對於這樣一個事涉公眾健康的基本問題,衛生官們展現了「驚人」的隨意性,國之重器掌握在這些人手裡,很多公眾不放心,也就是自然的了。


薩省NDP的領導人Ryan Meili更是發布視頻呼籲大眾戴口罩,他在視頻中表示,自己已經用橡皮筋、紙巾和棉布等家用產品做了口罩;他告訴民眾戴口罩的好處要比壞處多。

4月6日,在新聞發布會上,加拿大首席公共衛生官譚詠詩對加拿大人「戴口罩」這件事提出了新的建議,初看各大媒體的新聞標題也是相當有意思,到底誰該帶口罩依舊讓人很迷惑。


《環球郵報》:譚詠詩提出了新的建議:去超市購物或乘坐交通工具時佩戴非醫用口罩。


Global News:譚詠詩說,戴非醫用口罩可以幫助非佩戴者預防新冠



所以,譚詠詩到底建議讓誰戴口罩???


在發布會上,譚詠詩表示,當無症狀的患者無法確保與陌生人保持適當的身體距離時,比如在超市購物或者乘坐公共運輸時,應戴上非醫用口罩,以幫助緩解新冠的傳播。


譚詠詩表示,人們對於新冠病毒的科學知識與日俱增,他們發現在感染者出現症狀之前,病毒的傳播比以前認識到的更為頻繁。包括她和省及地區的首席公共衛生官員一起做出了這項決定,那就是即使你沒有任何症狀,也要戴上非醫用口罩,這是你在無法保持身體距離的情況下保護你周圍的人的一種額外措施。

就如何製作非醫用口罩,譚詠詩也提出了建議,她說,加拿大人可以用棉質襯衫搭配橡皮筋來製作口罩;她指出,使用非醫用口罩可以可以減少呼吸道飛沫接觸他人或飛落在物體表面的幾率,幫助控制無症狀或潛伏期傳染。


當被要求解釋為什麼現在只建議使用這些自製口罩時,譚詠詩說,潛伏期傳染和無症狀病例傳染的證據只是在過去10天左右的時間裡積累起來的,在人們出現症狀之前,自身的病毒載量很高,這些病毒很可能會傳播給他人。她表示,加拿大的公共衛生官員仍然不清楚,潛伏期傳染或無症狀傳染在疫情中扮演了什麼角色。


與此同時,譚詠詩指出,這項新建議並不是官方建議,而且並沒有為口罩使用者提供更佳的保護,這麼做是為了保護他人不被感染。所以其實說來說去,還是那句有病才要戴口罩,但若是「無症狀」,患者怎麼知道自己有沒有感染新冠?


對於譚詠詩的這個新建議,許多網友並不買帳,一些人認為她之前一直表示加拿大「風險很低」給人們帶來了錯誤的安全感,而有網友表示,如果她能夠更早地學習借鑑他國的處理方法,加拿大的情況就不會像現在這麼糟糕。


而在BC省,大家對於衛生當局不能給出誠實而又中肯的建議而失望,一些網友更是在網絡上發起請願要求辭退BC省首席衛生官。該請願書上指出,應該解僱現任衛生官,找到更具有資格的人擔任這個職務,幫助大家一起度過難關。


失望也好,憤怒也罷,大家還是要做好自身防禦,能在當下保護自身的,除了戴口罩就是勤洗手了!


一個優質廚房裡面的糟糕廚子


溫哥華頭條特約評論員風滿山認為,一個口罩問題,前後說法不一致,從不讓公眾戴到現在讓戴,充分說明,首席衛生官的認知可能存在問題。


她一開始不讓公眾戴,是說沒有用,還說戴了反而會增加人們觸摸面部的機會。前兩天又說,不讓公眾戴,是不想讓公眾擠占醫療資源。現在,BC省的衛生官又說,公眾戴口罩,可以減少觸摸面部的次數。


其實說白了,不是口罩沒作用,而是怕公眾戴擠占醫療資源。但一個民主國家,你完全可以早預警,早做安排,早提醒。你提醒公眾不要擠占資源,以加拿大的國民素質,大部分國民是會配合政府的。


你找個理由說戴口罩沒用,甚至有害,如果較起真來,是有欺騙公眾嫌疑的。


加拿大醫療資源,就算在已開發國家中,也是皎皎者,全民享受著世界上最好的醫療福利,培養的醫療人才也是世界上數得著的。但也許承平日久,在面對突發的公共衛生事件時,一些衛生官們應對失據,手足無措,前後矛盾,就好比一個極端高大上、令天下主婦們都羨慕不已的高端廚房裡,突然被一兩個糟糕廚子弄得一塌糊塗一般,讓人嘆息不已。


好在不管怎樣,廚子還是上了菜,大家還是老老實實戴起來吧。